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愛肝?肝病專家教你

今天是「全國愛肝日」,今年愛肝日的主題是「生活需要愛心,也需要愛肝」。我國是肝臟疾病的重災區。儘管當前病毒性肝炎的發病率已有顯著下降,但乙型肝炎仍是我國居民傳染病相關死亡的最常見原因,每年有大量乙型肝炎患者死於肝硬化、肝細胞癌和肝衰竭。同時,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藥物性肝損害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並可能在20~30年後,取代病毒性肝炎成為我國終末期肝病的首要病因。

上周末,上海市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舉辦了大型科普宣教活動,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歡迎。為配合「全國愛肝日」的宣傳,《大眾醫學》雜誌2016年第3期特邀三位國內肝病領域的著名專家向大家介紹飲酒與肝臟健康、鮮為人知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肝硬化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今天,我們將雜誌文章中的精彩內容與廣大微友們分享,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愛護肝臟,遠離肝病。

Advertisements


上海市醫學會肝病學會主任委員范建高教授呼籲:

「愛肝」:從減少飲酒開始

近期,《2016年英國降低飲酒風險指南》發布。新指南通過三個專家組對各種證據進行了全面審查,旨在避免重大疾病以及意外傷亡事故。

飲酒會致癌,並非危言聳聽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已經發現酒精與癌症相關,酒精(乙醇)進入體內會被轉換成一種有毒化學物質——乙醛,它通過破壞DNA和細胞修復機制誘發癌症。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飲酒作為導致癌症的一個重要原因。有很多證據表明,即使是低水平飲酒也會增加包括肝細胞癌在內的7種癌症的發生風險,且這種風險與飲酒量呈正相關。簡單地說,就是酒類皆可致癌,喝得越多,風險越大。

「飲酒有益健康的理論」不再被提及

新指南還有一個重大改變,即飲酒的獲益證據被削弱了,更強調「傷害最小化」,而不是飲酒對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可能的益處。與1995年發布的指南相比,新指南的主要變化是,男女性飲酒的推薦劑量是相同的:為使健康風險最小化,健康成人每周飲酒量不宜超過14個單位(112克純酒精)。目前的證據表明,男女性飲酒的健康風險是相同的,男性有更高的直接傷害風險(如意外和事故),女性罹患慢性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高。也就是說,新指南在很大程度上「刪除」了「飲酒有益健康」的理論

Advertisements

飲酒沒有絕對安全量

大量飲酒會增加發生事故、傷害和慢性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引發口腔癌、喉癌、乳腺癌、食管癌、結腸癌和肝細胞癌。新指南指出,飲酒沒有絕對安全量。為了健康,應盡量少飲酒,最好不要飲酒。懷孕和備孕婦女應該滴酒不沾。有飲酒習慣者,應注意不要一次大量飲酒,每次飲酒應限量,要淺斟慢飲。每周自定幾個無酒日,以減少飲酒總量。每周飲酒超過14個單位者,應盡量勻在3天喝。減少酒精攝入的方法很多,如選擇低度的啤酒和葡萄酒,酒杯小一些等。

肝臟最易被酒傷

無論是長期過量飲酒(平均每周飲酒超過21個單位),還是一次飲酒(攝入酒精大於60克),都可以引起肝臟損害。輕者引起酒精性脂肪肝,嚴重者可導致酒精性肝炎,此時若不戒酒,還可進展為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及其嚴重程度與日均酒精攝入量、飲酒年限、酒精攝入總量呈正相關。此外,肥胖、嗜肝病毒與酒精對肝臟損害有協同作用。肥胖性脂肪肝患者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本沒有安全的飲酒量。

現代人在享受美酒和生活時,千萬記得要時刻提醒自己,控制好飲酒的度和量,保護好自己的肝臟,遠離酒精性肝病和癌症。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馬雄教授提醒: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你的病名改了!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進行性膽汁淤積性肝病,組織學上以小葉間膽管破壞為特徵,其自然演變史是一個緩慢的伴有肝功能損害、肝纖維化、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進行性膽汁淤積過程。本病通常影響中老年婦女,女性患者佔90%。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名稱的由來

20世紀50年代,由於該病患者無一例外地存在肝硬化,故當時的醫生將這種新發現的疾病命名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並一直沿用至今。

名不符實:多數患者並沒有肝硬化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觀察與研究,人們發現這種疾病在病理上可分為四期:1~3期患者主要表現為中小膽管的慢性非化膿性炎症和損傷;僅4期患者存在肝硬化。也就是說,很多被診斷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其實並沒有「肝硬化」。同時,熊去氧膽酸的應用已改變了此病患者的預后。長期隨訪研究表明,對熊去氧膽酸應答良好的早期患者可長期保持病情穩定而不發展至肝硬化,其生存率與普通人群無異。因此,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這一籠統定義的合理性不斷受到醫務工作者的質疑。站在患者的角度看,「肝硬化」一詞對眾多非肝硬化階段的患者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會因為「肝硬化」的標籤而受到歧視,如在商業健康保險的購買評估中被提高風險等級、申請各類貸款受到限制、即便身體條件允許也不敢和家人一起長途旅行等,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取而代之

