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是水做的,你是濕氣做的

茯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早在1700多年前《神農本草經》就把它列為上品。古時候人們看到茯苓長在老松樹的根上,便以為它是松樹精華所化,是個神奇之物,稱之為茯靈(茯苓)、茯神或松腴。晉朝葛洪在《神仙傳》中寫到"老松精氣化為茯苓"。

茯苓的中二史:得茯苓者得"天下"

實際上,茯苓是一種寄生於松樹根下的腐生真菌,雖不像古人想得那樣是精氣所化,但它可是有著功勛在身,不想立戰功的茯苓不是好藥材。

相傳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戰時,一直陰雨連連,連續下了數月有餘,由於天氣潮濕將士們大多染上了風濕病,眼看兵臨城下,成吉思汗萬分焦急。後有將士偶得茯苓進行服用,病情得以痊癒,成吉思汗立即派人運來大批茯苓給將士們服用,因此扭轉危機取得勝仗,這場戰,沒有茯苓成吉思汗贏不了。後來茯苓治療風濕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廣為傳誦。

Advertisements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世界史上傑出的、。

這場戰沒有茯苓,成吉思汗可贏不了。

別人是水做的,你是濕氣做的

不僅成吉思汗需要茯苓,大部分普通人也是離不開茯苓的。

都說人是水做的,人體水分佔比就達到70%,別人都是水做的,但是你可能是濕氣做的。聽起來都是水分,但這有什麼區別呢?

水做的人,像趙飛燕那樣輕盈能跳掌中舞;濕氣者,會覺身體沉重不堪,常覺頭腦昏沉,走路都感覺腳上拴了鐵鏈般沉重。

水做的人,最為包容靈性,是吃嘛嘛香看到食物兩眼冒星星的精靈;但有濕氣的人,偏偏卻羸弱呆板,食慾不佳;或失眠憂慮,黑眼圈沉悶掛兩邊。

Advertisements

瘦弱易生病,睡不好吃不香,濕氣存於體內,怎麼享受人生樂趣?

養心安神、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祛濕氣,茯苓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記載:"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意思是說茯苓藥性平和,可以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茯苓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達到消除水腫的功效,茯苓對濕氣造成的脾虛具有非常好的功效。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導致的失眠多夢、虛煩易驚、健忘等癥狀,都很適合服用茯苓進行調理。

粉狀、塊狀、破壁草本,哪種形態入葯更好?

對於葯農而言,茯苓的最佳採摘時期在7-9月,採摘下來之後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將其炮製,炮製完成之後茯苓才能被納入中藥這個大家族裡來。根據不同的炮製手法,茯苓有不同的稱呼:茯苓塊、茯苓粉、茯苓破壁草本等等。

茯苓一般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葯農在挖到茯苓之後,將其除去泥沙、清洗乾淨,按照不同的方式將其炮製入葯。茯苓塊是將鮮茯苓去皮之後,按不同部位切制、陰乾,呈大小不一的立方塊狀形態,顏色有白色、淡紅色、淡棕色等,其中以白色居多;茯苓粉則是將炮製好的茯苓用機器打成粉末狀;茯苓破壁草本則是用恆溫高速氣流粉碎破壁技術將茯苓打成粉末,再通過無添加專利技術將粉末製成顆粒,使有效成分更好吸收。

茯苓塊一般是採取煎煮的方式,但非常難煮透,1塊1立方厘米大小的茯苓塊,煮1個小時都不見得能煮透,因此在對茯苓進行煎煮之前,最好要先將其泡幾個小時;茯苓粉則口感不太好,沒有粘性,一般是要衝水喝。但粉末基本上都會飄在水面上,所以很容易糊住喉嚨。

茯苓破壁草本服用方式多種多樣,直接用冷水、溫水、熱水沖泡、涮湯均可,不糊不黏。最重要的是由於利用了破壁技術將茯苓細胞壁打破,因此茯苓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發揮,利用率高達90%,是傳統中藥材的3~5倍。小支裝的包裝可以方便儲存、隨身攜帶,不管是出差還是旅遊都可以隨時隨地沖泡。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