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覺悟(續一)


世間無情,千萬物事穿手過,流水落花天地間。清靈黛玉,無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獨行,春葬落花,秋卧菊榻,蘭心慧語, 化做墨香。儘管外袓母寵愛,寶玉鍾情,黛玉並未因此真正快樂過, 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過眼雲煙,自己只是一匆匆過客,不會久留。

被人間奉為金科玉律的聖賢典籍,到了黛玉眼中,無非是名利險灘的一片野木蓬蒿。而被常人貶斥的輕薄戲文,到了黛玉口中,便化為馥氣馨質的蕊白梅芯。春華秋葉,晨風夜雨,無人相訴之時,黛玉便輕揮藕指,彈奏雲山縹緲的天籟之音,微啟噙香唇齒,歌詠澹澹寒水的修篁之情。居瀟湘桂閣,以碧竹為牆,坐月洞琴台,以筆硯為友。

黛玉用自己的清高來反抗命運,而人生恰恰需要反抗精神,需要反抗命運。如何是反抗命運,不是去反抗現實、反抗社會,是反抗自己的缺點。性格造就命運,如果想改變命運,必須有勇氣、有毅力去改變自己的性格。不能像賈迎春那樣,徒然地感慨自己命苦,她不懂得去思考命運究竟是誰造成的,不懂得反省自己的性格缺陷之處,一味地逆來順受,一味地懦弱,只會用埋怨、訴苦、淚水去面對殘酷的命運。

Advertisements

黛玉看似柔弱,卻具有強烈叛逆精神,她不肯隨波逐流,不去隨著那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世人的思想,去認為人生追求的是名利,是權勢。她追求的是人生的自由,人生的解脫。黛玉的個性恰與她所住的瀟湘館的寓意相吻合,瀟湘館遍種翠竹,從古至今,秀逸神韻纖細柔美的竹子被人們稱讚是「未曾出土便有節,到凌雲處更虛心」。黛玉的柔中帶剛恰似竹的彎而不折,折而不斷; 黛玉的淡泊名利正如竹的生而有節,竹節必露;黛玉的清高正直一如竹的偃而猶起、凌雲有意。

毋庸置疑,黛玉的清高與周遭是格格不入的。受人冷眼,黛玉獨自經受,從未怨言,世間的矯情假意,被她的無塵明鏡,照得纖微必顯,毫無遺漏。在這個戲台一般的世界里,她不會妥協,不會作假只會一意孤行,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Advertisements

黛玉來人間,一為還甘露之惠,同時又為歷練一番人生。既為歷練而來,則必定不會一味痴迷。黛玉短短的一生,只為這一個「情」字,真可謂「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不知為寶玉傷過多少心,流過多少淚,也曾經「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曾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她可以看淡富貴,看淡名利,看淡地位,也可以不計較得失對錯,卻唯獨對寶玉心心不舍,念念難忘。 』

直到寶玉成婚,黛玉雖幾近崩潰,卻在悲痛至極之時,幡然醒悟。正所謂,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黛玉重病之時,賈母那邊正忙於給寶玉寶釵籌辦婚事,所以顧及不上黛玉,昔日人來人往,盡皆前來探視黛玉病情的瀟湘館,在此時反到冷冷清清。但是這種孤寂卻未嘗不是好事,正是這樣的清冷孤獨中,沒有了喧鬧,也同樣沒有了希望,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沒有了幻想,黛玉正是在這樣的境地中,漸漸從對現的逃避中,轉而面對現實。


也許,很多現實的確很殘酷,就像黛玉無法面對寶玉娶寶釵的現實,寶玉無法面對黛玉去世的現實,但是,逃避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唯有面對才能解決問題。就像寶玉反倒是在確定黛玉去世后,病情漸漸好轉,黛玉也正是接受了現實后,才真正地走向了覺悟,於是就有了黛玉的焚稿斷痴情。

(未完待續)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