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十大經典器型」的前世今生(上)

2013年5月份,經宜興市廣播電視台、江蘇省陶協、宜興市陶協主辦的《紫砂壺十大經典器型》評選活動,評選出紫砂十大經典器型,它們是:《石瓢》壺、《仿古》壺、《供春》壺、《掇球》壺、《提壁》壺、《魚化龍》壺、《龍頭八卦一捆竹》壺、《井欄》壺、《報春》壺、《風卷葵》壺。

一、仿古一作「仿鼓」。說到仿古,首推清代制壺奇才邵大亨,傳該器型是大亨首創,壺體仿照鼓型,後人仿製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也有認為是民國時壺商趙松亭按吳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紫砂泰斗顧景舟一生最為推崇的藝人即為邵大亨,顧泰斗一生仿大亨仿古而其神韻只得其七八,后遂有「扁腹」之作。(《宜興紫砂珍賞》顧景舟、李昌鴻編,三聯書店)

Advertisements

二、供春一作「龔春」。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他姓龔,名供春。明代正德年間,供春作為書僮隨進士吳頤山來到金山寺伺讀,閑暇時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后沉澱在缸底的洗手泥,參照寺院內大銀杏樹的樹癭,做出了「指螺紋隱起可按」的供春壺。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於金玉。周澍《台陽百詠》:「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數十年,則值金一笏。」傳世的供春壺極少。1928年,儲南強在蘇州搜集到一把供春壺,壺把的款識「供春」二字,缺蓋,後由裴石民配做。現藏北京歷史博物館。供春所制砂壺,款式不一,相傳他製作過「樹癭」、「龍蛋」、「印方」等壺式,其中以「樹癭壺」最名貴。清末民初,仿製品甚多。供春樹癭壺簡稱供春壺。

Advertisements

三、掇球掇,落起來的意思。掇球,落起來的球。掇球壺是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1916年的巴拿馬世博會上,很多國人茅台酒在當年拿了金獎,殊不知,程老師的掇球壺也拿到了金獎。

四、提壁因其壺蓋面似玉璧而得名。壺體扁圓柱形,平蓋,扁圍鈕,扁提梁,微曲線造型。結構嚴謹,剛中帶柔,和諧勻稱,是當代紫砂茗壺一絕。此壺是顧氏畢生的經典之作,曾經多次製作、修改壺器造型。1994午郵電部發行《宜興紫砂陶》特種郵票一套四枚,「提璧壺」是其中之一。

五、魚化龍取中國傳統文化中魚躍龍門之意。民國的唐樹芷所制小魚化龍壺鈕為捲雲狀,壺身淺塑波浪,波浪中龍伸出首部,龍尾捲成壺把,把上鱗片刻劃清晰,此壺紅泥製成,形體較小,做工精細。清代邵大享魚化龍為波浪堆塑得一層一層,立體感強,而波濤中龍露出頭部而不見爪,鈕為堆浪狀,裝在蓋里的龍頭短而粗。而黃玉麟所制魚化龍,波浪立體感不強,波濤中的龍伸出半身,龍爪清晰可見,鈕也不作堆浪而作捲雲形,裝在蓋內的龍頭細而偏小。魚化龍壺製作因名家的不同而特點各異,如邵大享的龍不見爪,而黃玉麟、俞國良的龍爪清晰可見,唐樹芷的龍爪也不見,但邵大享用堆浪鈕,其後的黃俞唐又都改成雲形鈕,又具一定的時代特點。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