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規劃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少傳統村落在進行經濟發展和大規模建設過程中,忽略了對傳統建築、空間結構布局和文化脈絡的科學保護,不同程度地對傳統村落的風貌造成嚴重的破壞,傳統村落所面臨的問題主要為:

一、核心問題

1、村落風貌受到破壞。

村落建有少量現代建築,同時各類架空線錯綜交織。

2、傳統建築保護的相關問題。

部份傳統建築面臨拆舊建新的威脅,部分閑置房屋損壞嚴重。

3、消防隱患嚴重。

傳統村落老宅院或木質結構房屋,缺乏消防設備,房屋消防隱患大,消防水源分佈不均勻,電線亂搭亂建,用火管理不嚴,消防疏散通道不明確,文物建築室內消防設備不齊全等問題。

4、發展及房屋新建的問題。

由於傳統村落相對於歷史文化名村的資源相對較為缺乏,同時村落經濟基礎較為薄弱,開發優勢不明顯,如何找準定位,挖掘特色,達到保護與發展相互促進,是一個重要問題。同時,隨著村莊的建設,村民自建房逐漸增多,新建建築基本都是現代風格,與傳統村落風貌格格不入。

Advertisements

二、一般問題

1、農耕文化的傳承。

村落的保護如果缺失了文化,其生命力將不再存在。如何為傳統村落文化的傳承創造條件,是規劃需要解決的問題。

2、排水及環境衛生問題。

村落排水系統排水不暢,整個村落沒有系統布置垃圾箱等環境衛生設施,衛生管理人員缺乏,環境問題較為嚴重。

3、道路交通問題

部分房屋的入戶道路狹窄,安全隱患較大,解決交通問題不僅僅是方便村民出行,也是村落保護髮展的基本問題。

三、保護原則

1、規劃引領,彰顯特色。從村落全局和村莊的整體發展來做好保護與規劃工作,而不是單純地考慮保護一些歷史遺迹和傳統建築。

2、保護優先,適度開發。充分尊重歷史環境,保護傳統文化的前提下,對一些傳統文化遺存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

Advertisements

3、以人為本,改善環境。兼顧農耕文化保護和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生活環境的改善,協調保護與發展的關係。研究分析村落的特色,充分發掘和繼承歷史文化內涵,促進村莊的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建設。

4、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強化政府主導地位,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傳承和整治建設的支持力度。保護維修、整治和修復中要「整舊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歷史建築的保護應使其「延年益壽」,而不是「返老還童」。

四、保護策略

1、延續原有風水格局。結合原有風水格局,保護傳統建築的原有風貌,保護村莊的完整性。

2、細分建築控制地帶。按照整體整體原則,結合山體、傳統建築群的風貌不布局要求,對建設控制地帶進行細化控制。

3、通過道路確定建議核心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4、協調開發與保護的關係,增加旅遊配套服務設施,發展第三產業,提高村民收入。

五、保護內容

1、保護和延續村落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及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

2、保護文物保護單位、已登記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

3、保護具有傳統風貌的街巷和傳統風貌建築。

4、保護歷史建築(含推薦歷史建築),包括優秀近現代建築。

5、保護歷史環境要素,包括反映歷史風貌的古井、古橋、古道、古廟、古樹名木等要素。

6、保護特色鮮明與空間相互依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7、核心保護範圍內要控制機動車出入,交通條件的改善不宜改變原有街巷的尺度。

8、保護範圍內市政設施,應考慮街巷的傳統風貌,要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保障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9、對常規消防車輛無法通過的街巷提出特殊消防措施,對以磚木材料為主的建築應制定合理的防火安全措施。

10、保護規劃應當合理明確中國傳統村落的防洪能力,採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防洪工程改善措施。

11、保護規劃應對保護範圍內污水、廢氣、雜訊、固體廢棄物等環境污染提出具體治理措施。

12、保護核心區以及周邊地區新建的房屋建築外立面應採用當地傳統建築風格元素,傳承傳統村落的風貌。

六、規劃實施建議

1、健全保護法律機制

2、加強保護的領導

3、加強文化遺產管理,建立文化遺產保護檔案

4、成立民間保護機構

5、培育穩定的保護管理人員和古建築修繕隊伍

6、市場保護和開發相結合、適度開發旅遊及服務配套設施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