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年?5千年?7千年?中國文明到底有幾千年?

3000年文明史之由來

什麼叫做文明?

按照西方文化的說法,文明是人類發展史上的特殊階段,是人類脫離動物界後進一步脫離了原始野蠻狀態的階段。

西方文化從考古學上是怎麼來判斷文明起源的呢?

西方人通過考古學發現和研究古代的物質遺存,也就是依靠考古來論證文明起源。

那麼,如何在考古方面找到文明的標誌呢?

英國著名考古學家、作家、長期擔任劍橋大學考古學系主任的格林·艾德蒙·丹尼爾(Glyn Edmund Daniel,1914—1986)在1968年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最初的文明:文明起源的考古學》。

英國考古學家格林·艾德蒙·丹尼爾

《最初的文明:文明起源的考古學》一書曾重印多次,非常流行,成為西方國家考古學生的必讀書,不單在英國出版,美國等一些地方都有版本。丹尼爾在這本書里提到了考古學研究中最能普遍適用的鑒定文明的三條標準。

而這三條標準是1958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召開的一次「近東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上,由一位叫克拉克洪的學者提出的。丹尼爾這本書把考古學上通行的鑒定文明的三條標準普及到了全世界,成為了全世界通行的鑒定文明起源的普世價值和評判標準。

由克拉克洪歸納提出、經過丹尼爾推廣的考古學上的鑒定文明的三條標準為:

第一條標準就是要有城市,就是發掘出的遺址中應該有城市,如果都是原始的小聚落是不行的,要有城市,也就是要有城市和鄉村的對比和差別。這是一個硬性的指標,這個標準還有量的限制,作為一個城市至少要能容納五千人以上的人口。

兩河流域烏爾王朝時期蘇美爾都城 C14測定約前4000-前2000年

始建於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底比斯城

始建於約公元前1900年的地中海克里特島上的克諾索斯王宮

4500年前建成的摩亨佐•達羅,又稱「死丘」,現在巴基斯坦

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尼羅河領域的古埃及文明、愛琴海的古希臘文明和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全部都有能夠容納5000人以上的城市的考古發現。

第二個條件是文字,沒有文字的文明很難想象,因為沒有文字的發明,人類的思想文化的積累就不可能存留和傳播。

第三個條件是要有複雜的禮儀建築,什麼叫複雜的禮儀建築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建築物不是為了一般生活需要而建造的,而是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經濟的原因而特別建造的一種複雜的建築。比如說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任何人去參觀,站在金字塔前,對著獅身人面像,都會感覺到這是一種文明,這是沒問題的。你不能說它是原始的,還是處在蒙昧、野蠻的狀態,因為金字塔是墳墓,如果僅為了一般需要,無論如何也不需要建造這樣大的建築。它之所以被建造,是因為要尊重法老,使法老的神靈可以永存,這就代表了文明時代的階級分化和統治。

始建於公元前2600年的埃及金字塔

由丹尼爾傳播開來的克拉克洪鑒定文明的三條標準傳到東方以後,不管是在日本還是中國,相關領域的學者都覺得有點不夠,提出來最好是再加上一條,就是冶金術的發明和使用。現在在中國國內,冶金術被普遍認為是一個標準,那麼中國衡量文明起源就有四條標準了。

1928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以甲骨文和青銅器為代表的商朝晚期的文化遺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經碳14斷代為公元前12—13世紀。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邑,完全符合核定文明的四條標準,西方考古界和學術界完全沒有任何的異議。中國3000年文明史就是由此而來的。

1928年出土的殷墟甲骨文和青銅器

國家層位努力的結果是3700年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文明,但事實上,我們卻只有商周以後3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證明……依據西方現代考古學的觀點,如果沒有考古遺存發現,沒有當世的文獻資料,後世著述中的記載只能是「傳說」,或者說是「神話」。正因如此,國內外學術界很多人對中國是否擁有五千年文明史持懷疑的態度,很多國外學者甚至懷疑夏朝是否為真正存在過的王朝。面對這些詰難,到目前為止,中國根本就拿不出有力的證據來進行解答。

馬家浜文化(距今約6000餘年),四川三星堆文化(距今約5000年),還有距今已有7800—9000年的河南賈湖遺址之中出土的一批精緻的用丹頂鶴翅骨做成的骨笛等,雖顯示中國歷史之源遠流長,卻未必足以稱之為是「文明」。

