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髮易服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其人最後什麼下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艷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里有一則小故事《罵鴨》,講的是有一個小偷偷吃了鄰居家的鴨子,不料全身長滿鴨毛,又痛又癢難以忍耐,最後不得不接受鴨主人的一頓痛罵,才恢復正常。其實故事隱喻了蒲松齡的一個老鄉——孫之獬,只是這個人偷的不是鴨子,而是了漢族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向清廷倡議漢人剃髮易服,來換取自己的榮華富貴。

孫之獬是山東淄川縣(今淄博市博山區)人,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考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後為翰林院檢討。他算是個有才華的人,可既不好好做學問,也沒有認真做事,而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巴結諂媚上。天啟七年,孫之獬任順天鄉試主考官,為了巴結當時的魏忠賢黨羽兵部尚書崔呈秀,竟然將其不學無術的兒子崔鐸錄為舉人,引起輿論嘩然。

Advertisements

因為依附閹黨,孫之獬確實風光了一陣子,可崇禎帝登基后,魏忠賢倒台,孫之獬即失去了後台。他馬上調轉方向,跑到內閣痛哭流涕以示改過,最後仍被列為逆黨,削職回家。本來前途無望,可清軍的入關,又給了孫之獬重新「抬頭」的機會。

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孫之獬顧不上什麼明朝故吏的身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投降清軍,並使出渾身解數鎮壓當地反清農民武裝力量,從而為自己贏得政治籌碼,授禮部右侍郎。為了討新主子歡心,也為了更美好的政治前景,孫之獬又做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事情——剃髮易服。

當時清軍剛剛入關,農民反抗力量遍地開花,江南還有南明小朝廷,統一的前景並不明朗,對於剃髮易服之事沒有強行推廣。清朝統治者也曾下令讓漢人剃髮,沒想到遭遇很大的抵抗,只得改口:「天下臣民照舊束縛各從自便。」朝堂的官員也是如此,滿族大臣著滿服,投降的漢族大員著漢服,分列兩班倒也相安無事。剃髮這事就暫時告一段落。

Advertisements

可這天,孫之獬一上朝堂,就讓人睜大了眼睛:他已經剃了頭髮,身著滿服!他一臉媚笑想站入滿族隊列,可八旗大臣眼睛都長在頭頂上,根本瞧不上他,哪裡肯讓他進隊?而漢族大臣又對他的過於逢迎恨得切齒,也不給他留空。於是,尷尬的孫之獬站在朝堂中間,狼狽不堪。

羞忿難當的孫之獬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一個對策,他給皇帝上疏:「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倡議漢人剃髮易服,一句話說到了清朝統治者的心坎里,於是,「剃髮令」下:清軍所到之處,以10日為限,文武軍民一律剃髮留辮,改從滿裝,違者格殺勿論。令下之後,各地街頭隨處可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令牌。

漢人幾千年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觀念根深蒂固,而且衣冠束髮也是漢人的標誌,如今被強行剃髮易服,民族自尊心大受傷害,悲壯激烈的反剃髮鬥爭此起彼伏,受殘害的同胞為之流血流淚。對於清廷,人們自是痛恨,對於剃髮令的倡議者孫之獬更是咬牙切齒。

孫之獬在獻上剃髮建議后,並沒有大的作為,反倒是利用手上職權撈取不少錢財,很快被革職為民。順治四年,山東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憤怒的起義軍湧入淄川,殺死孫之獬家人後,活捉孫之獬,將其五花大綁,捆至街市,接下來就是一個字——慘!

起義軍先扒光孫之獬的衣服,然後拔光他的頭髮,用鋼針麻線縫住嘴巴,再用鋼針在他身上紮上無數個針眼,拿豬鬃插進這些針眼,血順著豬鬃一滴滴落下……待其血差不多流盡,孫之獬只剩下一口氣時,起義軍將其肢解。孫之獬的死訊傳開,人們無不拍手稱快;當傳到北京時,孫之獬一心討好的主子——清朝皇帝並沒有給他任何的表彰和撫恤,甚至一個謚號都沒賜。

《罵鴨》旨在告訴人們,不要做違背良心的惡事,否則總會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對這些人只有給以恰當的懲罰,才能讓他們幡然醒悟,棄惡從善。而孫之獬受到的懲罰,是以生命為代價的,再也沒有棄惡從善的機會了。

對於這個大漢奸的如此下場,別無所言,四字足夠——大快人心!

參考資料:王家楨《研堂見聞雜記》

這位救活了瀕死清朝的重臣,卻被清朝殘酷處決

大唐軍人的五個瞬間:總有一款硬漢把你點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