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韌帶損傷

一、概述

踝關節扭傷是最常見的損傷之一,每天一萬人中就有一例踝關節內翻傷。如此算來,每天英國有5000例、美國有27000例該損傷發生,中國則會有132129該病患者。醫院急診患者中踝關節扭傷佔7~10%[1]。美國西點軍校學員最常見的損傷也是踝關節扭傷,4年軍校生活中三分之一學員曾經歷一次踝關節扭傷。運動損傷中踝關節扭傷也是最常見的損傷,其發病率為16%。踝關節扭傷的患者年齡多數小於35歲,通常為15~19歲,年輕運動員中發生率為10%~30%[2]。不同的運動項目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各異,詳見表1。

1.各項運動中踝關節韌帶損傷的頻率[3]

運動項目百分比
籃球31.5
足球19.2
排球13.7
田徑13.4
體操7.9
網球3.3
滑雪0.3
橄欖球1.9
草地橄欖球1.6
柔道0.5
擊劍0.5
空手道0.5
摩托車越野0.5
游泳和水球0.5
曲棍球0.3
健美0.3
法式拳擊0.3

踝關節扭傷后59%遺留疼痛、腫脹、僵硬感和不穩等癥狀,這些癥狀的存在導致患者的活動受限,大多數患者傷后較傷前運動水平下降,甚至日常生活受限。接近40%的患者傷后踝關節處於不穩狀態,易致反覆扭傷和疼痛,嚴重者可出現足內翻畸形或足外翻畸形。踝關節扭傷所致不穩分為外側不穩和內側不穩,外側不穩合併關節軟骨損傷的發生率為55%,以距骨軟骨損傷為主,多數位於距骨內側關節面,但外側關節軟骨損傷的比率也明顯增加,內側不穩合併軟骨損傷的發生率為98%[4]。軟骨損傷踝關節扭傷遺留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如軟組織撞擊、滑膜炎等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正確診斷和合理治療踝關節韌帶損傷是至關重要的。

Advertisements

二、解剖

(一)內側副韌帶 內側副韌帶又稱三角韌帶,由前至后呈扇形穩定踝關節內側,是踝關節最強大的韌帶。三角韌帶分為淺深兩層,深層的作用更重要。淺層包括舟脛韌帶和跟脛韌帶。深層連接內踝尖的下表面和距骨體內側面,包括距脛前韌帶和距脛后韌帶。主要作用是防止踝關節和距下關節過度外展和外翻,限制距骨外翻、旋前以及前移。

(二)外側副韌帶 外側副韌帶由3束組成,由前向後分別是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距腓后韌帶。主要作用為限制距骨前移和內翻。

1.距腓前韌帶 起自外踝前緣,向前下斜行止於距骨頸外側面,厚2~2.5mm。中立位時距腓前韌帶與足的長軸平行,與小腿的長軸垂直。主要作用是限制距骨前移。

2.跟腓韌帶 起自外踝尖,向後下斜行止於跟骨外側面,位於腓骨長短肌腱的深方。主要作用是限制跟骨的內翻。

Advertisements

3.距腓后韌帶 起自外踝後部的外踝窩,水平向後止於距骨后外側突,是3束中最強壯的1束。主要作用是限制距骨后移。

[pagebreak]

三、踝關節韌帶急性損傷[5][6]

踝關節韌帶急性損傷是非常多見的運動損傷,在關節韌帶損傷中發病率最高。其中又以外側副韌帶損傷最常見。

(一)外側副韌帶急性損傷

1.損傷機制 旋后損傷是最常見損傷機制。踝關節的旋后損傷時距腓前韌帶斷裂最先斷裂;如果損傷暴力持續,跟腓韌帶隨後斷裂;距腓后韌帶很少發生斷裂。單純內翻損傷也可導致外側副韌帶斷裂。

2.損傷病理 由於韌帶實際是關節囊的增厚部分,又構成腓骨肌腱纖維鞘的底部,所以韌帶斷裂多同時合併踝關節和腓骨肌腱鞘內積血。當韌帶完全斷裂時,關節腔與腓骨肌腱鞘相通,按壓積血的關節腔會導致腓骨肌腱鞘膨起,此點對韌帶完全斷裂具有診斷意義。根據韌帶斷裂程度不同,可將損傷分為3度。I度損傷是指韌帶拉傷,關節無不穩定。II度損傷是指韌帶部分斷裂,輕度不穩定;韌帶完全斷裂為III度損傷,同時合併明顯的不穩定。

