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的風光史!

初秋的時候天氣說冷不冷說熱不熱,但是太陽依舊毒辣。一件one piece的中長裙穿起來很是方便,不會太熱,適合上班的白領女士們,也適合希望給自己一些淑女感的出街女性。想要出彩也很輕鬆,一點點花色能讓你的搭配耀眼閃亮。

據史記記載,裙子的發明與戰國時期的西施有關。據說西施為了救國而犧牲,死的時候身上僅用窗帘布包裹著。西施為國犧牲的精神感動了越王,於是越王便命令全國婦女用窗帘布裹在身上,藉此紀念西施。所以經過後面的改造變成了今天的裙子。

而西方的話,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婦女們的主流著裝便是連衣裙。在出席各種禮儀場合時,大方而典雅的連衣裙被當作正式服裝被推行。隨著時代的發展,連衣裙的種類越來越多。並在近代傳入我國成為中國女性的最日常服裝之一。

Advertisements

如今,A字復古裙又重回江湖,可見裙子也是復古愛好者的必備單品。但是我們對復古裙子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呢?從N年前流行至今的裙子到底有著怎樣的古老故事?到底裙子的前世今生是怎樣的?

說起複古的裙子,不得不想起的就是英國名媛淑女們曾經的各種裙裝造型,華麗的裙擺、恰到好處的收腰、精緻的袖子,都成為了當時女性優雅的象徵。一直到後來的奧黛麗`赫本以各種古典裙子出現在電影屏幕上,女性們對復古裙的嚮往自然日益強烈。

眾所周知,裙子是每個女人衣櫥里的必備之物,用來遮住腰部以下的軀體。現代裙裝的概念始於15世紀的「gotic sukiene」,這是那個時期非常典型的一種裙裝,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演變成為兩種服裝——束身衣和裙子。 裙子的發展過程經歷了體積、長度和形狀的變化,這幾個要素在幾個世紀中影響著新式裙形的產生。

Advertisements

罩衫大概是服裝界中最古老的存在了,從古埃及時期誕生開始一直存在至今。它的形狀和功能自古以來幾乎很少發生變化,主要就是保護衣服在工作時不被磨損。

百褶裙是由加熱定型后得到的褶皺布料製成的。最初的百褶裙出現在古埃及時期,是當時非常典型的男性服裝,被稱之為「Skentis」。 幾個世紀以來,褶皺在服裝界中極盛而衰,來來往往不計其數。在如今的歐洲,百褶裙多常見於傳統民族服裝之中,比如希臘和蘇格蘭。

這種寬大的裙子靈感來自於鍾,被稱作:鐘形裙,而它的體積是對女性生育力的一種致敬。

襯裙由馬鬃製成,是一種典型的「剛性結構」。一開始這種結構用於為士兵支撐衣領,後來慢慢演變為女性服裝的一種。 有了襯裙的存在,即使是再過柔軟的裙子也可以得到強有力的支撐,從而變得寬大有型。上世紀的襯裙主要由木支架(或者鋼絲)、鯨鬚、竹圈和氣囊構成。據記載,最早的襯裙來自1848 年。

裙裾不僅讓女性擁有了一份更精緻的心態,也讓裙子輪廓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實際上,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只有貴族家庭才能用得起這種東西。裙裾通常被固定在雙肩上,或者作為裙體部分的延伸。 在一些歐洲宮廷中,裙裾的長度是由貴族階層規定的。在巴洛克時尚中,裙裾曾消失了一段時間,卻又在1680年伴隨著一款名為「bouffantes」的裙子回歸。

這是一種後面有填充的襯撐,通常由鋼圈或鯨鬚製成,多用蝴蝶結或者褶皺裝飾來點綴。裙撐首次出現於十八世紀,後來於1880年重新回歸到人們的視線當中。

這種在腳踝處收口的長裙在德國被稱之為「Humple-rock」,法國人們將其稱作「intraves」,而在義大利它則被稱之為「intoppo」。 霍步裙在1910到1914年間是時尚界的絕對寵兒。

這種穿來運動的裙裝在法國十分流行,人們將它稱之為「jupe-culotte」。 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歐洲,裙褲是上流社會裡男性的著裝,雖然1911年的義大利也出現了(叫gagà),流行於整個維多利亞時期。 裙褲之前被用來當做騎馬裝,這樣女士們就可以雙腿分開而不是只能偏坐在馬鞍上了。它雖然看起來像條裙子,但實則卻是一條褲子。

說了這麼多,接下來再看看Cherry小仙女本期為你們演繹的時尚美裙~~

既想在秋天風采萬千,又不想忽略夏日的最後一波風景,雪紡印花的長袖連衣裙一定是讓夏秋交接順利完成的最好助手。清新素雅的印花,樸素無華的材質,在輕盈與韻律之間緩緩入秋。

秋天的色彩也不一定暗淡深邃,這樣可以與季節的氣質衝撞出美妙的視覺效果。這樣的裙即適合扮靚又很日常,選擇純粹的色彩,中和啦款式的張揚。

深色系的璀璨大約只有穿衣打扮才能深刻把握其中的奇妙之處。花開璀璨是春夏的風景,設計師卻偏偏要在秋天種一座花園。黑色為底的印花范兒多了幾分意想不到的收穫,是清新之餘的莊重大方。

多多關注圈范,帶你引領時尚的同時很能學到不少潮流小百科喲~~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