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功能的各種檢查方法

咽鼓管又稱歐氏管,是鼓室前壁的偏上部一條很重要的通道。它的一端由前壁進入鼓室,另一端則進入鼻咽部,是溝通鼓室與鼻咽部的通道,所以被稱為咽鼓管。

咽鼓管是中耳通氣引流的唯一通道。主要功能是引導鼻咽部氣體進入鼓室,以維持鼓膜兩側壓力平衡,從而保證鼓膜的正常振動。如果咽鼓管閉塞或鼻咽部炎症造成咽口閉合都可致鼓室壓力降低,外界壓力相對增高,從而使鼓膜內陷而影響聽力。

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檢測咽鼓管功能是否正常呢?

1. 吞咽試驗法

將聽診管兩端的橄欖頭分別置於受檢者和檢查者的外耳道,當受檢者做吞咽動作時,檢查者可從聽診管中聽到「噓噓」聲;也可觀察到鼓膜隨吞咽動作而向外運動,表示咽鼓管通暢。

2. 咽鼓管吹張法

可初步評估咽鼓管的通暢情況,主要用於鼓膜完整者。咽鼓管吹張法的禁忌症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腔或鼻咽部有腫瘤、鼻出血等。常用的咽鼓管吹張法有以下三種。

(1)瓦爾薩爾法

又稱捏鼻鼓氣法。受檢者捏住兩側鼻翼向內壓緊,同時緊閉雙唇、用力呼氣。咽鼓管通暢者,檢查者用聽診管可聽到鼓膜的振動聲,並能觀察到鼓膜向外鼓動,受檢者也可感知氣流進入鼓室。

(2)波利策法

主要適用於小兒。囑咐受檢者含一口水,檢查者將波氏球前端的橄欖頭置於其一側的前鼻孔內,並壓緊另一側前鼻孔。當受檢者吞咽水時,在軟齶上舉、鼻咽腔關閉、咽鼓管開放的瞬間,檢查者迅速捏緊橡皮球向鼻腔內送氣。咽鼓管功能正常時,壓入鼻腔的空氣可經過咽鼓管進入鼓室,檢查者可從聽診管內聽到鼓膜的振動聲,觀察到鼓膜的運動。這是臨床治療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常見方法之一。

(3)導管吹張法

先消除受檢者鼻腔內和鼻咽部的分泌物,以1%麻黃鹼和1%丁卡因收縮、麻醉鼻黏膜。檢查者將咽鼓管導管沿著鼻底伸入鼻腔,當其前端抵達鼻咽後壁時,將導管向受檢者側旋轉90°,並向後退出少許,使導管前端進入咽鼓管咽口內。用橡皮球嚮導管內鼓氣數次,同時通過聽診管注意聽氣流通過咽鼓管的聲音,以此來判斷咽鼓管的通暢程度。注意鼓氣時用力適當,避免用力過大導致鼓膜穿孔。此法是治療咽鼓管功能不良的臨床常用方法。

3. 聲導抗儀檢測法

比較捏鼻鼓氣法或捏鼻吞咽法前後的鼓室導抗圖,如果峰壓點有明顯的移動,說明咽鼓管功能正常,否則為功能不良。

4. 鼓室滴葯法

向患者外耳道內滴入氯黴素溶液,按壓耳屏數次,並囑咐患者做吞咽動作,詢問是否嘗到苦味及開始嘗到的時間;也可向外耳道內滴入亞甲藍等有色的無菌藥液,用纖維鼻咽鏡觀察咽鼓管咽口是否有藥液顯露及開始顯露的時間。此法用於鼓膜已有穿孔的咽鼓管功能評估。

5. 咽鼓管造影術

將碘造影劑注入外耳道內,經鼓膜穿孔流入鼓室,並通過咽鼓管流入鼻咽部。同時作X線攝片,以觀察咽鼓管是否通暢及其自然引流功能。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