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牛的胎衣不下,牛胎衣不下的最新療法

如何處理牛的胎衣不下,牛胎衣不下的最新療法

胎衣不下也稱胎衣滯留,是指母牛產後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能將胎衣排出,而滯留於子宮內的一種疾病。指母牛分娩后,經過8~12小時仍不排出胎衣,即為胎衣不下。舍飼牛較多見。正常情況下,胎衣排出時間黃牛不超過3~5小時。奶牛胎衣不下常會引起子宮內膜炎、發情推遲、配種次數增加,嚴重的會導致不育、產奶量下降,給奶牛生產帶來嚴重影響。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如何處理牛的胎衣不下,牛胎衣不下的最新療法。

如何處理牛的胎衣不

發病原因

1、微生物病原的感染在母牛妊娠期間,子宮受到沙門氏菌、布氏桿菌、李氏桿菌、弓形蟲、黴菌等感染,引發不同程度的胎盤炎症、子宮內膜炎症,致使胎盤粘連而不易分離。

2、環境因素在母牛分娩時,因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或干擾出現應激反應,對母牛子宮肌正常的收縮功能產生了抑制。偶有胎衣脫落,但子宮角套疊或子宮頸口過早封閉導致胎衣無法排出。

3、子宮收縮無力產前母牛飼草單一,缺乏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引起嚴重的營養不良;母牛因長期舍飼及妊娠期間缺乏日照及運動,或產前過度勞役,引起母牛分娩時氣血虛弱及子宮遲緩,最終導致子宮收縮無力;羊水多、胎兒大引起的難產、分娩時間長、而致母牛過度疲憊;另包括流產、早產等也會引起胎衣不下。

發病癥狀

1、胎衣全部不下主要表現為分娩后,胎衣全部滯留在陰道或子宮內,有時部分胎衣露於陰門外,顏色在紅色、灰紅色至灰褐色間並呈現繩索狀,有明顯的腥臭味,其質脆且易斷。

2、胎衣部分不下表現為分娩后仍有部分胎衣滯留在母牛子宮中,無法正常排出。

滯留在子宮中的胎衣一般會在一周內被分解後由子宮排出,其排除時可見明顯紅褐色胎衣碎塊及惡臭粘液。若未及時治療,母牛在病初期出現舉尾、拱背、努責等癥狀;機體吸收腐敗物后,體溫顯著升高,食慾漸漸減退至停止,同時伴隨乳房炎、泌乳停止等癥狀。病情嚴重時,會導致母牛死亡。

藥物治療

①全身用藥,靜脈注射20%葡萄糖酸鈣、25%葡萄糖液各500ml,每天1次。1次肌肉注射垂體後葉素100國際單位。

②激素療法:1次肌肉注射催產素50—100國際單位,或肌肉注射乙烯雌酚15—30mg。

③子宮注入抗生素,將青霉素每公斤體重2萬單位、土霉素2g或金黴素1g,溶於250ml蒸溜水中,一次灌入子宮,隔天一次,經5—7天,胎衣會自行脫落。

預防措施

為保證奶牛營養平衡懷孕期間要飼餵含鈣及維生素豐富的飼料,並適當提高蛋白質水平,飼料搭配要合理。不能缺乏無機鹽、微量元素,尤其是鈣、銅、鐵、鈷、硒與維生素A,保證奶牛營養平衡,在冬季可以直接添加魚肝油膠丸等,以滿足奶牛懷孕期間的營養需要。

懷孕後期加強運動懷孕期間可適當增加活動量。懷孕初期,活動量相對要少些,但懷孕8-9個月時,活動量相對要大一些,每天舍外運動最好不少於4小時,產前1周要減少精料,搞好產房的衛生消毒工作。分娩后讓母畜舔食仔畜身體上的羊水,並儘早擠奶。

產後注意事項

1、產後胎兒護理牛犢在母體子宮內時溫度恆定,無外界刺激影響。在生活環境驟然改變后,其由胎盤內的氣體交換轉變成自行呼吸,由胎盤內的直接獲取營養物質與排泄轉變成自行攝食、消化及排泄。因新生牛犢生理功能發育不完全,為了促使其儘快適應外界生活環境,應加強牛犢護理。

