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吃了葯為什麼不見好?醫生:葯沒錯,送服喝的水錯了!

有人做過這樣一項調查,成年人平均每年要感冒2~6次,未成年兒童則多達6~8次。但是生活中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自己感冒了,吃藥了,一般三到5天就痊癒了,而給孩子吃了,效果卻不那麼樂觀,有的病情還加重了,這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大人和小孩身體器官的發育程度不同,孩子的器官還未成熟,存在差異化的,大人體質要好點,一般撐一撐,加上藥物輔助,很快就好了,小孩子吃了效果沒那麼好,其實體質是一方面,還有就是和吃藥的方式有關,有的葯並不是吃下去那麼簡單。尤其是這3類葯,

第一、清熱解毒類的中成藥

牛黃解毒片這類中成藥,一般感冒或者發燒,上火的時候,醫生一般都會開這類葯,如果溫開水服用,就和中醫上的清熱原則相悖,藥效可能不是太好。此時應該用涼開水送服,才能把藥物的最大藥效發揮出來。

Advertisements

第二、 維生素類藥物

生活中常見的維生素類藥物,是屬於水溶性的,穩定性不是很好,遇熱就會被分解和破壞掉,從而而失去藥效。所以服用用這類葯,不宜用溫開水服用。

第三、止咳糖漿類

生活中常見的止咳糖漿,比如:川貝枇杷膏、急支糖漿等,這類葯,主要是靠附著在喉嚨和咽部,對發炎部位形成一層保護膜,起到治療的作用。而一旦用溫水送服,就把藥物稀釋了,起不到保護作用了!像這類葯,直接服用,才能保證喉嚨附近葯的濃度,才能更好的把效果發揮出來。

我們生活中有一個誤區,就是吃藥要喝水,多喝水,其實並不是所有的葯都要多喝水,這2類藥物服用后就不宜多喝水:

第一、像常見的胃潰瘍類的藥物,就不能多喝水,喝水喝多了,就把葯沖淡了,對胃起不到保護作用了。  

Advertisements

第二、像常見的止咳藥也不宜多喝水,如兒童常用的止咳糖漿,藥物一般較黏稠狀,喝下后藥物會黏在喉部附近,起到消炎止咳嗽的作用,水要是喝多了,會把喉嚨附近的葯衝掉、稀釋,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各位朋友,5類常用的葯,該如何服用你會了嗎?你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里留言,分享一下你的寶貴經驗!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