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陳皮一兩金,陳皮收藏漸成炙手可熱的生貨

諺語●

廣東三件寶,

陳皮、老薑、禾稈草。

一兩陳皮一兩金,

百年陳皮勝黃金。

千年人蔘,

百年陳皮。

幾句與陳皮相關的廣東諺語,可以說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於收藏界來看,陳皮不僅是傳統的調味品,它的市場發展逐步凸顯了其稀缺性、歷經時間的沉澱性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已足夠與上等茶葉、美酒和精品紫砂壺媲美。近年來,華南、港澳台、美加、東南亞等地區逐漸興起民間收藏陳皮熱。

有15年歷史的陳皮

百年陳皮勝黃金

近年來,拍賣市場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新會陳皮所具有的收藏價值。

2007年,15年的新會陳皮已賣到5000元/斤,30年的則35000元/斤;2011年,新會拿出了民間歷史最悠久的85年的陳皮進行拍賣,100克拍出了11萬元的高價,相當於55萬元一斤,一克1100元,是一克黃金的5倍,那時陳皮收藏還未興起。而到了2013年,也是在新會,100克73年的陳皮拍出了12.5萬元的高價,相當於62.5萬元一斤。目前市面上被收藏幾十年的陳皮比較少,其價值也是水漲船高。所以說,新會陳皮是少有的具有時間屬性的投資品。(數據來源於南方日報)

Advertisements

有30年歷史的陳皮

其實我們普通老百姓,隨處都有可以收藏但容易被忽視的寶貝,比如80年代以前的毛票、分票、布票、郵票,當時的茅台也只是10元上下,陳皮也是如此。2016年,江門一位華僑其33年前收藏的半噸多的新會陳皮,專家估計可超過千萬人民幣!「一兩陳皮,一兩黃金,百年陳皮勝黃金」的說法,果然不虛。

此時的你,是不是感慨萬分:曾經有一個發財機會就在眼前,可是你卻沒有珍惜,然後追悔莫及,橘子皮這麼常見的東西,吃完留著風乾,坐等收錢,這等好事怎麼沒早點發現?

宋代新會人已會種柑取皮

相傳新會種柑取皮起源於宋代,距今已有約800年的歷史。《元大德南海志》是元代記載廣東州府(包括新會)的地方志,卷七《物產》記載有「柑子」條,但未見「陳皮」或「柑皮」的描述,可知新會陳皮當時名氣不響,更未成規模。

Advertisements

至明清兩代,得益於葵業帶動,陳皮業聲譽鵲起。新會商人利用運銷葵製品之便,將陳皮大批銷往外省,令新會陳皮與新會葵扇名聲遠播、並稱「二絕」。據清末光緒三十四年的《新會鄉土志》記載,陳皮為當時當地主要物產之一。

廣東有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中藥老字號「陳李濟」,成立於明朝萬曆年間(1600年),陳李濟能做到經久不衰,在當時主要依靠其拳頭產品「陳李濟陳皮」。

在歷史上,經營陳皮的商號不少,比如清朝乾隆年間有劉全記(后改為劉怡記),清朝嘉慶年間有葵商黃景和兼營新會陳皮。據了解,民國元年前後,新會更是有30多間陳皮專營店,兼營店6間。由於歷史原因,新會陳皮的生產銷售曾一度衰落。1953年,陳皮由國營新會藥材公司、供銷社經營,當時「以糧為綱」,新會大面積易柑而稻,陳皮的產量大幅減少。

近年來,新會陳皮特有的保健功能引起人們的重視,新會柑的種植以及陳皮的收藏逐漸興起。2006年,新會陳皮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受到保護;2009年,新會陳皮獲得國家原產地證明商標,併入選江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7月,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陳皮柑普茶專業委員會在新會成立,這也象徵著將陳皮正式納入收藏品範疇。

著民間收藏新會陳皮熱的興起,新會陳皮會不會像前幾年的普洱茶一樣,成為市場炒作的對象?業界人士表示,未來趨勢如何還不好說,但以最近新會陳皮的行情來看,這一版塊不失為一個好的收藏投資領域。

不是所有的橘皮晒乾后都是陳皮

並不是所有的橘子皮晒乾都可以稱之為「陳皮」。根據2006年《新會陳皮申報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陳述報告》,新會陳皮是用在新會境內種植的茶枝柑(又稱大紅柑,屬芸香科柑桔屬)的果皮經晒乾或焙乾后的陳年貯存品,是「廣陳皮」正品。新會陳皮的種植範圍僅限於江門市新會區現轄下的會城街道辦、大澤鎮、司前鎮、羅坑鎮、雙水鎮、崖門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鰲鎮和圍墾指揮部等地,非該地區出產的陳皮不得稱為新會陳皮。

文 / 雨葭 & Margaux

圖 / 網路

今日編輯 / 雨葭

文章版權歸《收藏/拍賣》所有,轉載請後台聯繫,謝謝。


《收藏/拍賣》雜誌現進駐媒體平台有:微信公眾平台、今日頭條、網易藝術、新浪微博、搜狐新聞、騰訊天天快報、大粵藝術、一點資訊、雅昌藝術網、時代財經APP等主流媒體平台,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體傳播矩陣。

歡迎邀請加入更多媒體平台!如想商務合作,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scpm2004

運營人員: 馮玉鵬 MZ014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