「春捂秋凍」說養生

俗話說得好,「春捂秋凍,健康沒病」。這話是有道理的。人的腦延髓區是機體體溫調節中樞。人正常體溫恆定在36℃~37℃之間,這時,人體內的化學反應處於最佳狀態,也就是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系統的機制處於最佳狀態。只有保持體溫的恆定,才有益於人體的健康。

當冬天到來氣溫下降時,人體為了維持體溫的恆定,就要減少散熱,儲備熱能以抵禦寒冷,這時人體表面的末梢血管就處於收縮狀態,時間稍長,人體就逐漸適應了冬天的氣溫。當春天到來時,氣溫逐漸回升,機體就需要散熱,這時體表的末梢血管開始舒張。處於冬春交替的季節,自然界氣溫變化很不穩定,當早春二月,冰雪消融時,人們仍然覺得很冷,這是因為地球表面上的熱量幾乎全部來源於太陽。太陽光的熱量首先照射到地面上,當地表溫度升高以後,再傳導給空氣,這樣越是靠近地面的空氣溫度就越高,冰雪融化的也就早一些。而冰雪融化的過程也要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能,所以地面上的溫度就不可能升的太高太快,因而人們感覺春天冷。這時如果棉衣脫的過早,身體適應能力還不強,就容易患傷風感冒,尤其是嬰幼兒,老年人及久病或手術后恢復期的病人,如果棉衣脫得早,就更容易著涼。

Advertisements

秋天則不同,它是由熱向冷過度。當酷熱的夏天逐漸向秋天轉變時,氣溫是由熱變冷,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陣陣秋雨加衣裳」。由熱到冷也是逐漸變化的,為了使身體適應寒冷的氣候,棉衣就要穿得晚一些。「春捂秋凍」是人們的經驗之談。不過加強體育鍛煉,增加機體的抵抗力,隨著氣溫的變化,適時加減衣物,才是抗病之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