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就一定需要補血嗎?

說到貧血,大家的第一反應恐怕就是身體內缺血了,需要大量的「補」才能把氣血補上來。有很多人得知好朋友得了貧血,都會送些紅棗、桂圓乾甚至補血藥來,由此希望病友康復。然而,其實這些做法在科學的角度上並不算非常明智,那麼,我們究竟需要如何做才能有效的「補血」呢?  

貧血,在醫學上是指體內全身循環的血液中所有的紅細胞容量減少到低於正常值,而所產生的臨床癥狀,一般我們用血紅蛋白濃度(Hb值)來代替紅細胞容量。從標準上講,當成年男性的血紅蛋白不足120g/L(女性和孕婦分別低於110和100g),我們就說其患有貧血。當然,由於高海拔地區的地理環境與海平面並不一樣,因而這個標準講的是屬於海平面的。在此,貧血有很多種類型,造成血紅蛋白減少的原因非常多,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  

Advertisements

一是缺乏性貧血,這種貧血主要是由於體內缺乏主要的造血原料例如鐵、維生素B12、6和蛋白質所導致的;二是自身造血功能存在問題的,例如骨髓造血功能障礙;三是溶血性貧血,因為各種因素導致的紅細胞大量破壞。

很顯然,貧血不是簡簡單單因為「出血了」所導致的疾病,且在有的時候還是一種比較複雜的疾病的臨床表現。很多人認為貧血了就應該馬上「補」,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例如,有一種貧血叫做胃出血性貧血(即胃出血所導致的貧血),患上這種類型的人不應當服用某些補血藥劑,因為有些葯可能會對腸胃產生刺激性反而不利於胃腸痊癒。  

再舉一個例子,還有一種貧血叫做地中海貧血,這種貧血是由於血液內球蛋白鏈生成發生障礙或者速度過慢所導致的。患上這種貧血的人恰恰與其它病人相反,不但不能大量「補血」,反而要反其道而行之,這種病症的人應當少吃一些「補血」食物和藥劑。因為從醫學的角度講,地中海貧血的人不能過分的補充鐵,但很多所謂的補血藥和食物內部卻都含有大量鐵劑,吃多了對患者反而有害。  

Advertisements

所以總而言之,對於「貧血」這種病症,我們不應當盲目的去進行「補血」或亂吃補血藥試圖增加血色素,而是應當對症下藥。對於不同種類的貧血有不同治療的方法,在合理補血的同時,患者也應當配合醫生治療,這樣才能使病人的身體早日康復。

(來源:蝌蚪五線譜)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