3.診斷與鑒別診斷

(1)癥狀 踝關節扭傷后外側軟組織腫脹、疼痛,嚴重時有瘀斑,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嚴重者患側不能負重行走。

(2)體征:

①壓痛:壓痛點主要在踝關節外側,即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所在的部位。尋找壓痛點時應注意聯合傷的檢查。壓痛點的檢查應包括: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距腓后韌帶、跗骨竇韌帶、跟骰韌帶、跖骰韌帶、距后三角骨、副舟骨及距脛前韌帶。觸診標誌是先找到跟距關節外側的凹陷,即跗骨竇。跗骨竇外上緣與外踝尖的連線即距腓前韌帶;趾短伸肌肌腹的深方即為跟骰關節;第5跖骨底為腓骨短肌的止點,找到此點即可觸到跖骰關節。主要標誌找到后,韌帶是否損傷就容易確診。

②足旋后試驗:重複損傷動作,將足被動旋后,外側相應的損傷部位即出現疼痛。如果踝內側疼痛,提示副舟骨損傷,或內側三角韌帶損傷。

③前抽屜試驗:目的是檢查外側副韌帶是否完全斷裂。檢查者一手握住小腿遠端,一手握住足跟,使距骨向前錯動。兩側對比,如果傷側錯動範圍較大即為陽性。此試驗通常在踝關節輕度跖屈位最容易進行。也有文獻認為踝關節中立位抽屜試驗陽性說明距腓前韌帶完全斷裂,跖屈位抽屜試驗陽性則說明跟腓韌帶完全斷裂。

④內翻應力試驗:將踝關節被動內翻,如果傷側踝關節在外側關節隙的「開口」程度較大即為陽性。說明距腓前韌帶或/和跟腓韌帶完全斷裂。

3.合併損傷 外側副韌帶損傷常同時合併足踝部其他組織損傷,包括跗骨竇韌帶損傷、三角韌帶損傷、副舟骨損傷、距后三角骨損傷、距骨骨軟骨切線骨折以及跟骰關節損傷等。

4.輔助檢查 包括踝關節X線、關節造影和MRI。

(1)X線:包括踝關節前後位、側位、踝穴位和應力位。前後位和側位用來除外踝關節骨折、韌帶止點的撕脫骨折,踝穴位可除外下脛腓韌帶損傷,應力位可用來判斷外側副韌帶損傷的程度。內翻應力位X線檢查可測量距骨傾斜角,如果傾斜角較對側大於5度,提示外側副韌帶斷裂。前抽屜應力位X線檢查可測量距骨前移距離,正常踝關節距骨前移距離不超過3mm,如果距骨前移距離大於3mm,提示外側副韌帶斷裂。前抽屜應力位X線可顯示距骨是否有前向半脫位的表現,這比測量距骨前移距離是否大於3mm具有更大的診斷意義。

(2)關節造影或腱鞘造影:用以診斷韌帶是否完全斷裂。距腓前韌帶完全斷裂時,注入關節腔的造影劑會滲漏至皮下組織。由於跟腓韌帶參與構成腓骨肌腱鞘的底部,因此在跟腓韌帶完全斷裂時關節內的造影劑會進入腓骨肌腱鞘;反之,如果將造影劑注入腱鞘,跟腓韌帶斷裂時造影劑會進入關節腔。由於這些檢查均為有創性檢查,而且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較高,所以不需要常規進行。

(3)MRI: 踝關節中立位或背伸10度位軸位片可清晰的顯示距腓前韌帶和距腓后韌帶。正常距腓前韌帶的MRI影像為條索狀均一的低信號,而距腓后韌帶則為較寬厚的略呈扇形、不均一的信號。跟腓韌帶在踝關節跖屈位的軸位片或冠狀位片最清晰,表現為低信號的條帶。急性損傷期可發現低信號的韌帶中出現片狀高信號、韌帶連續性中斷、周圍軟組織水腫以及關節腔積液等。

5.鑒別診斷 注意與外踝骨折、距骨骨軟骨損傷、跟骨前突骨折、腓骨肌腱斷裂或脫位相鑒別。

6.治療 根據關節的穩定性確定治療方案。治療的目的是使患者儘快的、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到傷前運動水平。

