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防風草,治病是個寶

關注微信公眾號「神黃中醫智庫」,讀古籍,查方劑,覽醫案,測健康,學養生。


防風味辛甘淡,溫而不燥,祛風止咳,解痙和胃。臨證配合恰當,則能擴大運用範圍。

配白朮升清降濁治呃逆


(防風)

單某,男,39歲,1982年4月初診。自訴患「慢性胃炎」三年余,近一個月來因納食失當而發呃逆,反覆發作,頗以為苦。刻下呃逆頻發,聲低不揚,脘悶納差,便溏不實,舌薄白質淡,脈沉滑。

辨證屬脾胃失和,治以調理脾胃,升清降濁,藥用:防風10克,白朮10克,陳皮8克,砂仁5克(後下)。服4劑呃逆減輕,飲食增加,繼服上方6劑,大便成形,精神轉佳,呃逆消失,隨訪半年未見複發。

按:脾與胃同居中州,脾升則健,胃降能和,為氣機升降之樞紐。患者素體虛弱,清氣不得宣升,濁氣礙於停滯而失降,故呃逆頻作。今取防風辛溫祛邪,風葯勝濕,則脾氣升、濁邪降,配白朮燥濕和胃,復其本位;另伍陳皮、砂仁和中醒脾,故效。

Advertisements

配黃芪益氣除風疹

(防風)

楊某,女,56歲,1987年9月初診。自訴近年來在無明顯誘因情況下,周身常發疹塊成片,癢甚,時有微痛,或見面腫,曾服抗過敏葯以及中藥湯劑,仍有間斷髮生。近一周來疹塊復起,色淡紅,微高出皮膚,伴納差、乏力、嗜睡、便溏,脈沉滑,舌苔薄白膩,質淡有齒痕。

辨證為氣虛濕阻,治以益氣除濕,藥用:黃芪20克,防風15克,陳皮9克,僵蠶10克,澤瀉8克。3劑複診,癢減,發疹區未擴大。再進6劑,疹塊消失,納食增,便成形。即間日服1劑,共服7劑鞏固,一年後遇之雲未發。

按:患者年高,脾腎已虛,表氣不固,風邪暗襲,久則耗氣傷血,疹發反覆。此氣虛夾風兼濕,衛外不固,防風配黃芪,祛風除濕,益氣固表,相得益彰,風疹即除。

Advertisements

配白芍解痙愈頭痛

李某,男,33歲,2001年4月初診。自訴右側偏頭痛2年余,每因受寒、飲酒等加重。經查未見器質性病變,診為偏頭痛,曾服藥(未詳)僅能緩解一時。4天前因飲酒失眠后發作,痛如錐刺。刻下脅痛納差,脈弦有力,口苦咽干。

證屬肝胃失和、痰瘀阻絡,治以舒肝和胃、化濕通絡,藥用:防風15克,制香附12克,生白芍20克,白芥子9克,赤芍15克。連服4劑,疼痛減輕,再服10劑,頭痛偶發且持續時間縮短,原發作時超過40分鐘,今少於20分鐘,改為隔日1劑,半月後痊癒,未見複發。

按:偏頭痛與肝經關係密切,寒主收飲,酒生濕熱,日久痰瘀相搏,經氣受阻,不通則痛,風勝濕,濕去瘀散,李杲謂防風「土中瀉木」,故能解痙,配白芍調和營衛,肝脾協調,經氣和暢,通則不痛。

配黃芩瀉肺抑肝止耳鳴

(防風)

古某,男,57歲,2011年9月初診。耳聾2月余,時有重聽,近一周加重,耳脹伴轟鳴,刻下咳嗽胸悶,嘔惡納差,痰黏偏黃,舌苔薄黃,脈沉滑。

辨證為脾虛肝鬱、肺氣不降,治以調肝脾、清肺氣,藥用:防風12克,黃芩10克,茯苓15克,橘紅9克,鬱金10克,薄荷5克。服7劑耳脹不適減輕,納食增加,仍聽音不清。守方36劑,聽力漸漸恢復,專科檢查未見異常,隨訪半年未見發作。

按:《溫熱經緯·外感溫熱》云:「耳為腎之外候,然肺經之絡穴在耳中,名曰籠蔥,專主乎聽,全受火灼則耳聾。」今患者年高,肝腎已虧,易感外邪,肺氣閉郁失宣,久則蘊熱灼金,耳為少陽經脈所過之處,肝熱復蒸,經脈失養,故耳聾頻作,今以防風實脾抑肝,配黃芩、橘紅開肺氣、化痰熱,肺氣開、肝火平,耳聾即愈。


健康之家

頸椎病能治癒嗎?

脖子僵硬,酸脹是不是得了頸椎病?

關注微信公眾號「神黃中醫智庫」,回復「頸椎」,查看更多頸椎病的知識。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