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食療」有用嗎?「食療」到底好不好?

1 |食療≠食物+治療

食療是中醫的一種說法,顧名思義,是希望通過食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在《黃帝內經》中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的說法,這就是「食療」的基礎。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有一卷是講關於「食治」的內容。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是記載了300多種日常食物的療效,並提出多種食療葯膳方。

只可惜,這種通過日常飲食,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只不過是古代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罷了。食物的作用是為身體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治病還得靠藥物。

當然某些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通過飲食控制,對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但這裡說的是輔助治療,而不是治療。真正到了血糖、血壓很高的時候,再怎麼控制飲食,沒有藥物也是萬萬不行的。

Advertisements

另外,一些營養缺乏類的疾病,比如缺鐵性貧血、鋅缺乏導致的異食癖等,食療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於作用的大小,也要給予正確的認識,不可盲目追逐。所以食療並不直接等同於用食物來治療疾病。

2|真正作用的可能不是「食療方」

天氣寒冷時,寶寶經常會流鼻涕,很多寶媽認為是風寒感冒,於是給寶寶喝紅糖姜水或者蔥白水,認為這樣可以起到治療的作用。其實,感冒通常是病毒引起的,本身就屬於自限性疾病,只喝白開水也能自愈。

之所以認為紅糖姜水或者蔥白水有效果,很可能是安慰劑的作用,也就是說,可能這種食物本身沒有效果,但是由於「相信」它有效,而讓病情得到緩解。

有人說了,寶寶自己什麼都不懂,怎麼有安慰劑效果呢?雖然使用的是寶寶,沒有心理因素的作用,但是觀察者寶媽,在觀察的時候,同樣受到心理作用的影響,「認為」寶寶的病情得到了緩解。另外,由於感冒本身可以自愈,所以病情好轉的根本原因,還是寶寶自身的抵抗力在起作用。

Advertisements

3 |「萬人一張方」可能延誤病情

還有一個寶媽經常使用的「食療方」,應該就是咳嗽喝的「冰糖燉梨」了。不管寶寶是什麼引起的咳嗽,統統都用這一種方法,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萬人一張方」。

咳嗽本身只是一種癥狀,而非疾病,冰糖燉梨和蘋果汁類似,由於含有一定的糖分,可能有緩解咳嗽的作用。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有效果,比如花粉過敏、哮喘引起的咳嗽,喝再多的冰糖燉梨都沒用,必須找到引起過敏或者哮喘的真正原因,從而消除原因,才能徹底治癒。

記得之前有個朋友,她家寶寶已經咳嗽的非常厲害了,還一直在喝梨水、後來口袋君提醒她,要趕快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可能沒那麼簡單。結果醫生的診斷是肺炎。所以,一味的相信「食療方」的作用,不及時帶寶寶就診,反而會延誤病情,甚至導致嚴重的後果。

4 |食療真的安全無副作用嗎?

很多寶媽認為食療用的是可以吃的食材,即便沒有治療效果,但總歸沒有副作用。真的是這樣嗎?

食物在正常的食用情況下,對健康人體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如果寶寶的消化系統有問題,過多的食用某些食材,可能增加胃腸負擔,不僅起不到作用,反而加重了消化道問題。

另外,小寶寶本來胃容量就比較小,如果長期大量的食用某一種食材,導致其他食物種類攝入減少,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比如冰糖燉梨,雖然是食物,如果大量的給寶寶食用,可能會減少奶量的攝入,長期如此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冰糖燉梨中的含糖量也比較高的,容易攝入過多的糖,增加發生肥胖或齲齒的風險。

再比如貧血。我們知道,剛出生不久的寶寶,體內鐵的來源主要是胎兒期的鐵儲備,但是這種儲備只能維持4-6個月,之後就很容易出現鐵缺乏了。如果鐵缺乏嚴重,還會導致缺鐵性的貧血,這對寶寶的健康非常不利,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神經系統的損傷。

有的寶媽在寶寶已經診斷缺鐵性貧血的時候,不願意用鐵劑,依然選擇食療,比如大棗、紫米、紅豆等,總之,都是中醫認為補血的食材。可是這些食材中的含鐵量實在太少了,而且屬於非血紅素鐵,吸收率也非常的低,過度依賴食療,加重缺鐵的程度,從而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正確的做法是,對於輕度貧血,可以通過高鐵米粉來補充;中重度的貧血,則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儘快恢復體內鐵的儲備。

說到底,寶寶生病了,就要帶寶寶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就診,不要一味的相信這食療,以免耽誤病情。盲目的相信食療,其實是在拿自己的寶寶做實驗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