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感冒』時 攝取血清素來源食物 能改善抑鬱?

當抑鬱來襲,別以為只是大腦的問題,其實跟腸道也很有關係。

近年有日本醫學暢銷書提出,腸道的健康,可以影響身體的一種激素——血清素(很多罹患抑鬱症的病人,是因為腦內的血清素含量較少引起);認為維持腸道健康,有助頭腦健康。

本報訪問腸胃與肝臟科醫生李傑峯(國大醫院)、精神科醫生蘇心荃(心理衛生學院醫藥部副院長),來解說血清素與腸道、食物及抑鬱症的關聯。

★代表李傑峯醫生

一、血清素是在腸道產生嗎?腸道環境對血清素的產生是否很關鍵?

★人體內的血清素在腦部及腸道生產,大部分是在腸道內合成。

越來越多科學研究認為,腸內的微生物生態對血清素的生成有關。實驗室實驗顯示,多元的微生物群形成獨特的機制,能影響腸道的血清素生產及使用。

Advertisements

二、改變飲食習慣,能增加體內血清素的生產嗎?

★血清素的生產,要靠「前體氨基酸」這種必須氨基酸,而人體不能合成。大多素蛋白質如肉類、雞蛋、魚、奶等以及植物類食物如燕麥、花生、杏仁可找到「前體氨基酸」。

一般來說,典型的新加坡人飲食已足夠產生「前體氨基酸」。不需額外的飲食輔助。

三、保護腸道健康,能提升抑鬱者的情緒?

★目前的科學研究,顯示腸道與精神健康有一定程度關係。比如,某些益生菌可以幫助少部分大腸激躁症患者改善癥狀(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由於腸道之功能異常所表現出來的症候群。其癥狀可包含腹痛、排便習慣改變、脹氣、腹脹、解便不完全的感覺,或糞便中出現黏液)。因為大腸激躁症患者往往有抑鬱的情緒,因此這項療法或能改善病患的心情。

Advertisements

目前好些很有希望的研究正在進行,不過還沒有強大的數據可顯示。所以我建議好好吃飯——保持營養平衡、健康的飲食,以維持健康。

血清素造成情緒低落

每個人的思維、感覺,都是大腦化學物質的操作。而主要影響抑鬱症患者的化學物質之一是血清素。

蘇心荃醫生指出,血清素能影響人的心情、記憶,一旦血清素失調,可以造成心情波動(除了血清素,還有其他大腦內的化學物質也可造成情緒波動)。

目前治療抑鬱症的主要藥物,是增加頭腦內的血清素指數;也有其他藥物可增加腎上腺素等的分泌。

藥物、輔導、生活改變 三要點對抗抑鬱症

如何走出抑鬱症的低谷?

蘇醫生說:「治療抑鬱症,不只靠藥物,輔導也是治療中很重要的一環;有時還需要改變生活。」

如果病人陷入重郁,輔導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病人心情非常低落,難以正面思維,無法接受深入輔導),而藥物可以幫助病患改善重郁的癥狀;這時再輔導、加上其他生活方面的改變,能加強病人康復。

病人若不吃藥,能好嗎?

「有的輕鬱症患者不願意吃藥,可能需較長的時間才能好轉。面對這類病人,我們會建議增加輔導,幫助找出生活上的壓力一一克服,以調整心情。

但醫生會強烈建議重郁者服藥,因為靠自己恢復是很漫長的過程,也很危險——有些病患可能有自殺的念頭。」

他表示,人體本身雖能製造血清素,但靠飲食、運動所產生的血清素不一定能直接影響頭腦的重要部位。而藥物卻能產生特定作用,增加頭腦內重要的血清素。

輔導助釐清生活壓力

如果(輕郁)病人能做得到克服生活壓力、調整心情,那麼醫生會鼓勵病人繼續保持心情開朗;如果做不到,則建議正式輔導,若輔導沒效,再鼓勵病人試試吃藥物一段時間;等心情好轉一些,再進行正式輔導。

「輔導可為病患一一分析生活上所面對的問題,幫助病患解開及放下問題。

如果病人能夠釋放,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負面想法而引發抑鬱症。」蘇醫生說。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