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名醫劉完素治傷寒,張元素名聲鵲起,弟子李東垣也成為名醫

張元素,金代著名醫學家。字潔古,易州(今河北省易縣)人。生卒年月不詳,約生活於公元12世紀至13世紀,與劉完素同時代而年齡略小。醫學造詣甚深,臨床療效頗高。

張元素主張根據氣候變化和患者的體質情況靈活用藥,善於化裁古方,自製新方。對於內科雜症,根據臟腑標本寒熱虛實歸納用藥,對藥物氣味的升降作用和藥物歸經等問題多有見解。李時珍讚揚他為《靈樞》、《素問》后第一人,可見評價之高。著作有《醫學啟源》、《珍珠囊》、《臟腑標本葯式》、《葯注難經》等。學生李杲,盡得其傳,為金元四大家之一。

張元素生於宋代中期的北方,一般認為他是金人。他自幼天資聰穎,攻讀四書五經,8歲試童子舉;27歲試經義進士,因名字中有個「元」字,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字「元功」,兩個「元」字撞了車,犯了廟諱而落弟。

Advertisements

張元素從此放棄科舉,潛心於醫學,廣求博學20餘年,深入鑽研醫學經典著作,反覆研讀《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中藏經》等著作,他長期沉浸於經典之中。

一天夜裡,張元素做了個怪夢,夢見一位高人手持大斧,把他的心給鑿開了一個洞,放進去幾卷書,把治病妙法傳給了他,書的題目為《內經主治備要》。他被嚇醒了,頓時覺得心痛。他認為是凶事,不敢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從此,他豁然開竅,感覺心目洞徹,對醫學一通百通,便以醫為業,成為小有名氣的醫生。

《湯液本草》王好古的序中,記載了這個「遇至人傳祖方不傳之妙法」的離奇事件,也說明了他長期鑽研,突然頓悟,一下子明白了醫學的要義,終於能融會貫通。他對中醫理論和方葯,不但充分掌握,還多有創新,在中醫發展史上自成一家。

Advertisements

《醫學啟源•張吉甫序》中記載了一則張元素為名醫劉完素治病的故事:有一次,劉完素患傷寒病,頭痛脈緊,嘔惡不食,連發了8天燒。劉完素醫名貫世,自己的病請誰診治呢?他認為自己治傷寒病是有辦法的,就給自己開方服藥,病情卻不見好轉。

劉完素的弟子們不知如何是好,便請張元素前來診治。張元素對劉完素的醫道很欽佩,而對他的醫理卻有自己的看法。當時醫家各自為戰,自立門戶,靠各自的獨門絕技吃飯,老死不相往來,很難相互切磋醫理,井水不犯河水。張元素聽說劉完素病了,便前去探望。

當時劉完素的名聲如雷貫耳,名氣遠比張元素大。張元素自學成醫,無師無派,應該說是不入流。所以,劉完素見張元素前來探望,覺得有損聲譽,不情願見面,故意麵向牆壁,根本不理睬他。張元素並不計較,他半開玩笑地說:「何視我直如此卑也?」他這麼一說,劉完素也覺得不好意思了,關公不打上門客,何況人家是來給自己看病的呢?

張元素主動上前切脈,然後對劉完素說:「我今天是有機會拜訪先生,想向先生討教醫理。先生的脈很緊,頭會痛得厲害,好幾天不能正常進食了吧?」

張元素切脈就知道自己頭痛,不思飲食,劉完素心悅誠服,他慢慢轉過身子,對張元素微微點頭。張元素又切另一隻手的脈,繼續說道:「從脈象看,先生服過類似黃連之類大寒的葯。」劉完素更是震驚,這個後生並非尋常之輩,他連連點頭稱是。

張元素切完脈后說:「先生服的都是大寒的葯,晚生認為這是不妥的。先生雖患熱病,但燒得並不重,先生體內火氣不旺,若開始就服些溫熱葯,汗發出來就好了。服了大寒的葯,汗發不出來,導致脈緊頭痛,不思飲食。晚生認為,服用溫熱葯,汗發出來就好了。」

劉完素覺得他言之有理,對面前這位溫文爾雅、頭腦清晰的後生心生敬佩,臉上的不快頓時煙消雲散,態度和藹了。張元素客氣地說:「先生若是不棄,就請晚生開方,先生服一兩劑如何?」

張元素誠懇謙虛的態度,打動了劉完素,自己並不是得病亂投醫,這位後生醫道精深,前途不可限量,自己還有什麼信不過的呢?當即請他開方,看了張元素的方子,劉完素由衷稱讚。張元素誠懇地說:「先生太客氣了,晚生自學成醫的,只憑經驗看病,在醫理方面毫無建樹,還望先生多加指教。」

劉完素服了葯,很快就出了一身大汗,身上感覺輕鬆多了,各種癥狀緩解了;第二劑服完,癥狀全消,能下床活動了。又經過兩天調養,身體完全康復了。這件事很快傳開,張元素名聲鵲起,醫界人士都欽佩他高明的醫術和高尚醫德,也讚揚劉完素摒棄門戶之見、虛懷若谷的醫德情操。

張元素治病,多不循古,「自成家法」,但並非完全排除古方,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醫說續編》中有個病例他的弟子李東垣常患頭痛病,發病時兩頰青黃,眩暈,懶得睜眼,懶得說話,身體沉重,昏昏沉沉,感覺欲吐。

張元素診脈后說:「此厥陰、太陰合病,名曰風痰。以《局方》玉壺丸治之,灸俠溪即愈。」這說明他也用《局方》,對其中有用有效的古方靈活應用。他注重臨床實踐,「每自從病處方,刻期見效,葯下如攫」(《醫學啟源·張吉甫序》)。

由於臨床療效顯著,人們把他比作扁鵲、醫和,稱謂「神醫」。他醫術精湛,醫德高潔,深受人們尊敬。《直隸易州志》記載,他曾「以明經任涿州學正」,可見他是一位博學多才、德高望重的名醫。

說明:鳴久所發的中外醫藥學家方面的文章,都是根據相關史書和醫學等書籍撰寫而成,屬於歷史故事類文章,不是專業的醫學科普介紹,不能作為斷病吃藥養生的根據。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