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舊迎新,過期食品怎麼辦?

受訪本地專家認為,無論哪種食品,只要過了食用期限,就可能導致食源性疾病。大掃除時,是否發現家裡許多快過期,甚至已經過期的剩食?

過期食品可以吃嗎?吃了是否危害健康?醫生、營養治療師,以及食品化學與安全講師受訪講解過期食品的處理方法,以及怎麼在減少浪費和維護食品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每逢節慶,食物浪費問題特別嚴重。為了減少浪費,有些人認為食品過期也能吃,有些Freegan(剩食者)甚至找拾並食用商家或公眾丟棄的食品如麵包、果菜和瓶裝飲料,其中自然不乏過期食品。

所謂「過期」,是「美味過期」「營養過期」,還是「食安過期」?包裝上的使用期限到底有何意義?

五年前,哈佛法學院和美國非盈利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聯合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包裝上的使用期限有混淆消費者之嫌,並導致消費者在食品壞掉之前就把它丟掉。

Advertisements

路透社的報道引述研究報告作者之一艾米莉·卜羅德·利布(Emily Broad Lieb)的話:「消費期限標籤的用意是讓消費者明白什麼東西新鮮,但消費者卻認為它在標示食品是否安全。因為這個誤會,消費者浪費了金錢,也浪費了食物。」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院教授西奧多·拉布薩(Theodore Labuza)分析了上述研究報告,路透社的報道引述他的看法:「如果食品已經腐爛,而且發出異味,那當然應該丟掉,但不能單單因為過了包裝上的期限,就覺得食品不能安全食用。」

拉布薩教授認為:維護食安,就要正確保存食品。換言之,與其過分關注食用期限,不如多花心思聰明保存;決定是否食用時,應該同時用眼和鼻觀察,而不是一味依賴廠商提供的食用期限。

Advertisements

安全起見 少吃為妙

美國有線頻道《美食世界》(Food Network)列出了10種過期后還能繼續食用的食物,例如罐頭食品過期四年仍能食用;沒開封的穀物早餐可以過期半年;雞蛋放在水中只要沉下去就可吃;麵包要是一直放在冷凍庫,過了期限依然新鮮。

不過,受訪本地專家一致認為:安全起見,過期食品不該食用。食用過期食品不一定會導致病症,但體質、免疫能力和消化系統的運作因人而異,最壞情況包括腹瀉、嘔吐、發燒、食物中毒和肉毒桿菌中毒(botulism)。醫生恩娜麗扎說:「在非常嚴重的情況下,患者甚至可能出現多重器官衰竭,必須通過機器維持生命。」

受訪專家認為,無論哪種食品,只要過了食用期限,就可能導致食源性疾病。

營養治療師葉維銘說:「存在冰箱的食品也可能變酸,因為低溫環境只是降低細菌繁殖的速度,它不會完全去除細菌。因此,食品開封后就要在限定時間內吃完。此外,處理食材時要注意衛生,烹煮溫度也要恰當。」

肉眼未必能看到黴菌

無論是否過了食用期限,任何食品食用前都要小心檢查,一旦發現黴菌,就不能再吃。

恩娜麗扎醫生說:「除了某些芝士,出現黴菌的食品可能導致過敏或呼吸系統問題。大部分時候,發霉食品中會有我們看不到的細菌,吃了可能腹瀉或嘔吐。」

可否去除發霉的部分,然後食用剩餘未發霉的部分?

受訪專家一致反對。

葉維銘解釋:「霉(mould)屬於菌類(fungi),透過孢子(spores)繁殖,根部會在食品內廣泛生長,我們未必看得到。因此,就算去除食品發霉部分,也不意味著已經去除所有黴菌。」

特別是軟食如蛋糕或麵包,以及水分高的食品如香腸、花生醬、牛油、糊狀芝士(cottage cheese)或莫札瑞雷(Mozzarella),更是發霉高危食品。

恩娜麗扎醫生解釋:「軟食的孔隙較多,黴菌生長更深入,所以一旦發霉,就不能食用。不過,相對較硬的食品如硬質芝士、薩拉米腸(salami)以及硬蔬菜如紅蘿蔔,黴菌往往不能深入表層以下。如果有冒險精神,可以去除黴菌周邊大部分再吃,但如果不太肯定,最好還是丟掉。」

她提醒:食材如果已經變質,就千萬不要烹煮;要是過期了但儲存恰當,而且尚未變質,就要以衛生的方法徹底煮熟才吃。

發霉食品中的病原體(pathogen)可能產生毒素,這些毒素可能散播到食品其他部分;即便表面沒有發霉,也不一定安全,因為微生物根本無法用肉眼看到,所以過期后最好別吃。