經過多方努力,在2015年的專題會議上,歐洲肝病學會(EASL)聯合美國肝病學會(AASLD)和亞太肝病學會(APASL)等國際研究組織,同意將「肝硬化(Cirrhosis)」從這一疾病名稱中去除,以「膽管炎(Cholangitis)」來替代。該病更名為: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 BiliaryCholangitis),保持其首字母縮略詞「PBC」不變。此舉將有效幫助廣大病患認識疾病的本質、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提高生活質量和預后。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肝硬化科劉成海教授忠告:

肝硬化了,也別怕

肝臟是個「遲鈍、沉默」的器官,肝硬化早期多缺乏明顯的癥狀表現。肝硬化是大多慢性肝病的後期階段,病因複雜、病程較長、病情輕重程度差異較大。近年來,醫學界對肝硬化的自然史、診斷與治療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較大進步,人們已不再談「硬化」色變。經過合理治療,部分肝硬化可以發生肝組織「軟化」逆轉,失代償期的肝硬化可以轉變為代償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檢查與治療調養,以便較好地了解與控制病情。

「一查」病因和性質引起肝硬化的常見原因有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有的病友認為,已經肝硬化了,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現在結果都一樣了,查清原因沒有太大必要。其實不然。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在發病機制、病理特點方面都大不相同,預后發展也有明顯區別。明確病因,可以更好地指導針對病因的治療,從而阻止或逆轉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展。

「二查」病情輕重 肝硬化患者的年生存率可相差50倍以上,病情輕重差異巨大。根據腹水的有無,可分為肝功能代償期和失代償期;根據血清白蛋白、膽紅素、凝血酶原時間、腹水、肝性腦病等,可將肝硬化分為A、B、C三級;根據有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可將肝硬化分為4期。分期和分級越高,病情越重。此外,肝臟瞬時彈性超聲檢查可區分肝臟的硬度,吲哚菁綠排泄試驗可以測知肝臟的儲備功能,亦有助於判斷肝硬化的病情嚴重程度。

「三查」肝臟形態和結構 B超、CT、磁共振等檢查有助於「宏觀」了解肝臟的大小、表面形態,以及有無結節或佔位等。診斷不清的肝硬化患者,可進行肝組織活檢,從「微觀」上觀察肝組織細胞的形態和結構,明確病變性質及病變程度。B超引導下的肝穿刺活檢安全、方便,值得提倡。此外,由於肝硬化常引起門脈高壓,故肝硬化患者應定期胃鏡檢查,判斷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及門靜脈高壓性胃病。膽囊、胰腺與肝臟關係密切,肝硬化患者應定期做CT或磁共振檢查,觀察是否存在膽石症、膽道梗阻等。

「一治」病因 去除或控制病因是治療肝硬化的基礎。乙肝患者應進行抗病毒治療。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療曾經是難點,但隨著抗病毒藥物的出現,已徹底改變這一困境。經抗病毒治療后,95%的丙肝病毒可被清除,肝功能得以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病需採用激素等免疫抑製劑治療。藥物性肝病需停用可疑藥物,必要時,可應用激素。

「二治」肝纖維化肝纖維化相當於肝臟的「瘢痕」形成。肝硬化患者的肝纖維化程度較高,往往形成「假小葉」,破壞肝臟的正常結構與功能。抑制纖維增生,促進沉積纖維的降解,促進肝結構恢復,是抗肝纖維的主要目的。治療藥物主要有扶正化瘀(片)膠囊、鱉甲軟肝片等。此外,保肝抗炎藥物、中藥復方製劑,也有一定的抗肝纖維化效果。

「三治」生活方式 伴有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硬化患者,應清淡飲食。由於多數肝硬化患者存在蛋白質和能量不足,表現為體重下降、肢軟乏力、肌肉減少等。這些患者應改變進餐模式,一日多餐或睡前加餐,還應注意加強營養物質的攝入,如魚類和豆類等優質蛋白,適量補充蛋白粉或氨基酸等。除合併大量腹水、肝性腦病等嚴重併發症的肝硬化患者外,適當鍛煉有益於肝硬化的恢復。研究發現,肥胖型肝硬化患者通過運動鍛煉減輕體重后,門靜脈壓力明顯降低。

看有趣的醫學世界,做靠譜的健康人士,不妨關注「大眾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popularmedicine)

運營人員: 唐駿 MX002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