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抗生素?和「抗菌素」有什麼區別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

抗生素的現代概念是指由微生物代謝產生的,選擇性地抑制或殺滅其他病原微生物或腫瘤細胞的化學物質。

抗生素的英文為antibiotics,1928年9月英國弗萊明發現了青霉素,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現抗生素的人。我國於上世紀50年代末——70年代末將「antibiotics」譯為「抗菌素」,因為當時這一類藥物較少,人們對其的認識只限於其抗菌作用,後來隨著醫藥學科的發展,大量抗生素被發現,其作用和應用遠遠超出了「抗菌」的範疇,除了抗細菌作用,部分抗生素還具有抗支原體、原蟲、真菌、病毒等其他微生物的作用;而某些藥物如放線菌素D、博來黴素等本身無抗菌作用,但卻具有抗惡性腫瘤作用;所以「antibiotics」一詞再翻譯為「抗菌素」就不合適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自90年代至今antibiotics在藥理學中不再譯成「抗菌素」,而稱為「抗生素」的原因了。

雖然以上是比較專業的概念,但是從抗感染而且易於大眾理解的角度出發,簡而言之「抗生素」就是抵抗所有微生物病原體的藥物,其中包括了抗細菌的藥物、抗真菌的藥物、抗病毒的藥物等;而「抗菌素」就是單純抵抗細菌的藥物。我們平常所說的「病毒感染時不需要應用抗生素」,這裡的抗生素其實指的是抗細菌的藥物(所謂的「抗菌素」),因為流感病毒感染應用的抗病毒藥物也屬於抗生素的範疇。

在和患者的交流中還有一個經常使用的詞指的也是抗菌藥物,就是所謂的「消炎藥」。「消炎」也就是消除炎症的意思,而這裡的「炎症」是指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其實引起「炎症(inflammation)」的原因有許多種,比較常見的是各種感染(infection),包括細菌、病毒、真菌等——這裡要注意英文「inflammation」和「infection」不是相同的意思哦!其實在醫學名詞中的「消炎藥(應該稱抗炎葯)」指的是能夠消除機體炎症(inflammation)的藥物,這類藥物也同時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所以稱為解熱鎮痛葯,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因為其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同樣具有抗炎作用)的甾體化學結構不同,也稱為非甾體類抗炎葯(NSAIDs),這類藥物沒有抗菌作用。

常用的抗細菌藥物包括:

  • β-內醯胺類:包括青霉素類、頭孢黴素類和碳青黴烯類如亞胺培南等;

  • 大環內酯類:包括紅霉素、阿奇黴素等;

  • 氨基糖苷類:包括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 喹諾酮類:包括諾氟沙星、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 還有四環素類、氯黴素類、磺胺類,等。

抗病毒的藥物包括:

  • 抗DNA病毒的阿昔洛韋、阿糖胞苷、拉米夫定等;

  • 抗RNA病毒的奧司他韋、三氮唑核苷等;

  • 光譜抗病毒的利巴韋林、干擾素等。

其實談到抗生素這個話題不得不說一下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顧名思義就是微小的生物,絕大部分微小到肉眼看不到,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常稱為病原體,大體上可分為細菌、病毒、原蟲、真菌、以及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等非典型病原體。其中最大的病原體是原蟲,最小的病原體是病毒。

關於細菌

細菌有數千種不同的類型,但是能引起人類疾病的種類相對較少;根據細菌的形態大體上可以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體等。

球菌

桿菌

由細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包括:

  • 猩紅熱

  • 白喉

  • 細菌性痢疾

  • 布氏桿菌病

  • 李斯特菌病

  • 傷寒、副傷寒

  • 鉤端螺旋體病

  • 麻風

  • 霍亂

  • 鼠疫,等

關於病毒

病毒是一類不具有細胞結構,但具有遺傳、複製等生命特徵的微生物。從遺傳物質可分為: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質病毒(如:朊病毒)。根據病毒的形態大體可分為球狀病毒、桿狀病毒、磚形病毒、冠狀病毒和絲狀病毒等。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系統,所以需要依靠宿主細胞才能存活,一旦離開宿主細胞,就無法生存,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

圖片來源於網路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包括:

  •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

  • 水痘

  • 單純皰疹/帶狀皰疹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

  • 巨細胞病毒感染

  • 麻疹

  • 腮腺炎

  • 風疹

  • 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

  • 各種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

  • 狂犬病

  • 黃熱病

  • 登革熱

  • 艾滋病,等

更多育兒知識

請關註:宋紅梅教授丨公眾號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