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一部改變法律的電影

今年的4月27日傍晚,26歲的林奕含,被發現在台北市的住處自殺身亡。這個女孩的自殺,不僅在媒體平台上掀起了輿論震蕩,也給海峽對岸帶來了蝴蝶效應——北電女生阿廖沙也爆出了自己被教授父親朱正明性侵的真實經歷。

「從林奕含到阿廖沙」,這兩個案例如果放在一起,真的很難不讓其他女性被觸動。身為女性,該如何在這兇險的世道保全自己,若將來有女,又該用什麼方法保護她?

《熔爐》——一部電影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了法律,告訴我們電影原來還有這樣的社會意義。

故事的真實性

電影《熔爐》,改編自女作家孔泳枝同名小說,來源於真實事件。

2005年韓國光州私立聽障學校的校長及老師10多人,從2000年開始對住宿的聽障生施暴或性侵的事件被曝光。但是在經過司法審判后校長、總務主任一審分別被判5年、10個月,2名性侵老師被判2年。然二審逆轉,校長、總務主任皆使用公款與被害者家屬達成協議后被判緩刑獲釋。

2008年,女作家孔泳枝得知此事後,前往光州,與受害學生相處數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創心靈后,將該事件改變為小說。

出人意料的結局

電影在拍攝手法其實很平凡,沒有華麗的包裝。畫面、音質、特效可能都比不上那些所謂的大片,幾乎就是在敘述一個真實的故事。但這部電影真正使人感到震撼的地方是它給予了觀眾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

在電影中,被侵犯的孩子之一明秀選擇用與罪犯老師同歸於盡的方式去維護自己的尊嚴,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隕落。

當大家將明秀的靈堂設在法院門前,靜坐示威時,得到的也只是警察的壓制、高壓水槍的洗禮,以及大眾的圍觀。這樣的結局何其可悲,何其無奈。

電影的力量

幸運的是電影在上映后掀起了全民的輿論,在電影上映一個多月後,韓國出台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韓國無數的和林奕含、阿廖沙這樣的無辜女性的權益從此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當我們面對這樣一部電影的時候,再看看林奕含和阿廖沙,我們希望有更多的電影人能夠為了我們的生活的改變,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僅僅為了滿足觀眾最低的審美需求創造出一部又一部爛片。

最後,將下面這首詩送給那些不幸的女孩,希望她們能早日收穫幸福!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

我都已忘記

想到故我今我同為一人並不使我難為情

在我身上沒有痛苦

直起腰來

我望見藍色的大海和帆影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