用丹頂鶴翅骨做成的賈湖骨笛

因為按照西方史學界和考古界的說法,中華文明只有明確紀年的3000年左右的歷史,部分西方學者所提出的「中華文明西來說」,也曾一度甚囂塵上,成為一種流行的觀點。

甚至於有些西方宗教界神學家還試圖從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之中的「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的「」、「」和「」3個字之中找出「耶和華」的證據。

「九五」研究成果報告

從國家層位當然不希望讓人們說教科書之中所說的「中華有5000年輝煌燦爛的文明史」事實上是大忽悠,因此,「九五」國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在1996年啟動,於2000年結題,當時出版了工作報告的簡本,裡面有一個《夏商周年表》。這個年表被宣稱為是當代中國學術界和考古界的這一批專家和學者團隊,在一段時間內所能達到的最好的成果。

《夏商周年表》

這個《夏商周年表》把中國紀年史推到了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其作用也就是僅此而已,可以關起門來用國家的力量來宣傳,但卻無法得到舉世公認。因為,用克拉克洪所提出的鑒定文明的3條標準來衡量,只有1928年殷墟出土的以青銅器和甲骨文為代表的商朝中期的文化遺存符合鑒定標準,中國文明史還是3000年。

2001年,繼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後,又一項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歷史與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動,其目的就是給5000文明史找考古證據。

中原地區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城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它們是:可能是與黃帝有關的河南靈寶西坡遺址;與傳說中堯時代時空吻合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可能是禹都陽城的河南登封王城崗遺址和可能是夏啟之居的河南新密新砦遺址,還有最後勉勉強強被國際考古學界認可的夏代中晚期都城河南洛陽二里頭遺址以及鄭州滎陽市的大師姑遺址。

距今3700年的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夏都斟鄩

國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進行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後的收穫就是勉勉強強被確認早已發現的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為夏朝晚期的都城斟鄩(zhēnxún),中國文明史被延長至了3700年。之所以說是勉勉強強,是因為二里頭的規模比較小,而且其建築全部都是夯土結構,沒有什麼恢弘的建築,學術界很多人認為最多是一個部落中心,哪裡是什麼都城了。

中國知名作家易中天

中國現代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易中天(1947~)認為,中國文明有3700年的歷史,5000年文明史的說法不嚴謹。易中天說:

上下5000年,是文化;3700年,是文明。文明的起點,是要有考古學證據的。據最新碳14測定,二里頭文化(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一期年代上限不早於公元前1750年,所以是3700年。我以為5000年文明史的說法不嚴謹。」

易中天在2013年出版的36冊的3700年中華史

中國的文明史被國際通用的評判標準壓縮了40%,從5000年壓縮到了3000年。華夏族群的人文空間被嚴重擠壓。國家層位包括學術界歷經「九五」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和「十五」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努力,最後的結果只是勉勉強強被國際上部分認可的夏朝晚期的二里頭遺址,也就是3700年的文明史?!還是屬於3000年的範疇,找不到夏朝的都城,怎麼辦?

作為一個炎黃子孫,人們會感覺到憋屈、悲憤和難受,卻又無可奈何!

事實上,我們需要的是轉換思路和評判標準!

5000年文明史的由來

「上下五千年」是國人習以為常的說法,但有多少人知道它是如何計算得出的呢?這一概念又是誰最早提出來的呢?

2014年11月20日,一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教中文的網友(微博ID:@在遠方寫作)發布微博稱:「上課的時候,一位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中國人常說,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為什麼會有『五千年』?即便算上夏朝(2070BC - 1600 BC)也不夠『五千年』。在此,請教方家。」這一問題旋即引發熱烈討論,參與者不乏來自國內外高校的歷史學者。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陸揚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陸揚(1965—,微博ID:@雲中上師)在網路討論中作了簡要回答:「中華五千年這個概念最早既非科學研究的結果也不是中國人自己提出,而是耶穌會士在17世紀首先提出來的,尤其是衛匡國,他編撰的中華史從伏羲開始,將伏羲時代的起始年定為公元前2952年,這一看法基本為稍後耶穌會士撰寫中國史採納,從而奠定中華大約有5千年歷史的框架。」

衛匡國(MartinMartini,1614-1661)系義大利來華傳教士,他對中西交流的主要貢獻之一就是在歐洲出版了《中國上古史》(SinicaeHistoriae decas Prima),這也是歐洲漢學史上第一次詳細介紹中國的上古史。

