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齊等十國聯軍進攻秦國,麻隧之戰後,秦已被排除強國之列

在秦康公統治的年代里,秦晉多次交兵,其中較大的有四次:公元前619年,秦軍攻晉,佔領武城;公元前617年春,晉伐秦,奪取秦之少梁;同年秋,秦實施報復性進攻,佔領晉地北征;公元前615年,秦康公決定伐秦,本來早有準備的晉軍有取勝的機會,但由於趙穿採用了錯誤的戰術,貽誤戰機,秦軍安全撤兵。不久,秦又出兵攻佔晉國瑕地(河南陝縣西南),次年,晉國又奪回秦向東進攻的咽喉之地瑕,並派大夫詹嘉駐守,緊緊扼住「桃林之塞」,堵住了秦國的出路。

公元前580年,秦晉兩國在令狐訂立盟約,雙方表示要停戰。但就在這次會上,雙方各懷鬼胎,互不信任。果然不久,晉厲公就為攻秦大造輿論,同時進行外交活動,爭取楚國的中立。公元前579年,晉楚召開弭兵之會,訂立休戰盟約,共同約定:彼此不動刀兵,信使往來,並聯合討伐不聽命的第三國。晉國解除了後顧之憂,爭取了多數國家支持,就聯合了魯、齊、宋、衛、鄭、曹、邾、滕,連周王室也派劉康公、成肅公參加,組成十國聯軍,兵力12萬,開始向秦國大興問罪之師。

Advertisements

公元前578年,晉國派呂相至秦宣布絕交書,曆數晉獻公、秦穆公以來秦國的「罪惡」:從晉文公死時秦國不派人參加葬禮,一直到秦晉兩國發生過大小戰爭,把一切罪責都加到秦國名下,盡其誇張之能事,將晉國形容為被欺負與被損害的角色,這就為伐秦找到了冠冕堂皇的借口。當年五月,陳容強大的晉軍同秦軍戰於秦國的麻隧(陝西涇陽北)。晉師兵力是秦軍的一倍,從數量上佔優勢,加之將士協同一致、鬥志昂揚,「晉帥乘和」,導致秦軍大敗。秦將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晉師渡過涇水,至侯麗(涇陽縣境內)而還。麻隧之戰後,秦軍組織幾次反攻,取得一些小勝利,無法扭轉戰局。至公元前575年,秦的軍事實力已無法與晉、楚這兩個大國相抗衡了。故晉國範文子說:「吾先君之亟戰也,有故。秦、狄、齊、楚皆強,不儘力子孫將弱,今三強服矣,敵楚而已。」在晉人的心目中,包括秦國在內的三強已服,晉國只有一個強敵,就是楚國。可見,秦國已積弱到何等地步!公元前575年,晉厲公在鄢陵之戰中戰勝楚國,實現了晉景公重建霸業的願望。

Advertisements

公元前559年,晉悼公會和齊、宋、衛、鄭、曹、滕、邾、薛、杞、小邾等共同伐秦。這次戰役是在秦國涇河岸邊進行的,當晉軍將士要渡河時,秦軍在涇河上游施放毒藥,毒死許多晉國將士,但這並沒有能夠阻止晉軍的進攻,在魯人、鄭人及呂人勇敢精神的帶動下,晉方的軍隊衝過涇河,一直攻到陝西華縣附近。晉國這次又深入秦國腹地,是繼麻隧之戰後晉對秦戰爭中的第二次重要勝利。

秦國失利,主要是晉國自晉惠公「作爰田」「作州兵」之後,晉文公繼續改革,使奴隸制生產關係得到了調整,國勢不斷增強,而秦國統治階層保守勢力強大且頑固,國君或昏或庸,封建制發展緩慢。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