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意中人相處若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的甜蜜,那樣的溫馨,那樣的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又怎麼會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與趙合德讒害,退居冷宮,《班婕妤怨》詩中點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喻女子被棄。《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唐明皇與楊玉環華清宮長生殿里盟誓,願世世為夫妻。后安史之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云:「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裡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薄倖,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

Advertisements

納蘭性德,字容若,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淡泊名利,在內心深處厭惡官場的庸俗虛偽,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納蘭一生雖懂騎射好讀書,卻並不能在一等侍衛的御前職位上揮灑滿腔熱情。加之愛妻早亡,後續難圓舊時夢,使他無法擺脫內心深處的困惑與悲觀。對職業的厭倦,對富貴的輕看,對仕途的不屑,使他對凡能輕取的身外之物無心一顧,但對求之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與境合的自然合諧狀態,他卻流連嚮往。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生命,但他卻是清詞三大家之一。

該詩被收錄於《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由此而論,則這「閨怨」便是一種假託了,這怨情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無非借閨怨作隱約的表達罷了。故有人以為此篇是別有隱情,無非是借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那負心的錦衣郎的。但更多的人認為是納蘭對於「人生若只如初見」這種高尚愛情之嚮往,對於「何事秋風悲畫扇……」這種愛情之抵制與厭惡。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