該書從盤古開天地寫到西漢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元年),共十卷,其中第一卷敘述中國遠古的神話傳說,曆數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zhuānxū)、帝嚳(kù)、堯、舜8代帝王的歷史。這本書於1658年和1659年還分別在慕尼黑和阿姆斯特丹出過拉丁文版。直到今天,新中國出版的經典少兒讀物《上下五千年》,也是從盤古開天闢地說起的。

衛匡國與中國地圖草圖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馮易(微博ID:@風同學ccnu)則引用清末民初學者梁啟超(1873——1929)的一句話來說明中國史籍的記載:「俗史詳記古帝王年代,大抵皆據宋邵雍(1011—1077)之《皇極經世》,如雲黃帝元年距今四千六百二十五年。」

《皇極經世》是宋代一本運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和社會歷史變遷的書,書中稱堯元年為甲辰年,清末民初學者盧景貴(1881—1967)考定認為相當於公元前2357年。

再據晉代皇甫謐(mì,215—282)的《帝王世紀》推算,堯以上共五帝,歷時341年(其中黃帝100年,少吳金天氏84年,顓頊高陽氏78年,帝嚳高辛氏70年,帝摯9年),黃帝元年應為公元前2698年。這一說法後來被廣泛接受,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通電各省,「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1912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演講

事實上在清末民初,尤其是辛亥革命(1911年)前十餘年,中國曾掀起一股「黃帝熱」:報章雜誌處處可見關於黃帝的論述,黃帝事迹被譜作歌樂、用為教科,供兒童諷誦……台灣歷史學者沈松僑認為,這是因為晚清知識分子在西方民族主義的衝擊之下試圖建構本國國族認同的文化符號,便從遠古傳說中選擇了神話人物——黃帝,強調其為中國民族的「始祖」。「炎黃子孫」的概念也是在這時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自我稱謂,影響直到今天。

民國著名作家魯迅(1881—1936)

青年魯迅於1903年在東京寫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詩句,事實上就是選擇了黃帝(軒轅)作為國族情感寄託的符號。

錢穆(1895—1990)在完成於抗戰期間的《國史大綱》中寫道:「中國為世界上歷史最完備之國家……從黃帝傳說以來約得四千六百餘年。從古竹書紀年載夏以來,約得三千七百餘年。……自周共和行政以下,明白有年可稽。自魯隱公元年以下,明白有月可詳。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錢穆

這些對於黃帝和中國歷史之間關係的論述,可以說是晚清民國知識分子觀點的縮影。

中國在商以前無大規模都城的原因

國際通用的文明起源鑒定標準最重要的一個硬性指標就是規模宏大的城市的出現。中國100多年的考古史發現了很多商朝以前的文明遺址,但只要一拿城市標準來進行評判就不合格了。包括二里頭遺址是夏朝晚期都城的認定之所以會說是勉勉強強的,原因就在於城市的規模和建築。二里頭遺址面積有點小,而且全部的建築都是夯土結構,並非恢宏的建築,質疑者說這顯然是一個部落中心,怎麼可能是一個國家的都城呢?

用是否有城市建立來評判文明起源是國際上一個通用的、硬性的評判文明起源的標準,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因城市的建立牽涉到方方面面的條件——人力資源、土木技術、財富積累等。但城市建設卻不應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原因在於文明的靈魂是文化而非物質,城市建設之中雖然蘊含著文明和文化,但卻屬於物質層位的範疇,而中國文明起源應從精神層位範疇來尋找支撐。

之所以在商以前中國沒有大規模都城的出現,可能有三個主要方面的原因:

(1)王天下者的治國理念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上考古發現的3500年以上的大規模都城,不管是印度的摩亨佐•達羅,又稱「死丘」,還是古埃及的底比斯城,亦或是古希臘的克諾索斯王宮,全部都需要聚集很多的人、財、物才能建成——收刮民脂民膏的產物。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中國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和商朝早期的王天下者治國理念並不是這樣子的。

伏羲結繩為網,教人漁獵

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的治國理念均以親民、愛民為宗旨,根本沒有後世王者的奢侈和排場。伏羲氏「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神農氏為解決子民沒飯吃的問題,自己「嘗百草、日遇七十毒」,開啟了中國的農耕文明。這種「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為民操勞、捨我其誰」的工作作風,自然會影響到後世的王者。

