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風非彼中風,揭秘《傷寒論》中風真諦!

導讀:提到中風二字,很多人都會理解為腦卒中,其實早在《傷寒論》中就提到中風的概念,不過,此中風非彼中風。那麼,仲景眼中的中風為何物?且看下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這條告訴你了什麼樣的情況是中風。這裡首先要說,中風不是西醫所說的那種中風啊,這裡的中風,可以理解為傷風,這一條,先看開頭的三個字,太陽病。

這裡要說一點,《傷寒論》的學習,條文之間是有關聯的,不能孤立的單獨去看,要聯繫著看。比如說這條,就是在第一條的基礎上繼續講的,第一條告訴你了,什麼什麼是太陽病,這條首先說了,也是太陽病,這是大前提,只不過在此基礎上,有發熱汗出,惡風,脈緩的叫做中風(傷風)也叫太陽中風,這裡條文中沒有說脈浮不浮,那各位想想,脈浮嗎?肯定浮啦,因為首先,這是太陽病,(各位再去看看第一條太陽病怎麼說的)好了,接著說下這幾條的一些體會:

Advertisements

一、太陽中風的關鍵點在於脈浮緩,還有汗,這個汗既不是大汗淋漓,也不是丁點無汗,在臨床中,如果遇到大汗淋漓或者丁點無汗的情況,基本上就排出了太陽中風的可能了,辨別汗,是判斷太陽中風的關鍵點,同時,汗也是太陽中風治療的一個關鍵點。

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太陽中風之人,多是本身體虛,本虛和外邪裡應外合而致病的,因此,往後講會說到的治療太陽中風的桂枝湯,應是個輕解表(解肌),重補虛的方劑。

三、太陽中風有時候會在人身上存在好久好久(因為它是個虛證),不像太陽傷寒,從陰陽角度講,太陽中風,太陽傷寒也算是一陰一陽,同樣的外部致病情況下,體虛人容易中風,實者容易傷寒,這說明了什麼?內在因素的重要性啊。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往後會講到的少陰病,也能體現這一點,少陰寒熱化的不同,為什麼,個人認為還是因為自身內在的原因,還有溫病和傷寒的區別,最關鍵的一點也是內因,溫病學叫做伏氣治病,是很有道理的。

Advertisements

回過頭來看這條,從另一個角度講,中風看起來雖然沒有傷寒看起來「嚴重」,但是眼睛能看到的東西,往往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從病患體質而言,外感傷寒的人反而比中風的人體質好。所以,坊間有種說法,發發燒也蠻好,從這個角度講,確實發燒比不發燒的好,再如和直入陰的情況比起來(後面會說到),顯然好多了,對待疾病,其實不要過於懼怕,疾病很多時候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和對自身的一種警示,提醒,治病也要順勢利導,方為王道。

怎麼順勢利導?這個後面談到相關條文時也會詳細說,而整部傷寒論,他的有個特點啊,就是「順勢利導,補不足,瀉有餘」幾個字,各位有基礎的可以想一想,結合《內經》的話:「熱著寒之,寒者熱之,逸者行之,留者除之」;再如,「其實者散而瀉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在表者汗而發之」等等,從這些《內經》的條文中,能否看到《傷寒論》遣藥用方的影子呢?

(本文為原創內容,作者授權發表。本文作者為馬騰飛中醫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若欲了解更多中醫健康養生資訊,請關注微信號jinlanzhongyi)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