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製成的食物將成為火星宇航員新食物來源

  當前,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的固體糞便是釋放在太空之中,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獲得美國宇航局資金,研究是否人類糞便可在長期太空任務中循環利用,作為一種新的食物來源。

  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中主角馬特·達蒙利用自己和其他宇航員的風乾糞便作為營養物質,在貧瘠的火星環境中培育出土豆。

  美國宇航局投資一項研究發現循環利用宇航員糞便製造富含營養的食物,未來可成為深太空旅行的一種食物來源。這項技術可適用於人類抵達火星或者更遙遠的星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前往火星的宇航員不必擔心餓肚子,目前,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用自己糞便製成的食物將成為宇航員的新食物來源。

Advertisements

科學家表示,未來火星先驅者不愁太空中沒有食物來源,可以循環利用自己的糞便,製造出類似酵母醬的「膠粘食物」。這項創新將解決未來太空飛行問題,宇航員在長期太空任務中擁有充足的食物。

這種膠粘食物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研製的,該項目是由美國宇航局投資。地球科學家克里斯多夫·豪斯(Christopher House)說:「我們設想並測試了糞便食物概念,微生物和宇航員糞便產生的生物量可以直接或者間接食用,這主要取決於食物安全問題。」

這有點兒奇怪,但是這種食物很像酵母醬或者鹹味醬,你吃的是一種「微生物黏性物質」。科學家指出,抵達火星或者更遙遠星球的深太空旅行會面臨著多樣性挑戰,很可能需要幾個月或者幾年時間。從地球攜帶充足的食物會佔據一定空間,並增加航天器質量和燃料成本。

Advertisements

研究小組發現,在人類排泄物的厭氧消化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甲烷,重要的是甲烷可用於培育一種獨特微生物——甲基球菌(Methylococcus capsulatus),它可用於製造動物飼料。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培育甲基球菌可用於製造深太空飛行的營養食物。

研究人員培育這種營養豐富的微生物,並發現其52%成分是蛋白質,36%是脂肪,這將使它成為宇航員潛在的食物來源。除了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研究小組還發現這種微生物不會誘導疾病,產生糞便中富含的病原體。

目前,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使用一個獨特的系統,將一小部分尿液回收到飲用水之中,固體糞便是釋放在太空之中,在地球大氣層中燃燒。研究人員提議的一種新系統將回收85%的碳和氮,用於形成蛋白質。

這項技術突破模擬了雷利·斯科特執導的《火星救援(The Martian)》,在這部電影中,一個被困的宇航員利用自己的排泄物,以及其他宇航員的糞便培育農作物,頑強地存活下來。

由馬特·達蒙(Matt Damon)飾演的電影主角由於吃了自己種植的土豆最終生病。目前,研究小組表明,通過微生物反應過程快速分解人類糞便是可能種植食物的,而且不會危及人類健康。

他們表示,這種微生物可能是宇航員深太空任務中的一個寶貴資源,2017年,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簽署一項國會法案,要求美國宇航局在2033年發射載人任務抵達火星。目前,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太空研究生命科學》期刊上。(葉傾城)

運營人員: 王躍 MZ015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