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的「真、善、美」三重境界

摘 要:中小學生的表達,主要包含習作、口語交際兩個方面。表達可以分為「真、善、美」三重境界。真實,是表達的基本要求;向善,是表達的核心價值;審美,是表達的終極目標。由「真實」到「向善」,再到「審美」,表達要求層層提升,鋪砌了一條生命成長之路。

關鍵詞:表達 習作 口語交際

表達,表達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語音、語調、表情、行為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中小學生的表達,主要包含習作、口語交際兩個方面。王國維《人間詞話》中提出了三重境界說:境界一為「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境界二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境界三為「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人認為作文也有三重境界:語句通順;文字優美;思想深刻。王佑軍老師從學生作文的學習角度分為「學得—習得—悟得」三重境界。我認為,表達可以分為「真、善、美」三重境界。

Advertisements

第三學段更進一步:「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與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對方。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到了這個階段,突出了「豐富見聞」「獨特感受」。並直接提出「注意語言美」的要求,還在表達形式上強調了「分段」通順」「正確」「規範」「整潔」等細節。

Advertisements

由「真實」到「善良」,再到「美好」,表達的要求層層提升,鋪砌了一條生命成長之路。

一、真實,是表達的基本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對表達的要求是「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

歷來研究作文的專家名師,首倡真實。真實,不僅僅是小學開始練習表達階段的主要要求,而且應該貫穿終身寫作的全過程。

李吉林老師說過:「指導作文,應當充分打開學生思路,讓他們的思想自由馳騁,不受束縛,使他們感到要寫,好寫,寫有興味。」孩子對事物的認識,總是由粗到細,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所以。初學寫作時,要引導他們留心觀察,放手去寫。待到他們有了一定的寫作基礎,認識和感受能力也提高了,再逐步引導他們寫深、寫好。

然而,真實僅僅是寫作的第一步,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真實上。真實的生活,有許多方面。有的陽光,有的陰暗;有的進步,有的倒退;有的乾淨,有的骯髒……如果僅僅是要求真實,那麼,寫文章就和拍照片沒有區別了。

有這樣一個路人皆知的故事:古代一人為周歲的兒子舉辦宴會,許多親友前來祝賀。有人說「您的兒子將來一定有出息!」有人說「您的兒子將來一定能做大事!」後面有一個人說:「您的兒子將來一定會死!」大家都很不高興,將他趕了出去。前者是表達一種希望和祝福,後者講的也是真話,但卻人人厭惡,可見,真實,未必就是好的表達。

例如學生引用網路語言「吾生也無涯,而吃也無涯。」一所小學的一年級語文考試,閱讀題材料是「孔融讓梨」,其中一問是「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有學生回答「我不會讓梨」。

如果僅僅是關於自身的事情,那也只是興趣和觀點的不同。如果涉及到他人,就有輕蔑、甚至侮辱的意味了。例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還有人將他們認為的古板的才女和很女性化的男性稱為「滅絕師太」和「東方不敗」。

如果說僅僅是人與人之間關係問題,還容易處理,但是,假如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出現了問題,不僅影響個人和他人,甚至會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例如,將「奮發圖強「說成「糞發塗牆」,就是對不斷努力向上的理想信念的顛覆。再如,某問卷調查「您在場看到某同學打破班上窗戶玻璃,當老師詢問您時」回答「如實說出真相」的75.3%,「別人不說我何必說」18.5%,「說出真相是出賣同學不能說」5.7%。這不僅是誠信態度的問題,而是涉及到對法制意識、規則意識形成的問題。

這些也許很真實,達到了作文的最低要求,在表達學習的初期階段可以鼓勵其願望和勇氣。但是,我們絕不應該停留於此,在真實的基礎上,應當提倡向善、向好。

二、向善,是表達的核心價值

這《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提出「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分享」請教」「商討」,由「真實」進入「善良」,更多地考慮、尊重他人的感受。「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文明地溝通,就不僅僅是「真實」這個要求了。「文明」,應考慮到

表達的方式、傾聽的對象、不同的場合。

例如:叫一個老人為「老頭」「老傢伙」就是不文明的。而叫「老人家」大叔大嬸」爺爺奶奶」老先生」就是充分地體現了禮貌、修養,也表達了尊重和善意。

漢語言中很早就有不同的語言和表達方式:

問一個人的歲數,如果是比你小的,可以直接問「你幾歲了?」如果是同齡人,可以問「你多大年紀?」如果是老人,可以問「您高壽?」善,就是心存敬意。

一位同學寫的《尋物啟事》:「昨天我在教室里丟失了一本《成語詞典》,如有撿到,情從速交還。」後來老師指出存在的問題: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強硬命令的語氣,會讓別人看了很不舒服。後來經過思考,

