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縣:黃小米變成「金蛋蛋」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佳縣廣大小米種植戶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每畝小米產量由原來的200公斤左右提高到430多公斤,翻了一番還多,種植戶們個個喜不自勝。

  佳縣地處陝北,十年九旱是這裡氣候的最大特徵,只能生長耐旱的小米等雜糧。佳縣小米種植面積達15萬多畝,但由於地理氣候環境和技術的制約,每畝產量僅200公斤左右,農民增收緩慢。

  2016年,國家科技部來佳縣掛職副縣長的唐玉立發現這一問題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通過多方調研,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潛心研究乾旱地種植小米的專家,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農科院研究員姚建民。姚建民研究出的「滲水地膜小米穴播技術」可使小米每畝產量達到500公斤以上。

Advertisements

  唐玉立請來姚建民,同時還引進了河北「張雜13號」高產小米新品種,成立了小米種植項目領導小組,創新了項目實施機制。佳縣採用「政府+龍頭企業+農戶」模式,由農戶負責提供土地和小米,榆林市東方紅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佳縣一隆農副產品購銷有限公司負責產前播種和產後銷售服務,公司以每公斤3.6元保護價向農戶收購小米。

  2017年5月10日,佳縣「滲水地膜小米穴播技術暨張雜13號小米種植示範項目」啟動儀式在佳縣方塌鎮舉行。「滲水地膜小米穴播技術」是一項節水、省工、增產的技術,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具有較好的滲水、保墒作用,減少了田間繁重的工作量,對小米機械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及產業化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Advertisements

  當年10月上旬,佳縣小米成熟了,經測產,平均每畝產量達到430多公斤。「滲水地膜小米穴播技術」的示範推廣,充分發揮了科技創新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扶貧攻堅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為陝北貧困山區農民開闢了一條產業扶貧的新途徑。

(王天洋 、秦科技 供稿)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