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看市: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交易體系(附股)

最近一段日子來了很多新的小夥伴,都表示蠻喜歡我的文章,覺得不僅有漁又有魚,有趣還有實戰性,而且還很學到不少能通俗理解的邏輯,在此二哥感謝大家的厚愛。


考慮到大家對於我的交易體系沒有一個概念和認識,今天就粗略說說我的交易體系。

關於體系,很多人覺得交易不就是買和賣嘛,如果是剛接觸市場的小白,有這樣的想法那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在市場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仍然堅持這麼簡單的買賣原則就叫體系的話,那我覺得這是個病,得趕緊治......。

在我眼裡,和福爾摩斯里說的『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一樣,沒有任何一筆交易是能夠保持完美的,市場本來就是眾多模式分力聚焦在一起的合力,沉迷在基本派、技術派、情緒派、預測派里去尋找交易的聖杯,無異於始皇追求常生不死,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Advertisements

我理解的體系,包含了三個要素:

一、技術

二、邏輯

三、倉位

這三個要素,大多數人只關注了第一個,而忽視了後面的兩個。就我本身來講,股市盈利的根本在於儘可能的控制回撤(老巴子說的不要虧損),而控制回撤的關鍵並不是在於出手的成功率,而是在於倉位的管理上。所以,其實這三個要素,最重要的反而是倉位管理

先談談第一個技術要素:

技術應該是大家最熱衷研究和學習的一個東西了,波浪、江恩、指標、纏論、混沌、量學、資金等等五花八門,數不勝數,二哥對市場上有流傳的技術書籍幾乎都研讀過,我得出的一個結論是,不論你用哪種技術,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短期成功率會波動,但拉長時間周期來看,成功率都差不多

是的,我的意思是,用什麼技術都可以,哪怕就是兩根均線,大道至簡!

Advertisements

我是在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纏論,並且認識一位姓王的兄弟,兩個人折騰了幾年,算是用的比較順手的一項技術,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我對纏論走勢的理解,和買賣點的幾個看法。

這是上證指數的從今年5月份以來的走勢圖,在行情將起的時候,市場緩慢上漲,套牢的人無心交易,短線客稍有盈利就開始賣出,而中線客認為已經適合布局,這個時候在低位產生籌碼的交換會形成一個平台(第一個黃色框),這個平台通常會有兩到三次的拉鋸過程,在纏論技術里就表現為下上下(黃框內的黃色線走勢)。

經過低位的拉鋸後繼續向上,市場合力會有個選擇,如果中線客對後市不樂觀的話,會和短線客形成一致,不再加倉,表現形式為繼續上漲無量,所以我們看到從4開始上漲始終很猶豫,從macd的技術指標表現也是一直未能迅速的放大拉長,於是出現了兩次劇烈的下跌。(所以在這種未放量的背離走勢中,其實是要逐步開始注意回調風險的。)

7.17號的放量大跌,如果沒有得到中線資金的認可,這裡就有可能要跌回原來的平台去了,因為那裡是大部份人的成本區間。但,第三天出現了放量的上漲,其後的成交量的就一直維持著較高水準,這說明有更多的中線資金開始看好而買入,其後macd顯示一直是處於背離的走勢,但這時候的下跌放量,性質由於資金的介入,已經轉換成獲利盤和中線盤的籌碼交換了。可以看到,跌到前面籌碼密集成交的平台處即止跌,說明中線資金的成本區間就在這。

後面的走勢就是重複前面第一個平台上來的性質類似,由於沒有再次放大成交量,說明沒有看好市場的增量資金入場,那麼中線和短線客一旦兌現利潤就很容易發生轉折走勢了。

來感受一下其它指數和個股的走勢,是不是很神奇?

這是次新股的,漲跌幅不一樣是因為級別不同,但走勢是相通的。

這是華燦光電,不同顏色的框代表不同的級別(或者叫時間周期)。

所以,理解了市場運行的狀態后,我理解的買點其實挺多的,我畫了個圖,不管是平台的下軌穩住,還是要突破平台,還是突破平台之後的回跌並且沒有跌回原來的平台。都是買點!