這位同學改成了:「昨天我不小心在教室里丟失了一本《成語詞典》。它對我十分重要,不知是哪位同學幫我撿起了?還請這位同學和我聯繫。」很快,就有昨天搞衛生的同學將詞典交還給了他。

例如說:「現在是考驗你是不是具有勇氣和智慧的時候了!」和「現在是展示你的勇氣和智慧的時候了!」兩者的情感基調就有巨大的差異。前者是沒有相信對方具有勇氣和智慧的,而後者的出發點,是相信對方具有勇氣和智慧,只不過需要你展示出來。對話兩者之間的距離無疑更近,更容易被接受,獲得溝通。

善良,不是虛偽,而是尊重,是包容,是希望。

三、審美,是表達的終極追求

美,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它也是表達的終極追求。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表達完整而具體

「我吃西瓜。」看似完整,但只有最基本的意思,卻不具體,因而也缺乏美感。如果改成「炎熱的中午,我躲在濃密的樹蔭下,大口大口地吃著奶奶買的西瓜。」不僅說清楚了基本要素「誰、什麼時候、在那裡、做什麼」,而且具有畫面感,容易引起想象,從而觸動內心。

(二)描寫豐富、新穎而具有個性

學生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而且一旦形成思維慣性就難以改變。

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運用豐富、新穎,具有個性的表達,而且還要注意學生的性別和性格特點。

在抽查了中小學生的數千份作文練習之後,我們對男女學生在使用比喻的時候的本體和喻體進行了歸類統計,發現男女學生在使用比喻的時候,本體和喻體具有較大的差異:

總體而言,男生更關注大的事物和場景,關注具有歷史、戰爭、戰士的男性話題和具有整體感更為抽象的東西,而女生更為關注家庭、親人以及如花、草、白雲、彩虹等具象化、色彩與外形鮮明的東西。

案例:

《想起你時很溫暖》

李鑫志

張老師,您知道嗎?上小學的第一天,在雜亂的人群中,我一眼就鎖定了您。高高的個子,明亮的眼睛,這就是我心中的老師的樣子。您回頭,視線交錯,對我莞爾一笑。那笑,印在我心裡。每個寒冷的夜,我都會想起您的笑,如冬天的太陽,明媚而溫暖。

您知道嗎?每天上您的課時,都是我聽講最認真的時刻。看您手持教鞭循循善誘,看您執筆在黑板上揮灑自如,看您分發試卷逐一點評……看到您,我就會用努力讀書代替發獃出神。我想用最優秀的成績,換取您讚許的微笑。

案例:

《愛上「膽小鬼」老師》

余詩韻

唉,我們的 李老師就 是這麼一個 膽小的家 伙,總擔心我們會出什麼意外。可我們都喜歡這位膽小的老師,喜歡她聽到我們不停地咳嗽就立即給家長打電話、發簡訊,提醒他們儘快帶我們去醫院看病;喜歡她一瞧見我們愁眉苦臉的表情就拉著我們的手問我們怎麼了;喜歡她皺著眉頭,又好氣又好笑地「罵」我們是一群「調皮鬼」;還喜歡她在我生日那天送給我有趣的課外書……

李鑫志同學的習作,具有明顯的男生特徵,「冬天的太陽」具有高遠、闊大的意境,此外,不僅僅是比喻的喻體,「手持教鞭循循善誘」「執筆在黑板上揮灑自如」 分發試卷逐一點評」等意象,都是從大處著眼。此外,語氣的堅決、果斷、簡潔,乾脆利落的短句,無不體現了一個男生的幹練與果決。

金詩韻同學雖然用了「傢伙」這個具有一絲粗獷意味的詞語,但是,把老師稱為「傢伙」,把老師比作「膽小鬼」,充滿了女生的嬌嗔。那連綿不斷的長句,彷彿就是女生撒嬌時的囈語;那些關於「咳嗽」「愁眉苦臉的表情」「皺著眉頭」「又好氣又好笑」等行為與表現,充分體現了女生的細膩與溫柔。如果換成男生,就會失去那種美感。

同是寫老師對學生的關愛,男生比較大氣,也比較初線條,教學中需要針對男生加強細節的觀察,而女生則可以進一步加強整體的把握。那樣的話,表達可能會更美,更加打動人心。

(三)語言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

陳虹博士提出了積極語言的層次:

一般情況下,惡語、負向肯定、「否定語」除了在特定語言環境中之外,都是不美的語言。而正向肯定的語言,提出建議、指向未來的語言,通常都具有善良、美好的特質。

(廣西教育學院教研部)

來源: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