戰國末期思想家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

《韓非子·五蠹》說,堯統治天下時,住的是沒經修整的茅草房,連木椽子都不曾刨光;吃的是粗糧,喝的是野菜場;冬天披塊小鹿皮,夏天穿著麻布衣。就是現在看門奴僕的生活,也不比這差;禹親自拿著鍬鋤帶領人們幹活,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都磨沒了,就是奴隸們的勞役也不比這苦。

大禹治水的雕塑

這樣的治國理念,賦稅極少甚或沒有,徭役要靠自己親自表率來帶動,哪裡有可能建設大規模的都城呢?!韓非子站在戰國時期的角度看堯舜禹這些天子,還遠不如戰國時期的縣令,這樣的王天下你願意幹嗎?難怪政權的更替要採用禪讓制了——「堯傳舜、舜傳禹」。

(2)夏的公務員人數只有100來人

據記載,舜帝姚重華在歷山耕田,在雷澤捕魚,在河邊的陶城制陶;舜曾任命禹管平水土,棄管農事,垂管百工,益管山林川澤,契管教化,皋陶管刑罰,伯夷管祭祀,龍管發布命令等。舜下面的官吏也就是整個國家的公務員加起來滿打滿算可能只有幾十人。

《禮記・明堂位》云:

「夏后氏官百。」

桀的窮奢極欲夜想一想也極為有限

到夏朝的時候,整個政府公務員只有100來人。及時後期桀開始窮奢極欲,但在上古時期傳承下來的這種文化氛圍的影響之下,桀的所作所為也極為有限,無法與後世的帝王相提並論。總共100來個公務員,北宋以前的城市又都是政治中心,城市規模自然就會小。

(3)小國寡民、知足常樂的價值觀

不管是中東的兩河流域文明,或者說是埃及的尼羅河流域文明,亦或說是希臘的愛琴海海洋文明,再或說是印度的恆河流域文明,早期城市的形成一般大多都在港口,是因為經濟因素自然發展起來的城市。

而中國在北宋以前沒有自然經濟形成的城市,城市全部是政治中心。中國在商之前之所以沒有形成規模比較大的城市,既與早期為王者的思想追求和治國理念有關,又與普通老百姓小國寡民的思想價值觀有關。

老子在《道德經》第80章描繪了上古時期的治國理念和社會現狀: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騎青牛的雕塑

《黃帝內經·素問》開篇「上古天真論」開宗明義就講:

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之所以上古時期的人可以活到天賦的自然壽限——天年,也就是百歲以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那個時候人們的內心比較純凈,再加上交通阻隔和信息閉塞的條件限制,「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人們重農輕商,物質慾望很少,可以自得其樂。

從好的方面講,有利於人們的生存、健康和長壽;而如果從不好的方面講,這種小國寡民、知足常樂的思想和價值追求,也在無形之中限制了商業的發展和自然經濟城市的形成。

何為文明?

唐代經學大師孔穎達(574—648)註疏《尚書》時將「文明」解釋為:

「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

只有回答「天地是什麼?天地是從哪裡來的?天地又會到那裡去?」即有關宇宙終極問題的學問才有資格稱為「」,把「」照射臨近到四面八方是「」的過程,這是中國文化對文明的詮釋。

伏羲一畫開天、創立先天八卦,開啟華夏族群的原生文明

在7000多年前的上古時期,伏羲氏通過觀察天地萬物的變化,感悟出了宇宙物質本原元氣和宇宙精神本原陰陽的智慧,在沒有書寫工具、記錄媒介和文字系統的情況下,伏羲氏發洪荒之力,超越時空的無窮障礙,突破人類的思維極限,想到了以刻畫圖形加口耳相傳傳承自己思想的方式,以一擬太極、一畫開天、創立先天八卦,開啟了華夏族群的原生文明。

伏羲一畫開天即以一擬太極

一畫開天」說明伏羲氏已經感悟到了宇宙萬物本原——元氣,「氣本為一,分為陰陽」,元氣內部有著兩種相對的力量在共存、互動和交感,伏羲已經掌握了元氣的運行規律。

先天八卦是一個無字天書

《易經·繫辭》曰: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萬象。

伏羲感悟出了自然力的運作規律,先天八卦是一個符號系統,其中所蘊含著的哲理可以盡覽物性、窮極天理、洞悉人事。人們看不懂先天八卦,卻不能否認先天八卦是一個文化遺存!

