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普知識:慢性胰腺炎的癥狀與治療

慢性胰腺炎是指由於各種不同原因所致的胰腺局部、節段性或瀰漫性的慢性進展性炎症,導致胰腺組織和(或)胰腺功能不可逆的損害。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性或持續性腹痛、腹瀉或脂肪瀉、消瘦、黃疸、腹部包塊和糖尿病等。

病因

1.膽道系統疾病:膽系疾病發病的病史在慢性胰腺炎中佔33.9%。在各種膽道系統疾病中以膽囊結石最多見,其他依次為:膽管結石、膽囊炎、膽管不明原因狹窄和膽道蛔蟲。膽道疾病所致的慢性胰腺炎,病變部位主要在胰頭部,胰頭部增大,纖維化,引起胰腺鈣化少見,但合併阻塞性黃疸的較多見。

2.慢性酒精中毒

3.其他 如代謝因素、免疫疾病等因素。

臨床表現

慢性胰腺炎的病程常超過數年,臨床表現為無癥狀期與癥狀輕重不等的發作期的交替出現,也可無明顯癥狀而發展為胰腺功能不全的表現。

Advertisements

典型病例可出現五聯征:腹痛、胰腺鈣化、胰腺假性囊腫、脂肪瀉及糖尿病。

1.腹痛 最突出的癥狀,30%以上的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腹痛。初為間歇性,後轉為持續性腹痛,性質可為隱痛、鈍痛、鑽痛甚至劇痛,多位於中上腹可偏左或偏右,可放射至後背、兩肋部。發作時,患者取坐位,膝屈曲位時疼痛可有所緩解;躺下或進食時疼痛加劇。

2.胰腺功能不全的表現 慢性胰腺炎的後期,可出現吸收不良綜合征和糖尿病的表現。由於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礙引起腹脹、食慾減退、噁心、噯氣、厭食油膩、乏力、消瘦、腹瀉甚至脂肪瀉。常伴有維生素A、D、E、K缺乏症,如夜盲症、皮膚粗糙,肌肉無力和出血傾向等。約半數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因胰腺內分泌功能不全發生糖尿病。

Advertisements

3.體征 腹部壓痛與腹痛不相稱,多數僅有輕度壓痛。當壓迫膽總管時,可出現黃疸。少數患者可出現腹水和胸水、消化性潰瘍和上消化道出血、多發性脂肪壞死、血栓性靜脈炎或靜脈血栓形成及精神癥狀。

診斷標準:

1.有明確的胰腺炎組織學診斷;

2.有明確的胰腺鈣化;

3.有典型慢性胰腺炎癥狀體征,有明顯的胰腺外分泌障礙和經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等典型慢性胰腺炎影像學特徵,除外胰腺癌;

4.超聲內鏡檢查有典型的慢性胰腺炎影像學特徵。

治療

(一)內科治療

1.病因治療 包括去除病因,如戒酒,積極治療膽道疾病。防止急性發作,宜進低脂肪、高蛋白食物,避免飽食。

2.對症治療

A.腹痛:胰酶製劑替代治療有一定止痛作用;止痛藥盡量先用小劑量非成癮性鎮痛葯,對頑固性疼痛進行腹腔神經叢阻滯或內臟神經切除術;

B.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癥狀:可用足量的胰酶製劑替代;為減少胃酸影響胰酶活性,可用抗酸葯或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但應注意其不良反應;

C.合併糖尿病者可給予胰島素治療。營養不良者應注意補充營養、脂溶性維生素及維生素B12、葉酸、鐵劑、鈣劑及多種微量元素。嚴重吸收不良應考慮要素飲食或全胃外營養。

3.內鏡治療 通過內鏡排除胰管蛋白栓子或結石,對狹窄的胰管可放置內支架引流。

(二)手術治療

手術適應症:

1.內科治療不能緩解腹痛,發生營養不良者;

2.合併胰腺膿腫或胰腺假性囊腫者;

3.不能排除胰腺癌者;

4.瘺管形成者;

5.胰腺腫大壓迫膽總管引起阻塞性黃疸者;

6.有脾靜脈血栓形成和門靜脈高壓症引起出血者。

預后和預防

積極治療可緩解癥狀,不易根治。晚期多死於併發症。極少數轉變為胰腺癌。積極治療膽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飲暴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