(1)保守治療 適用於踝關節無不穩定或輕度不穩定的病例。急性期應予以冰敷、加壓包紮、休息(患肢制動)和抬高患肢;疼痛減輕后可嘗試踝關節主動活動,逐漸負重行走,並進行肌力練習;疼痛消失后可進行肌力練習和各種功能性運動,例如直線跳、Z形跳、8字跳等。傷后3個月內進行體育運動時應使用護踝或繃帶保護踝關節。

(2)手術治療 適用於踝關節明顯不穩定的患者。研究發現,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均發生斷裂時,保守治療約58%的患者療效滿意,而手術治療滿意率可達89%。手術應將撕裂的韌帶斷端縫合在一起;當韌帶從止點撕脫,難以直接縫合時,應進行韌帶止點重建術。懷疑有關節內骨軟骨損傷時,應進行關節鏡探查,取出關節遊離體。術后石膏固定3周,早期開始進行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以及本體感覺等康復訓練。

(二)內側副韌帶(三角韌帶)急性損傷

三角韌帶損傷在踝關節扭傷中所佔比例小於5%,通常和其它損傷同時存在。

1.損傷機制 外翻或旋前損傷是其損傷機制。

2.損傷病理 單純的三角韌帶損傷很少見,通常損傷較輕。嚴重的三角韌帶損傷常伴有腓骨遠端或近端骨折,下脛腓分離以及下脛腓前後韌帶完全斷裂。

3.診斷與鑒別診斷

(1)癥狀 踝關節內側軟組織腫脹、疼痛,嚴重時有瘀斑,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

(2)體征

①壓痛:內踝尖下方壓痛最明顯。

②足旋前試驗:重複損傷動作,將足被動旋前,內側相應的損傷部位即出現疼痛。

③前抽屜試驗和外翻應力試驗:檢查方法同外側副韌帶斷裂,區別在於檢查內側副韌帶時應力試驗做外翻動作(圖8)。

(3)輔助檢查 包括踝關節X線、關節造影和MRI

①X線:包括踝關節前後位、側位、踝穴位和應力位。注意距骨是否外移,如果踝穴位內側關節間隙大於4mm,可診斷三角韌帶斷裂。外翻應力位X線檢查可測量距骨傾斜角,如果傾斜角大於10度,可診斷韌帶斷裂。

②關節造影:三角韌帶完全斷裂時,踝關節造影劑會溢出關節外。但此檢查為有創性檢查,不需要常規進行。

③MRI:踝關節背伸10度軸位片可顯示構成三角韌帶的4部分,而冠狀位可顯示三角韌帶的淺層和深層。冠狀位三角韌帶呈扇形,由於纖維束之間含有脂肪組織而顯示不均一的信號。急性損傷時表現為低信號的韌帶中出現片狀高信號、韌帶消失、連續性中斷、周圍軟組織水腫以及關節腔積液等。

(4)鑒別診斷 注意是否合併外踝骨折、距骨后突骨折、下脛腓分離等損傷。

4.治療

(1)保守治療 單純的內側副韌帶損傷非常少見,通常損傷較輕,僅需保守治療。包括休息、冰敷、加壓包紮和抬高患肢等方法。合併下脛腓分離時,如果閉合複位后踝穴恢復正常,並且無彈性抵抗,可將踝關節維持於輕度跖屈、內翻位石膏固定3周。然後換用中立位石膏再固定3周,此期間可部分負重。整個過程中需進行X線複查,確保下脛腓聯合無分離。

(2)手術治療 如果合併下脛腓分離,閉合複位失敗則需手術治療。手術包括下脛腓分離複位、橫向螺釘固定下脛腓關節、縫合撕裂的三角韌帶等。 少數患者出現單純三角韌帶斷裂后形成不穩也需手術治療。

四、踝關節慢性不穩[5] [6] [7]