賣點?反過來啊!我做了一個鏡像的圖,你們理解一下:

不過,我認為交易的本質是為了賺錢,不是享受交易的快感,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相對來說安全,而漲幅又可觀的買點。所以,我更喜歡的是籌碼交換結束后的三個介入點(紅箭頭)

記得一條最重要的原則,如果介入之後失敗,一定要先止損退出,因為你介入的原則是判斷要上漲,如果發生了和你預期不一樣的事情,不要管它發生了什麼,先保護好本金。比如:

這種票,就算當天不能出來,後面也第一時間出來再說,踩到狗屎,先到其它地方把腳擦乾淨。

技術要素的總結:中樞(平台)構造剛完成的下軌處低吸或完成後的突破上軌處追買。

邏輯要素:

邏輯是做出與常人不一樣思考得到的判斷。

我比較喜歡用的邏輯也是三個:龍頭、補漲、預期差

1、龍頭。是大部份人最熱衷的話題,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看,你買任何東西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龍頭:空調選格力,涼茶喝加多寶,電話選移動,通訊軟體用微信,購物到淘寶......。沒有人在買東西的時候會選擇一個不知名的。

但股票市場很神奇,業績好不代表就是龍頭,它還會因為市值大小、機構持股比例、公司話題性等等眾多因素,總而言之,很少龍頭個股是出身正統。所以龍頭股其實並不是特別好找,一般都是漲了一段時間才顯示出龍頭的特質,這時候直接關注介入就行了。(本身來講我是比較厭惡風險的,追龍頭的事我做得相對來說比較少。)

2、補漲。這個是我強項了,同一板塊個股漲瘋了,肯定會提升相關板塊其它個股的估值,比如格力美的漲多了,tcl要動一動。北新建材中材科技漲多了中材國際也不應該發獃。這都是我實戰的案例,平時文章講得比較多,很容易理解。

3、預期差。這個特別有意思,預期差這個東西,可以用在多方面。

比如機構對於業績的預期,大家預期飛科電器三季度要賺八個億,結果季報一出來,踏馬的只賺了五個億,這就叫反向預期差,就會跌。如果結果賺了十個億,這就是正向預期差,就得漲。從這個角度看,股價的上漲,其實並不取決於能賺多少錢,多少倍市盈率,而是大家對於這家公司的預期到底是怎麼樣的。所以你看到銀行賺錢賺到手發軟,可是卻不怎麼漲,也是大家覺得這玩意太穩了,沒什麼超預期的可能性......。

還有一種情緒上的預期差,這個在市場上的作用就可大了。

同樣來看我操作過的一隻股票:

紅宇新材,低價成交大宗交易,這本身肯定是不看好股價的表現,但是股價不跌反漲,這就是情緒的預期差。

九鼎投資,星期四還在文章里說,股權質押后,股價快速下跌,會有平倉瘋狂賣出導致加速下跌的風險,但從質押方的角度來說,也不希望被平倉賣出,是否會有利益訴求去托升股價呢?

倉位管理:

很多人對倉位管理沒有重視甚至完全沒有概念。出手就是重倉,全倉,一方面因為判斷失誤或者市場原因導致損失慘重,另一方面也會因為倉位過重而導致出現決策猶豫這是交易之大忌

我之所以強調趨勢交易,正是因為趨勢交易會因為趨勢的力量逐步的把自己的交易打上足夠的安全墊。

就像我今年早幾個月說過的行業龍頭,明顯的形成趨勢,你在任何時候買入,任何時候加倉,都是賺錢的,直到最近它快速的跌破20天線。

我比較喜歡在啟動的時候先試倉,突破的時候加倉,回踩的時候補倉。

因為這樣做可以保證我每一次買入時的良好心態。

小倉買,失敗了只是一個試錯的機會成本,人生都是一次冒險,何況交易?想著0風險高收益的人基本都是不明白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人。

小倉買了以後,出現了利潤,這證明了我的邏輯和操作是正確的,再加倉時只會堅定我的信心。有沒有發現,做任何事,有信心的時候,成功的概率是沒信心時的很多倍?我反正是這麼認為的......。

另外,更重要的是結合市場的大環境做判斷,如果大環境是下跌中,倉位一般不能太重,即使出手,一般也是控制倉位快進快出,而轉折成上漲的時候,一般不倉位不能太輕。大環境好壞的判斷,可以參考技術面對對應的指數和板塊結合個股來進行評估。

比如:大盤上漲,板塊上漲,個股上漲,滿倉持有。

大盤下跌,板塊上漲,個股上漲,倉位可重些。

大盤下跌,板塊下跌,個股上漲,倉位就要開始控制了。

大盤下跌,板塊下跌,個股下跌,你會怎麼樣?

大致很粗略的描述了一下系統,當然裡面是可以根據當時的環境作微調,但是總體的思路是不會變的,理解了這套系統后,更多考驗人的是經驗和執行。

點擊「了解更多」即刻體驗智能選股。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