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療 vs 耐葯菌?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正在努力與抗多重藥物的耐葯菌做戰鬥,以期取得成功。哥本哈根大學BASP(醫學模擬)中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甚至敏感的細菌也能經受抗生素治療,它們被稱為「持久性細菌」。對這種現象的全面解釋可能有助於患者選擇更好的藥物治療,甚至可以啟髮針對這些眾所周知難以治療的持續性細菌的新型抗生素的發現。

在這項研究中,哥本哈根大學的亞歷山大·哈姆斯和同事們總結了新發現的細菌在抗生素治療中存活並導致慢性和複發性感染的分子機制。

哈姆斯解釋道:「這種驚人的韌性往往是由於在生理狀態下稱為」持續「的冬眠,其中細菌耐受多種抗生素和其他應激物。細菌細胞可以通過激活專用的生理程序轉換為持久性,一旦它們成為持久性細菌,細菌可以通過持久的抗生素治療,並且可以復甦,在治療被放棄之後的任何時間引起複發性感染。」

最近使用新的檢測方法,已經揭示了幾種細胞通路的形成細菌存留物的分子結構,這些結果證實持久性與緩慢生長或休眠密期相關的觀念。因此,細菌持久性可以與動物的冬眠或由許多蘑菇和植物產生的持久孢子相比。

在許多細菌中,這些程序由稱為「魔點」的調節化合物控制,其在持久性現象中起中心作用。這些重要的發現,其中許多是由BASP中心完成,可能在未來促進改進藥物治療方案的發展,並最終導致新型抗生素的發展。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