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古人的計時工具

時間對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曾經依照天時耕作的農耕社會,還是如今效率至上的工業社會、信息社會,時間總是備受重視。

人類最早使用的計時儀器是利用太陽的射影長短和方向來判斷時間的。前者稱為圭表,用來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後者稱為日晷,用來測量時間。二者統稱為太陽鍾。

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記載。《詩經·國風·定之方中》篇有,「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確切記載使用圭表的時間為公元前659年。

圭表以測量影子的長度,以長度上的標記來計時

日晷的出現是人類計時的一大進步,因為此時已經按照作息要求劃分出時辰。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開始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Advertisements

圭表等太陽鍾在陰天或夜間就失去效用。為此人們又發明了漏壺和沙漏、油燈鍾和蠟燭鍾等計時儀器。

我國古代還使用漏壺計時,稱為「刻」。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在漏壺箭竿上刻100格。 「百刻制」是我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制。「百刻制」與「十二時辰計時」並用,使得我國古代的計時制趨於完善。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在採用十二時辰的同時,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由於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又先後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

發展到隋唐時期,鏤刻上已有明顯的標識,更加準確的確定時辰,如午時三刻。

日晷、水鍾、沙漏

Advertisements

圭表、各種日晷、以滴水多寡來計時的各種水鍾,還有沙鍾、火鍾、蠟燭鍾、輥彈漏刻千章銅漏、延佑滴漏、龍舟香漏、火龍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經緯儀、渾儀等

圭表

由於刻漏用水,但冬天水易結冰故有改用流沙驅動的,故有沙漏。

《明史·天文志》載明初詹希元創造了「五輪沙漏」。

《晉書·天文志》記載東漢(公元78~139)製造渾天儀,說在密室中用漏水驅動,儀器指示的星辰出沒時間與天文觀察的結果相符。儀器上分別裝有日、月兩個輪環,用水輪驅動渾象。渾象每天轉一周,日環轉1/365周,儀器還裝有兩個木偶,分別擊鼓報刻,是一座上狹下廣的木建築。

水運儀象台

大明燈漏

1276年,中國元代的郭守敬製成大明燈漏。它是利用水力驅動,通過齒輪系及相當複雜的凸輪機構,帶動木偶進行「一刻鳴鐘、二刻鼓、三鉦、四鐃」的自動報時。

其實,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比我們想象中要先進,只不過處於封建社會,相對封閉,不如近現代工業社會西方的科技傳播廣泛,導致了中國古代只有人文而沒有科技的錯誤印象。那些崇洋媚外的,說到底無非是無知而已。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