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楞嚴經》能代表大藏經?一點學習心得

今年,我用一念的時間學習了一部《楞嚴經》,想在這裡給網友們分享一下關於這部經典的學習心得,因為這部經典雖然重要,但在網路上很難找到關於這本書的一些資料,即使有也只是古代一些大師們對於這部經註釋,而視頻資料又非常冗長,很難在短時間內了解這本經典的主旨,在這裡我想分享我的一點學習心得。

在佛法中有句話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意思是說一個要想開悟讀一部《楞嚴經》就夠了,而《法華經》則能夠讓一個人成佛。我覺的一個人追求智慧要了解佛法,尤其要了解這部《楞嚴經》,他對於宇宙道理說的越來越透徹,25歲以前覺的世界上最精妙的思想應該是《道德經》了,但那個時候並未了解其中的思想;28歲的時候覺得《莊子》的汪洋自肆、洋洋大觀要超過所有的書,這些南懷瑾先生用佛學開始對這些書的註解,開始慢慢的在佛學的前提下了解道家的學問,31歲了又覺的《楞嚴經》是最好的書,也為我自己曾有過「唯識學」的一些基礎,所以了解起《楞嚴經》來能夠相互的對照,更加受益匪淺。

Advertisements

首先,我先讀了一遍《楞嚴經》這本書,我認為憑我自己的理解一定能夠理解的,就像當年我讀南懷瑾的《金剛經說什麼》這本書一樣,以為憑藉我自己的理解能夠理解《金剛經》,《金剛經》實際談的並不是我們世間物理現象的東西,所以讀的雲山霧罩,心想這是什麼玩意兒,這是在說啥呢?《金剛經》的名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怎麼讓初學《金剛經》的人能理解呢?人家六祖慧能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了,我這個腦袋瓜子就是不開竅,心想不行咱這智慧不夠,搞不了於是就把書扔到一邊好幾年不看了。我第一遍讀《楞嚴經》的時候,這種感覺更加強烈,我們想用我們的腦袋瓜子理解這部書還是比較難的,它這本書就是要打破我們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他想破你理解這個世界的思維方式,你還怎麼能順著它的思想理解下去,佛法是不是我們這個腦袋瓜子所「理解」的,我們一想去理解就錯了,這是後來才知道的,雖然我學過唯識學,明白真心與心意識之間的區別,但是在初讀《楞嚴經》的時候,不是理解的,是走馬觀花的瀏覽。

Advertisements

第二遍,我從網上下載聖宇法師的《楞嚴經》的講座,這個講座好像是有207集,是挺長的,而且每一集都有一個半小時以上,是比較長的,這位法師講解《楞嚴經》面對人是寺廟的老頭老太太,或是一些上了年齡的居士,其中講的比較慢,很多的時候在拉家常,說一些日常生活的事情,講的雖然慢但是可能不適合我,我覺講解太長不能從其中提煉要點,也可能是我第一次聽講座,我還是沒有能夠她明白,倒是對其中一些故事開始漸漸了解,了解整部佛經的緣起,了解到「七處征心」、「十番顯見」、「同業與別業妄見」、「生滅與不生滅性」、「和合與不合和」、「四大、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六解一亡」、「二十五聖圓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十二類眾生的生死」等等一直到最後的「五十種陰魔」,了解了這樣的一些觀念,但是印象還是模模糊糊的,對於其中的思辨道理還是不了解,或許這就是很多人不學習這部佛經的原因,因為要把它的思辨道理弄明白不是那麼容易的,聖宇法師在講解這部經的時候是面對的凈土宗,凈土宗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要求念佛去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可能在道理上沒有思辨性的側重,這是我當時學習第二遍的感受,也可能是一種主觀上的錯誤,阿彌陀佛。

第三遍的學習,我是從網上下載了繪圖板的《楞嚴經》,他稱之為「佛法絢麗的百科全書」,因為《楞嚴經》的思想太多了,而每向前走一步都用比喻的形式給你講一個道理,這些道理漸漸向你描繪我們想象中的整個世界,或者是用其中思想來說,就是:我們以妄心(心意識)來理解佛法,那麼佛法就是妄的,但是可以「借妄修真,真妄不二」。而至於說從這本繪圖的《楞嚴經》只是又溫習一遍所學習的內容,在這本書里有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火頭金剛、阿難尊者等等,當然並沒有把所有的二十五聖全部繪圖。而另一方面就是對於書中所講思想又進行了一遍歸納和總結,這讓我對這本書就能夠更加清晰一點了。

第四遍學習,我下載了聖空法師在開《楞嚴法會》所講的《楞嚴經》,這一套視頻有一百多集,而每一集的長度也差不多一個半小時,或許是經過前面的學習對於這本有所了解,在聽的時候就相對明白一點了,這一套視頻的好處就是聖空法師弘揚《楞嚴經》幾十年,有著豐富的講解經驗和修證經驗,而講解相對較快,能夠把重點突出,能夠把她幾十年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這樣就能夠有重點的學習,對於其中的思想能夠從頭到尾貫穿起來,而且整本書就是談真心和妄心,而妄心(我們的現在的認識)全部是錯的,在聽完這一遍《楞嚴經》之中,整個人的世界觀都變了,就像人們對於這部佛經的評價「自從一讀楞嚴后,不讀世間糟粕書」,因為這部經典告訴你這個世界的真相。

第五遍學習,就是現在經常翻開《楞嚴經》,每當看到一種比喻,就覺的他非常精妙,而在我學習過的《心經》、《金剛經》、《壇經》、《楞伽經》以及以前所學習的唯識學的思想等基本上都在這部經典中涵蓋了,而且其中精妙的句子有很多,有時間的話我想把它們總結出來,分享一下,有時間在學習一下圓瑛大師的《楞嚴經講義》。今天累了,最後抄一段我最欣賞的一段經文給大家看:

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我以妙明不生不滅,合如來藏,而如來藏惟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謝謝閱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