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養生不懂經絡,開口動手便錯!理療師必須掌握的經絡理論

學中醫養生,不懂經絡,開口動手就錯!---理療師必須掌握的中醫基礎理論(二)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之意。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的主幹。 絡,有網路之意。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凡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大醫學家喻嘉言說:凡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對於學習中醫養生的初學者來說也是一樣,人體經絡由經脈和絡脈組成,經脈又由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組成,奇經八脈里又以督脈和任脈為主,任脈為陰脈之海,統領人體六條陰經(手三陰: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足三陰: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督脈為陽脈之海,統領人體六條陽經(手三陽: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三陽: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

【養生的秘訣就在於養陽氣,養生首要就是扶陽】

進入秋冬時節,氣候由溫熱轉為寒涼,人體內的陽氣也開始進入衰微狀態,人們常說的春夏養陽意思就是,春夏是人身體陽氣生髮之季節,在這個時候應該順應時節,多做一些有助於陽氣生髮的事情,如少喝冷飲,盡量減少長時間吹空調,少吃生冷瓜果,避免過於劇烈運動,耗散人體陽氣,因為進入秋冬,陽氣逐漸收斂,人體抵抗力逐漸減弱,如果春夏沒有積累更多抵禦外邪的陽氣,那麼進入秋冬人體極易容易患病,如不自覺的感冒,呼吸道過敏性疾病,女性痛經,手腳冰冷等,這些都是陽氣不足導致的問題

所以對於陽氣,中醫古代就有詳細的記載,《黃帝內經》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者,衛外而為固,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若天上沒了太陽,地上就沒有生命;人若沒有陽氣,生命就會停止。長壽的人往往是陽氣足的,相反,若陽失其所,則有折壽短命之虞。所以中醫自古就認為:陽氣足則千年壽,生病就是人體內陽氣出了問題,養生的秘訣就在於養陽氣,養生首要就是扶陽。

所以提振陽氣的日常養生,我們需要去寒就溫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年輕的女孩子,經常會又手足不溫,痛經,季節轉換經期就不正常,重則關節疼痛,結婚後一直要不到孩子,這是為什麼?為了漂亮,大冷天穿裙子,漏臍裝,這些都是不注意保暖,損耗陽氣的動作。

我們又看到現代化社會,很多年輕人更願意夏天空調拚命的吹,冬天衣服盡量的少,季節從秋冬轉春后,很多認就開始打噴嚏,開始鼻炎,說是花粉過敏,其實中醫看來,就是體內寒氣太多,無瀉皮膚,所以秋冬轉涼,我們一定要包裹自己,不讓陽氣耗散。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督脈主一身陽氣】

督脈督一身之陽氣,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督脈主一身陽氣。陽氣是推動人體生長發育的動力,更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元素。人體陽氣不足,還會導致很多的疾病產生。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匯於大椎,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絡腎,與腎氣相通,腎主生殖,故督脈與生殖功能有關。特別是人體的生殖機能。

再比如小孩的外感病60%通過捏脊,都能解決,不用打針吃藥。就這麼神奇。捏脊的作用一是疏通督脈,二是刺激督脈,這樣可以激發和調動全身的陽氣,陽氣足,抵抗力就強,病自然就好了。除了捏脊,傳統醫學還有不少利用督脈治病養生的方法。

傳統醫學溫補陽氣的方法

督脈的特點:喜溫熱,忌寒濕 通督灸,又叫督脈灸、長蛇灸、隔姜督灸,利用艾草、生薑、中草藥多種功效作用於人體的脊柱正中督脈,具有溫陽通督、強身補虛、調理五髒的作用,適用於虛、寒、濕、瘀等證療效顯著。

【掌握幾個重要培補陽氣的穴位】

壯陽氣配穴:長強+腰陽關+命門

長強穴:循環無端之謂長,健行不息之謂強。前面我們介紹了捏脊法,捏脊的開始處就是長強穴,從這裡沿著後背向上一直捏到後頸的大椎穴。

腰陽關:讓陽氣通行,這個穴在人體的位置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是陽氣通行的關隘。腰陽關位於腰部,背後正中線,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命門穴:命門簡單地說是生命出入的地方,腎陰腎陽,分別藏在腎和命門當中,是人體生命的來源。腎陰的活動,就像水的流動一樣,需要陽氣的溫熏,這裡的陽氣就是腎陽;而命門就是腎陽藏身的地方,也就是命門之火。

大椎穴:諸陽之會,陽氣的焦距點。張景岳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古人將人體的陽氣比作天上的太陽,通過刺激大椎穴可以給那些身體裡面缺少陽氣的人再造一個小太陽。因為這個地方陽氣很足,所以對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刺激抗體的產生,包括抑制腫瘤的生長,改善肺呼吸功能祛濕寒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完)

【關注宛大夫中醫養生頭條號獲取更多中醫養生知識分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