「剩食者」健康風險高

為了減少浪費,本地有些「剩食者」選擇在垃圾里找食物和其他日用品。受訪專家都認為這種行為有一定風險。

葉維銘說:「這些『剩食者』雖然『環保』,但其實是在冒生命危險,因為可能吃下細菌或污染物。其中可能在食品中出現的較危險污染物是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吃了可能導致呼吸困難、癱瘓,甚至死亡。」

顏欣慧博士強調:微生物不能用肉眼看到,所以根本無法知道垃圾堆里的食物是否安全。

她說:「看起來無害,也不一定可以安全食用。何況本地氣溫高,環境潮濕,更會助長微生物的生長。」

諸多食品之中,有些食品的「致毒」風險更高。顏欣慧博士說:「營養豐富的食品,例如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的肉類、海鮮和牛奶,以及任何pH值高過4的食品,都屬於『高風險』。儲存久了,更容易有微生物生長,並導致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儘快求醫

無論是有心或無意,吃了過期食品若有任何不適,如發燒、嘔吐或腹瀉,應該怎麼做?

恩娜麗扎醫生說:「馬上多喝水,補充水分,把過期食品丟掉。接下來的24到48小時內,要是情況惡化或沒有好轉,一定要馬上求醫。」

受訪專家希望消費者明白:食用過期食品,始終有一定風險;即便不想造成浪費,也不應該危害健康。

想顧及健康,同時減少食物浪費,:避免囤積食品,烹煮時注意分量。購物前先查看家裡還有哪些食品,購物后要妥善儲存。

包裝食品的有效期,指的都是失效期限。

慧眼識「期」

留意產品包裝,上面一般印有Use By、Sell By、Expiry Date或Best Before等字眼。在國外,這些用詞的意義不盡相同,例如Sell By(銷售期限)是告訴零售業者最遲什麼時候必須下架,Expiry Date(失效期限)則是告訴消費者,過了該日期,即便按照包裝指示儲存,食品也未必能夠保有正常性質或品質。

不過,無論食品包裝印有哪個字眼,其實都是同一意思。

顏欣慧博士說:「根據本地食安條例,任何包裝食品的有效期都可通過Use By、Sell By、Expiry Date或Best Before的形式呈現,所以這些辭彙其實指的都是失效期限。」

顏欣慧博士強調:失效期限有它的意義,消費者不宜以身試「期」。她說:「過期食品真的不該吃,何況不同人對於過期食品的『容忍度』和免疫能力也不一樣。」

妥善保存 維護食安

不想造成食物浪費,首先必須酌量選購,之後則要妥善保存,盡量延長食用期限。

例如購物時應攜帶裝有冰塊的隔溫容器或保冷袋,方便保存新鮮食材及冷藏與冷凍食品;購物后應儘快回家,存入冰箱;避免把冷藏與冷凍食品放入後車廂,因為高溫環境讓食品更快變質。

此外,確保冰箱和冷凍庫內有足夠冷空氣流通,食品之間要留有一定空間。

其他存食竅門如下。

乾糧:

·乾糧要存在乾燥陰涼處或放進冰箱,以免溫熱潮濕的環境讓乾糧更快發霉變質。

·堅果應用密封容器裝好,置於陰涼處如櫥櫃或冰箱,避免接觸陽光。

·散買或用不完的乾糧或腌制食品,應用密封容器裝好。

肉類、海鮮:

·冷凍肉要存入冷凍庫,溫度不宜高過零下18攝氏度。

·大包裝冷凍肉可先解凍至零下10攝氏度左右,接著分成較小包裝,個別冷凍。

·冷凍肉類和海鮮可用冰箱或微波爐,安全解凍。

奶類或奶製品:

·UHT牛奶開封前可以存於室溫,開封后就要放入冰箱,一周內喝完。

·罐裝煉乳或淡奶開罐后,就裝入非鐵質容器,蓋緊,放入冰箱。

·牛奶和芝士應該保留原來包裝,放入非鐵質容器,蓋好,冷藏。

·飲用時迅速取出所需分量,然後馬上把奶製品放回冰箱。

果菜:

·果菜要去除泥垢再放入冰箱,蔬菜可用塑料容器來裝。水果和蔬菜不宜存放同一冷藏格。

熟食:

·煮熟后裝入淺型容器,兩小時內存入冰箱或冷凍庫,四天內吃掉。

·冷凍熟食解凍后,就不能再冰凍。

食品安全儲存時間

冰箱(攝氏四度):

冰凍雞鴨、魚蝦——1至2天

冰凍牛、羊、豬鮮肉——3至5天

冷凍庫(攝氏零下18度):

冰凍雞鴨——6至12個月

冰凍魚——3至6個月

冰凍蝦——9至12個月

冰凍豬肉——4至6個月

冰凍牛肉——4至12個月

冰凍羊肉——6至9個月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