①臍帶管理臍帶斷端一般在出生后6天左右才幹縮脫落。在此期間應防止牛犢相互添吮,避免感染。若臍帶血管內有血液、尿液滴出,應及時結紮。

②牛犢保暖新生牛犢自身的體溫調節能力差,對外界溫度敏感。尤其在冬季,應保證牛犢生長的適宜溫度。

③哺乳適時母牛產後4-7d內排出的乳汁成為初乳,其內含大量抗體,可顯著增強新生牛犢的免疫力,促進胎便排出。且初乳含大量有利於牛犢生長的維生素、蛋白質,其無需分解即可吸收。牛犢在出生0.5-1h之間即可進行第一次餵乳。

2、母牛的產後護理母牛在產後應及時給予溫鹽水或麩皮鹽水,注意觀察母牛體內胎衣是否完全排出;對其外陰、后軀、尾根進行清洗消毒,常更換褥草;產後給予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飼料,防止蚊蠅。

牛胎衣不下的最新療法

1、剝離胎衣,對胎衣容易剝離的牛,可進行胎衣剝離;反之則不易硬剝。

2、抗生素療法,即應用廣譜抗生素(四環素或土霉素2-4克)裝於膠囊,以無菌操作送入子宮,隔日一次,共用2-3次,以防止胎衣腐敗和子宮感染,等待胎盤分離后自行排出。也可用其他抗生素。

3、激素療法,可應用促使子宮頸口開張和子宮收縮的激素,如每日注射雌激素一次,連用2-3天,並每隔2-4小時注射催產素30-50單位。直至胎衣排出。

4、鈣療法,鈣劑可增強子宮收縮,促進胎衣排出,用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5%葡萄糖注射液各500毫升,一次靜脈注射,每天2次,連用2天。當胎衣剝離后,仍應隔日灌注抗生素,以加速子宮凈化過程。預防,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精粗飼料喂量和比例,保證礦物質和維生素供給,及加強對老齡牛臨產前的護理。

5、西藥治療方法:母牛分娩后經過6h還沒有排出胎衣,則可將1000~2000mL10%鹽水注入到子宮內,同時配合肌肉注射適量的鹽酸毛果芸香鹼,也可以選擇肌肉注射100萬IU的垂體後葉素、氯前列烯醇、催產素或者新斯地明等。一般用藥經過th就非常容易從陰道外將胎衣拉出。

6、中藥治療:對於氣虛型病牛,使用八珍湯加減進行治療,即取45g當歸、20g紅花、60g炒白朮、30g川芎、45g熟地黃、60g茯苓、45g白芍、60g党參、30g炙甘草、25g桃仁,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開水沖調,然後再添加300mL黃酒,混合均勻后灌服1次。對於氣血凝滯型病牛,使用生化湯加減進行治療,即取30g炙甘草、30g蒲黃、25g桃仁、40g益母草、40g當歸、30g川芎、30g五靈脂,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開水沖調后服用。如果存在寒象,可添加炮姜、艾葉、肉桂各25g;如果存在淤血化熱,可添加蒲公英、連翹、金銀花、地丁各30g;如果存在瘀血且伴有腹痛,可添加20g生牛夕、20g澤蘭葉、30g醋香附;如果外感風寒,可添加20g官桂、20g荊芥穗。

7、手術療法:如果使用藥物治療無效要及早採取手術方法將胎衣剝離,這是由於經過72h就無法取出胎衣,此時因子宮無力收縮,且胎衣發生腐敗,只能夠取出少量的破碎胎衣。因此,為防止胎衣發生腐敗,母牛分娩后可每天向子宮內投入適量的抗菌藥物,如四環素、土霉素等。手術剝離時,可先將1000~2000mL10%氯化鈉或者0.5%高錳酸鉀溶液注入到子宮內,然後用一隻手將其拉緊,接著將另一隻手伸人子宮內將胎衣逐漸從宮阜上剝離下來,手術操作時要確保認真、仔細,並保持衛生良好。如果手術過程中拉出一部分子宮角,則必須進行整復。術后,可將1000~2000mL生理鹽水注入到子宮內進行沖洗,然後儘可能將其完全導出,最後投放適量的滅菌藥物。

如何處理牛的胎衣不下,牛胎衣不下的最新療法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母牛產後胎衣不下應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引發併發症及死亡。分娩后重視母牛及牛犢的管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