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想:魚在水中而不知水

電影《烈日灼心》中有這麼一段台詞:「我很喜歡法律。我認為法律是人類發明過的最好的東西。你知道什麼是人嗎?在我眼裡,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所以說,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臟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的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麼樣兒。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確實,歷來治理國家,沒有不用法律的,儘管它總是存在問題。但說實話,我倒是真的挺佩服那些制定法律的專家的,不管他能不能制定出合適的法律法規來,枯燥無味的條文就夠受的了!

法律並不像劉邦所說的《約法三章》那麼簡單,僅僅就是管殺人,管傷人,管偷盜,那不過是非常時期的量刑。而真正在太平盛世之下,三章法對於整個法律體系來說,簡直不值一毛。

法律可以理解為「治人」的工具,但是,法律卻不僅治人那麼簡單。像秦代,不就因此而失去寶貴的天下嗎?說起來就好笑,一個偌大的帝國,竟然是被一個小小的延誤期限給推向覆滅的。

因此,法律的出台,真是該慎之又慎,它絕不是一拍腦門的決定。

歷來在法律方面最有「造詣」的皇帝當屬朱元璋了。

一個布衣天子,他最痛恨那些官員貪污腐敗了,於是他就制定了史上最嚴酷的整治貪官的刑法「剝皮實草」。除此外,還有所謂抽腸、刷洗(用開水澆人,然後用鐵刷子刷)、秤桿(用鐵鉤把人吊起風乾)、閹割、挖膝蓋等等。

然而,在這些令人生畏的死亡藝術前,官員們仍然前腐後繼,活像一群敢死隊,成群結隊地走到朱元璋的刑具下。

自明朝開國以來,貪污不斷,朱元璋殺不盡殺,據統計,因貪污受賄被殺死的官員有幾萬人,到洪武十九年(1386),全國十三個省從府到縣的官員很少能夠做到滿任,大部分都被殺掉了。在當時當官未必是件好事,能平平安安的活到退休就已經很不錯了,完全可以自豪的說一聲「阿彌陀佛」。

朱元璋十分不理解,為什麼這些人飽讀詩書,以所謂「朝聞道,夕可死」為人生信條,卻在當官之後成了「朝獲派,夕腐敗」。

他想破腦袋也不明白,但怎麼對付這些人他是清楚的,殺!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到,朱元璋是下了大力氣肅貪的,但效果並不是太好,這是很值得分析的,大凡在封建朝代開國時期,官吏是比較廉潔的,而洪武年間出現如此大範圍的官員因貪污被殺,是很不正常的。

應該說,朱元璋的某些政策制定和執行出現了問題,官員貪污的主因固然是他們自己不法行為,但官員待遇過低,朱元璋肅貪手法過於急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凡是社會上的事出了問題,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是其他方面的問題。朱元璋的例子告訴我們,簡單粗暴,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儘管,法律是作為強制手段存在的,但是法律的本意是絕不是「懲惡」,關鍵還是要「揚善」。

近些年,市面上關於法律的片子,又開始多了起來。比如《湄公河行動》《烈日灼心》《我不是潘金蓮》等等,無不在在拷問著人性深處的善與惡來探討法律的真諦。

像《烈日灼心》 《湄公河行動》裡面的案子,因為牽扯命案,所以,這最直接,最不能容忍。而像《我不是潘金蓮》這樣的打官司電影,便很耐人尋味。

看完《我不是潘金蓮》,我倒並不關心打官司的結局如何?而對這其中的起因有些好奇。據電影描述,李雪蓮打官司起因於一場假離婚。為什麼要假離婚呢?原來,是要鑽法律的空子,想要多生一個孩子,多要一套房。這麼看來,於情,當然講得通,但是,於理,就難咯!

關於法律的基本問題,大體可以歸結為兩類,一是量刑是否存在寬嚴不當的問題,二是是否存在法律空子的問題。

我們先說寬嚴是否得當。其實,這種不好單獨評價,最好是,跟別國進行對比,跟以往進行比對,最後,得出一個比較合適的典型來。

而是否存在空子問題,這個問題更是老生常談。

這麼說吧!法律空子什麼時候都有。

《楚漢傳奇》里有一幕,劉邦是泗水亭的亭長,因為水源問題和雍齒為首的東嶽亭打架,結果遭到秦吏曹參處罰。第二天,劉邦不服,下戰書說要拿傢伙和雍齒約架,第二天,雍齒帶一幫人拿著鐵具就去了。沒有想到劉邦,第二天空著手去了,還通知了秦吏,於是,秦吏就按照「持械為武,動鐵為凶」的條例,將雍齒一伙人送入大牢。這就是明顯的鑽法律空子。

儘管,鑽空子的事情常有,但是,對於新情況還需要審慎對待,不能因為現在缺一個某方面的法律,就著急忙慌的擬了一個草案,最後,發現漏洞百出。

我想,制定法律的原則應該是這樣。首先,並不是有總比沒有強。法律雖不能一步到位,但是,要真的施行,也必須在90%以上完備的情況下方可,不然,有明顯缺陷的法律一出,舊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新的法律問題有生髮了,美國的禁酒令就是例證。

這種情況下,那真的還不如沒有法律呢?如果沒有條文,那倒還可以自由的添加限制條件,令行禁止呢!

因此,法律的事情不得不考慮,但也著急不得,需要慢條斯理的進行。終有一日,當社會發展到《道德經》中所說的那樣:魚離不開水,但就像感覺不到水的存在,那便是清平世界了。

那種情況下,法律或已化歸無形,雖人人規規矩矩,卻無羈無絆。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