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后,如何避免膝關節退行性變?

眾所周知,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據不完全統計,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約有 60%的人患有此病,而7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患病比例更是佔到80%。

一般說來,45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由於其體內激素水平下降,會引起膝關節的透明軟骨退化、萎縮,再加上一些輕微的損傷,其光滑如鏡的透明軟骨便會出現點狀的「銹斑」,即出現局部壞死。

此時,身體會動員各種內在力量來修復「銹斑」,包括滲出越來越多的關節液和骨質修復。但滲出的關節液為酸性液體,不僅不利於「銹斑」的修復,反而形成多種化學性炎症介質刺激源,引起關節周圍腫脹、疼痛、行走困難等一系列癥狀。

如何預防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呢?

1、避免長時間高強度運動

Advertisements

長期、過度、劇烈的運動或活動是誘發本病的基本原因之一,特別是對於膝關節或者髖關節這種持重關節。過度運動會導致關節面受力加大,磨損加劇。而長期劇烈運動還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過度地受力及牽拉,造成局部軟組織的損傷和骨骼上受力不均,因此要避免長期劇烈運動。

2、適宜的體育鍛煉

避免長期劇烈的運動,並不是不活動,恰恰相反,適當的體育鍛煉可有效預防本病。因為關節軟骨的營養來自於關節液,而關節液只有靠「擠壓」才能夠進入軟骨,促使軟骨的新陳代謝。適當的運動,特別是關節的運動,可增加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關節液向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關節軟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變。

3、及時治療關節損傷

如果你曾經有過關節損傷,無論是軟組織損傷還是骨損傷,那發生關節退行性變的可能性就會增大。一般來說,關節的退行性病變經常與關節炎、關節內骨折等有密切相關性。如果骨折后複位不完全,會導致關節軟骨面不平整,從而產生創傷性關節炎,誘發關節退行性變。

Advertisements

4、避免膝關節受涼

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也是導致膝關節病變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儘可能地穿保暖。此外,在炎炎夏日,更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夏天空調房的溫度不宜過低,避免空調風和電扇風直吹易受寒的膝關節,避免其「感冒」,防患於未然。

5、減輕體重

體重過重是脊柱和膝關節、髖關節等「不可承受之重」,是誘發脊柱和關節退行性病變的重要原因之一。過重的體重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退行性病變。

6、少穿高跟鞋

作為現代女性的時尚單品之一,高跟鞋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它在提升個人形象的同時也會給身體帶來潛在的危害。根據研究顯示,經常穿高跟鞋會顯著削弱踝關節的平衡能力,人體在行走時必須由髖和膝關節代償以保持步履的平穩。長時間的緊張與壓力可導致髕骨關節腔內關節退行性改變,誘發膝關節炎。

為了避免膝關節由此引發的病變,平時應當盡量穿有彈性的平底鞋,如果因工作和職業需要穿高跟鞋,可以在工作空隙做適當的足部放鬆運動,讓雙腿略微分開,把腳平放在地上。先將腳跟提起到最大限度,保持5秒,然後還原,之後慢慢把腳尖翹起來,也保持5 秒,然後還原。整個動作過程都要緩慢,感覺到跟腱循序漸進地被拉伸,這個小動作最少重複做 10 次。

7、營養膳食

營養膳食也是減少膝關節退行性變發病的的重要因素。日常生活中可選擇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大豆、豆製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鬆,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癥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