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斷案(民間故事)

王安石在鄞縣當縣令的時候收留了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啞巴。這小啞巴無名無姓,連個外號都沒有,於是縣衙里的人乾脆就管他叫啞巴。

啞巴雖口不能言,卻異常聰明。他跟在王安石身邊好幾年,學會了許多查案、斷案的本事。

這天,一對妯娌來縣衙打官司,兩個少婦相互指責,拉扯了半天才說清案由。原來她們都是張記米店的媳婦。張記米店由大張和小張倆兄弟共同經營,生意挺紅火。幾個月前大張、小張一起去外地進貨,把店裡的買賣交給了倆媳婦。一開始妯娌倆合作得蠻好,但日子一長就鬧了矛盾。

大張媳婦告訴王安石:米店的生意跟從前一樣,可進賬卻越來越少。經過一番觀察她發現,原來是小張媳婦暗地裡和對門的光棍李三有了姦情,小張媳婦把店裡的許多錢、米偷偷送給了李三。

Advertisements

大張媳婦話音未落,小張媳婦已在一旁哭成了淚人。她指天發誓說大張媳婦血口噴人,跟李三通姦並私贈錢米的正是她自己!就這樣,兩個女人在堂上你說我,我罵你,哭哭啼啼鬧成了一團。

王安石一拍驚堂木,喝住了妯娌倆的哭鬧。

本案中的李三雖已畏罪潛逃,但要弄清事實對於足智多謀的王安石並不難,只需一番明察暗訪真相就會水落石出。可問題是,眼下王縣令痛風的毛病又發作了。他的雙腿紅腫疼痛,下地尚且困難,去做調查就更不可能了。

正當王安石雙眉緊鎖時,站在一旁的啞巴拿過紙筆,畫了一幅畫。這啞巴不識字,又不會開口說話,所以平日里常常用畫圖來表情達意。

啞巴將畫雙手呈給王安石。王安石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畫著四樣東西:一隻打鳴的雞、一個蟋蟀、一根垂在河裡的魚桿、一包茶葉。

Advertisements

看完畫,王安石點了點頭。他對啞巴說:「去吧,仔細查訪,如果你能弄清真相,回來后我重重有賞。」

啞巴點點頭,轉身下去了。

坐在王安石身邊的師爺大惑不解,忙向縣令請教這到底是咋回事。

王安石指著啞巴的畫,笑著對師爺說:「公雞打鳴喔喔叫,這是個『我』字。蟋蟀又叫蛐蛐,這是個『去』字。魚竿垂在河裡,這是個『調』字。一包茶葉則是個『查』字。四個字聯起來就是『我去調查』。」

師爺恍然大悟,連聲稱妙。

半個月後啞巴回到了縣衙。他把四幅畫恭恭敬敬地呈給王安石。

第一幅畫上畫著一大一小兩棵菜,那棵大的菜上了顏色,旁邊那棵小的則是白描。

第二幅畫的是兩隻盛滿米的勺子,頭一個勺子底下畫著十枚銅錢,第二個勺子下面只畫了一枚銅錢,銅錢邊上還有三個李子。

第三幅畫上有兩彎弦月,月亮底下有兩間屋子。頭一間屋子裡坐著個挑燈繡花的女子。第二間屋裡的那個女人則在對鏡理妝。

最後那幅畫的還是月亮底下的兩間房屋,前面的屋子門窗緊閉,后一間屋子的門窗卻半開半掩。

放下手裡的四幅畫,王安石捻著鬍鬚笑了。他叫過一個心腹衙役,在他耳旁悄悄囑咐了幾句。

過了幾天,王安石重新升堂,把張記米店的妯娌倆又帶了來。

兩個女子剛跪下,王縣令就開了腔。他對大張媳婦說:「你恪守婦道,為人勤儉,可以回去了。」

大張媳婦磕了個頭,說聲「謝老爺明察秋毫」就退下去了。

接著王安石一拍驚堂木,沖著小張媳婦怒喝道:「大膽刁婦,你與李三勾搭成奸,把十文錢的米當一文錢賣給他,事發后還要誣陷嫂嫂,還不如實招來!」

一聽這話小張媳婦嚇得面如土色,口裡一個勁兒地喊冤。

王安石冷笑一聲,指出了許多人證、物證。鐵證如山,小張媳婦不敢抵賴,羞愧地垂下了頭。

王安石提起筆一揮而就,秉公判決了此案。

退堂后王安石誇讚啞巴為破案立了大功,重賞了他。一旁的師爺又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拱著手向縣令請教。

王安石把啞巴的四幅畫又拿出來,一一地向師爺作解釋。

第一幅畫上畫著兩棵菜,那棵大的菜上了顏色,菜葉是青的,菜幫是白的,這暗喻大張媳婦為人清清白白;那棵小的菜沒有上顏色,這就暗示小張媳婦不清不白。

第二幅畫所表達的意思很清楚:大張媳婦在賣米的時候照價收款,一升米十文銅錢;而小張媳婦因為與李三私通,所以把十文一升的米按一文錢的價格賣給了他。銅錢旁邊畫著的三個李子就是暗指李三。

第三幅畫的意思是這樣的:平日里,天黑之後大張媳婦都在燈下繡花做針線,是個規規矩矩的婦人;而小張媳婦到了晚上還在鏡前塗脂抹粉,其不軌的用心一望可知。

最後那幅畫意味深長:每天晚上,臨睡前大張媳婦總是牢牢地關好門窗,可見是個心無雜念的女子;但小張媳婦睡覺前卻是門窗虛掩,她這麼做顯然是為了等待情人李三。

啞巴的調查結果明明白白地畫在四幅畫上,看完這些畫案情的真相也就清楚了。王安石根據啞巴的彙報,派衙役對小張媳婦的姦情進一步作了取證。那些證據讓小張媳婦當堂認了罪。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