踝關節慢性不穩主要由韌帶的陳舊損傷引起,如果有癥狀,首先應該保守治療。

(一)踝關節外側慢性不穩

1.病因 由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的陳舊損傷引起。

2.診斷與鑒別診斷

(1)癥狀 踝關節有不穩感,容易反覆內翻或旋后扭傷,尤其在不平的地面或進行體育運動時。

(2)體征

①壓痛:慢性期疼痛和壓痛不明顯。

②抽屜試驗和內翻試驗:和對側相比,踝關節鬆弛、活動度明顯增大。

(3)輔助檢查 包括踝關節X線和MRI。

①X線:包括踝關節前後位、側位、踝穴位和應力位。根據應力位判斷踝關節的鬆弛程度。合併踝關節骨性關節病時,X線可見增生骨贅。

②MRI:韌帶損傷慢性期的表現為韌帶缺失、變細、鬆弛彎曲或由於瘢痕增生、血腫機化而增粗。同時可明確是否合併關節軟骨損傷、撞擊綜合征。

(4)鑒別診斷 注意和距骨骨軟骨損傷、腓骨肌腱複發性脫位相鑒別。

3.治療

(1)保守治療 主要是進行肌力練習,例如提踵訓練、內翻及外翻抗阻練習等。運動員可用橡皮膏支持帶加強關節穩定性,進行正常訓練和比賽。

(2)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失敗應考慮手術治療,術后非負重石膏固定踝關節於中立位3周,然後換為行走石膏固定5周。手術方法有多種,可分為3大類。

①韌帶短縮:例如改良Broström法,在距離外踝止點2mm處切斷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然後重疊短縮縫合,並將伸肌支持帶縫合到外踝上加固修補韌帶。

②韌帶止點前上移位:例如Karlsson法,暴露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在外踝的附著點,將韌帶附著點連同骨膜切下,向遠端分離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瓣,在韌帶原止點的后側和近側鑽孔,將距腓前韌帶拉向後側、將跟腓韌帶拉向近側固定。

③肌腱移植重建韌帶:可使用腓骨短肌腱、跖肌腱重建外側副韌帶。例如Watson- Jones法[8]。

(二)踝關節內側慢性不穩

1.病因 由三角韌帶陳舊損傷引起,較少見。

2.診斷與鑒別診斷

(1)癥狀 踝關節有不穩感,容易反覆外翻扭傷,尤其在不平的地面或進行體育運動時。

(2)體征

①壓痛:慢性期疼痛和壓痛不明顯。

②抽屜試驗和內翻試驗:和對側相比,踝關節活動度明顯增大。

(3)輔助檢查 包括踝關節X線和MRI。

①X線:常規X線檢查多正常,內踝尖三角韌帶附著處可有撕脫骨折。外旋應力X線可除外隱性的下脛腓聯合分離。外翻應力位如發現距骨傾斜角度大於10度,即可診斷踝內側不穩定。

②MRI:韌帶損傷慢性期的表現為韌帶缺失、變細、鬆弛彎曲或由於瘢痕增生、血腫機化而增粗。同時可明確是否合併關節軟骨損傷、撞擊綜合症。

(4)鑒別診斷 單純的三角韌帶損傷非常少見,Staples報道的110例踝內側三角韌帶損傷中,只有2例是單純的三角韌帶損傷。注意是否合併陳舊性下脛腓關節分離或錯位癒合腓骨骨折。

3.治療

(1)保守治療 以肌力練習為主,包括脛骨后肌、脛骨前肌、屈踇長肌等。運動員可用橡皮膏支持帶加強關節穩定性,進行正常訓練和比賽。

(2)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失敗應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可分為韌帶緊縮術以及肌腱移植韌帶重建術。Du Vries法是將三角韌帶十字形切開,再將其重疊縫合,達到緊縮韌帶的目的,方法簡單,效果較好。石膏固定原則同外側慢性不穩定。

參考文獻

[1] Baumhauer JF, Alosa DM, Renstrom P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ankle injury risk factors. Am J Sports Med 1995;23:564–570

[2] Perlman M, Leveille D, DeLeonibus J et al. Inversion lateral ankle traum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prospective study. J Foot Surg 1987;26:95–135

[3] Lanzetta A. Le lesioni capsulo-legamentose della caviglia nella traumatologia sportiva.Masson, Milano, 1991

[4] Hintermann B, Boss A, Schäfer D. Arthroscop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Am. J. Sports Med 2002; 30; 402

[5] 曲綿域,於長隆主編.實用運動醫學.第4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860-901

[6] S.Terry Canale主編.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第9版.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1079-1112,2042-2066

[7] Wes Jackson,William McGarvey.updat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and Syndesmotic Injuries.Current Opinion in Orthopaedics,2006,17:97-102

[8] Masato Takao,Kazunori Oae,Yuji Uchio,et al.Anatom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Lateral ligaments of the Ankle with a Gracilis Autograft.Am J Sports Med,2005,33(6):814-823

作者:焦晨 郭秦煒 胡躍林

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 歡迎訂閱此賬號:康復醫學網

  • 微信平台ID:cnkfyx (每天推送最新康復資訊)

  • 主編微信ID:721786001(為你的康復健康護航)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