二進位鼻祖、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

德國猶太裔哲學家、二進位鼻祖、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和笛卡爾及斯賓諾莎並稱為三位最偉大理性主義哲學家的萊布尼茨(Leibniz,1646-1716)稱伏羲氏為世界科學始祖,臨終前宣布二進位源於中國的《易經》和伏羲八卦。

伊曼努爾·康德(德語原名:ImmanuelKant,1724—1804),德國作家、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古典哲學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

康德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

《純粹理性批判》尤其是得到了西方學術界的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被視為近代哲學的開端。康德說:

知識的合法性基礎存在於本原的奠基之中。

科學理論是人造的,我們試圖把它們強加給世界。

我們的理智不是從自然引出定律,而是把定律強加給自然」。

西方自然科學事實上是從人的視角來看自然,來解讀自然,來詮釋自然,西方人根本就不懂自然力。西方醫學生命科學和現代營養學是在自然科學始祖勒內·笛卡爾(1596—1650)「普遍懷疑」的知識論主張,以及「動物是機器」的生命哲學思想綱領的框架之下,按照機械論的分解模式和物理—化學模式來研究生物體生命的。而由天地大自然元氣場孕育而出的生物體生命,與人造的機器是不同的。生物體生命是自然力的產物,而機器則是人為力的產物。整個西方的知識體系研究的事實上是人為力。

西方自然科學始祖勒內·笛卡爾

人文始祖伏羲氏在7000多年前所開創的中國哲學在世界人文領域是可以鶴立雞群的,因為它成功感悟到了哲學本體論和認識論的宇宙真理。中國哲學和中國醫學是從宇宙本原和生命本原元氣出發的、世界上唯一認識到自然力運作規律的學問,是人類人文領域的瑰寶!

因為至少從南宋儒家理學大師朱熹(1130—1200)開始,中國哲學就沒有深層抵達和認識到華夏文明的最高思想成就,在面對鴉片戰爭之後西學東漸的強勢衝擊之下,中國文化才被思想界、學術界和文化界當成是玄學和迷信!

老子眼中與天、地、道同大的人

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原文如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始祖老子(前571—前471

全段譯文如下:

在天地形成前就已經生成的元氣,是從混沌階段孕育而成的,是物質與精神的共存物。

元氣是一種無影無形的形而上的存在,它不受外界影響獨立地遵循著宇宙秩序而亘古不變,循環往複永不衰竭。可以叫它天下母。

我不知其名,起個字叫道。因為它很強大,就叫它大。

從微觀粒子到宏觀宇宙,宇宙萬事萬物的循環往複規律都是由道主宰的。

因此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之域有4大,而人可以居其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則取法自然。

域中有四大之一的「天」

解讀如下:

先天地生」的物只有宇宙萬物本原元氣;

有物」表示這個物即元氣是有物質屬性的;

混成」有兩層含義:

一說元氣是由混沌階段而來,謂之「混成」;

二說元氣說物質與精神渾然一體的存在物;

寂兮寥兮」是說元氣屬於形而上的存在;

獨立而不改」說元氣獨立,不會受任何外界環境的影響,氣機亘古長存、永不改變;

周行而不殆」說氣機循環往複,永不衰竭;

可以為天下母」,元氣生萬物,是為天下母;

老子不知道給元氣起個什麼名字好,先給了個字就叫「」,因為元氣很是強大,非常之強大,所以就起了個名叫「」;

「逝」指的是夸克乃至於量子的微觀領域

」、「」、「」、「」是元氣大4個特性:

大曰逝」指元氣之所以大,是因哪怕是到了看不見的微觀領域也是由元氣來主宰;

逝曰遠」指元氣走得太快,一下子就讓人看不見了,即使到了遙遠的宏觀宇宙,也是由元氣來主宰的;

遠曰反」指遙遠的宏觀宇宙也遵循元氣循環往複的秩序;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遠」指的是遙遠的宏觀宇宙

作者解讀:

道何以大?道涵萬物,萬物存道,天下母也;

天何以大?天覆萬物,吞吐宇宙,無私覆也;

地何以大?承載萬物,生生不息,無私載也;

人何以大?萬物之靈,感天悟地,法自然也;

不明自然,不識生死,自以為是,類禽獸也。

域中有四大之一的「地」

做宇宙解,「」為宇宙本原,當然「」了,「」與「」不用說當然「」了,這裡面「人」之所以「」,是因為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可以「知天、知地、知道,了解自然力」的才可稱「」。這樣的人在做事的時候要取法地——即從地球上來觀察,來道法自然。

伏羲能夠「知天、知地、知道,能夠了解自然力」,像伏羲這樣子的人當然就是老子所說的「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也」之中的聖人了!

能知天、知地、知道,了解自然力的伏羲當然是域中四大了

大哉伏羲!!!

為什麼要說「不明自然,不識生死,自以為是,類禽獸也。」?

這裡面所說的「類禽獸也」並非罵人是畜生,而是說人本來就是天地大自然元氣場孕育而成的萬物之靈,是生物體生命裡面唯一可以「知天、知地、知道,了解自然力」的族群。如果人不明自然,不識生死,自以為是,心理膨脹,老子天下第一,天不怕地不怕,無知者無畏,那麼,這樣子的人就辜負了天地大自然元氣場所給予的萬物之靈的先天條件。

禽獸自然是無法「知天、知地、知道,了解自然力」的,因為禽獸與生俱來就沒有這個條件,而人要是不能夠利用自己與生俱來的條件來「知天、知地、知道,了解自然」,又與禽獸何異呢?!

文明的靈魂在文化而非物質

河姆渡文化

西方人習慣於從物質器物組合特徵來評判文化類型和文明起源,不管是城市規模,還是石器、陶器、玉器、青銅器、瓷器、這些事實上全部都是物質遺存,而非文化遺存。

作者認為:

文明的靈魂在文化,而非物質;文化為本,物質為末;

文化的核心在哲學,而非藝術;哲學為實,藝術為華;

哲學的終極在本原,而非秩序;本原為體,秩序為用。

如果我們在考古發現之中,不是糾結於物質層位的遺存,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層位的遺存上面,結果就可能會完全不同。何為文化層位的遺存呢?八卦圖形和河圖洛書。絕大多數人看不懂先天八卦和河圖洛書,但不能否認其為文化遺產。儘管先天八卦是一個無字天書,但卻可以從中盡覽物性,窮極天理,洞悉人事,華夏族群的原生文明就是從其肇始的!

青墩遺址出土的刻畫有六爻重卦的麋鹿角——「東方第一卦」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古文字學、古文獻學和古代史學者張政烺(lǎng,1912~2005)教授在他發表於《考古學報》1980年第4期上的一篇論文中指出:

「1979年江蘇海安青墩遺址發掘,出土骨角棲和鹿角枝上有易卦刻文八個。」

經對出土木用碳14測定,這一遺址距今為5015±85年,因碳14測定誤差較大,經樹輪校正值為6525±110年。雖然100年的考古沒有找到伏羲氏當年所刻畫的先天八卦,但已經出土的「東方第一卦」距今的時間為6500年左右,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結論說,傳說中伏羲氏在7000年前一畫開天、創立先天八卦並非純屬無中生有和空穴來風。

歷經500多年時間多發展以後,到了「東方第一卦」時,伏羲氏所創立的先天八卦——三爻的單卦,已經發展為六爻的重卦了!

6500年前的濮陽西水坡形意墓,河圖四象——左青龍右白虎

河圖洛書蘊含著中國哲學的三大理論——元氣一元論、陰陽二元論和五行多元論。

1987年,河南省濮陽縣西水坡形意墓所出土的龍虎圖案,目前在全國考古發現的龍圖案中年代最早,據碳14測定在距今6460±135年前,故被專家譽為「中華第一龍」。

河圖55點蘊含著陰陽五行的中國哲學理論

1958年至1959年,由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陝西分隊華縣隊發掘,全面揭示了元君廟這一基本上保存完整的距今6000年的半坡類型墓地。其中出土一個陶器上面有河圖55點

安徽凌家灘出土的5300年以上一塊玉片和一隻玉龜——龜背圖

1998年,在安徽含山縣凌家灘村出土的一塊玉片和一隻玉龜,也就是傳說之中的龜背圖。經碳14測定製作於5300—5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其與文獻記載中的河圖洛書圖相吻合。

現有的考古發現可以證實,人文始祖伏羲氏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經知道了宇宙萬物本原的終極答案。在沒有書寫工具、記錄媒介和文字體系的情況下,伏羲氏發洪荒之力,穿越時空的無窮障礙,突破人類的思維極限,想出了用八卦圖形加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傳承自己思想的方法,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人文始祖


版權聲明

本文為自由文化學者郭文喜的原創作品,版權歸郭文喜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部分內容和圖片取自於網路媒體,特此感謝!大部分內容來自於作者專著《中國根基:通向文化大國之路》(150萬字)。

作者郵箱:

[email protected]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7年1月5日於北京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