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患者

高血脂患者不得不知的三個誤區

高血脂是秋冬季節高發疾病,為了避免其對健康造成的傷害,要認識其誤區,及早做好防治工作。下面,我們和全球醫院網專家一起認識下高血脂患者不得不知的三個誤區。

高血脂患者不得不知的三個誤區

誤區1、認為膽固醇越低越好

高膽固醇是導致高血脂的重要原因,很多患者在降血脂的時候就認為膽固醇越低越好,其實不然。膽固醇是支撐體內所有細胞的結構形狀,還是細胞膜的組成部分以及合成激素和膽汁的關鍵成分。膽固醇不足,人的情緒便會出現極不穩定的現象。

因此,40歲以下的人5年做一次血脂檢查,45歲以上的人1年做一次血脂檢查,並在醫生的指導下,將膽固醇不高不低地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誤區2、血脂在正常範圍就萬事大吉

治療高血脂的時候,血脂水平在正常範圍內並不代表治療達標,還要依據病情進行具體分析。降脂治療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因此,高血脂患者要定期檢查血脂,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誤區3、瘦子不會得高血脂

很多人認為瘦子不會得高血脂、胖子才會患高血脂,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是高血脂的兩個決定因素。胖人不一定血脂高,瘦人的血脂也不一定就正常。而有高血脂危險的人可以採用生活方式干預法,將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總之,高血脂患者不得不知的三個誤區一定要認識清楚,同時要注意戒煙戒酒,季節做好高血脂的防治工作。

警惕高血脂 勿當拚命三郎

來源:[本站原創] 訪問量:[34]

「男人40歲前拚命賺錢,40歲以後用錢換命」。用這來形容現在的上班族再形象不過了,全球醫院網的專家表示,現在上班族基本上都患有高血脂等疾病。為什麼年輕人就成為了高血脂患者呢?

工作需要使他們患上了高血脂

專家介紹,像上文中說的IT精英的經歷並不是獨一無二的特例,患高血脂白領多的是。在龐大的中青年白領群體中,年紀輕輕就心梗或爆血管的人還真不少見。越來越多的中青年突發中風,誘發的原因多是因為處理不完的公務,一場場的應酬,經常醉得一塌糊塗才回家,三高問題早就找上了門,成為了高血脂的患者。

專家稱,心血管內科病房裡三高、心梗、中風等心血管問題的中青年病人,已經佔到病人總數的20%,這跟壓力大、喝酒、抽煙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年輕人已經成為了高血脂的重災人群,高血脂預防是關鍵。

爬樓梯防心血管疾病

心臟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運動,在同一環境里生活的人,經常坐著不動的,冠心病比經常活動者高出2倍。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管之中脂質代謝,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可預防高血脂。

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防止高血脂的危害。他建議高血脂病人選擇步行、騎自行車、爬樓梯、慢跑、太極拳、保健操等項目進行運動,但應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專家稱,如果抱怨自己的工作忙,最好就每天堅持爬樓梯,因為這不需要佔用太多的工作時間。

總之,全球醫院網的專家表示,年輕白領要注意預防高血脂的青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高血脂.

高血脂對腿的9大傷害

都說高血脂是富貴病,是一種吃出來的病。所謂高血脂,是指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一種或多種脂質高於正常的病症,發病原因大多是由於長期攝入高脂肪飲食所致。患上高血脂,容易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和全身性疾病。高血脂對腿部的傷害主要體現在以下九點。

1、腿疼。高血脂容易造成血管堵塞,而血管堵塞會導致腿部因供血不足而無法正常活動。一些患者感覺腿像灌滿了鉛、疲勞或者灼痛。疼痛可發生於單側或雙側的腿部。

2、腳冷。高血脂傷腿,還體現在患者會感覺腿腳寒冷或摸上去很涼。

3、夜間痙攣。PAD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可能會發生腿部痙攣,坐起或搖晃后可緩解疼痛。

4、皮膚和指甲變化。PAD會導致腳趾甲及腿部皮膚顏色變化。由於供血及營養不足,腿腳上的毛會發生脫落,或者刮掉后長起來很慢。腿部皮膚光亮緊繃,腳趾甲變厚且長得慢,這些癥狀會同時出現。

5、腿部膚色變化異常。患者腿部抬起時,皮膚變白,放下后,又出現微紅或紫紅色。當坐立時,其腳部或腳趾甲會呈現蒼白或變青。

6、創口難癒合。在重度PAD患者中,血液循環不暢會導致腳部出現缺血性潰瘍,傷口呈棕色或黑色並難以癒合,患者疼痛不堪。

7、腿部麻木或無力。休息時(而非走路或運動時)出現麻木或疼痛,病情更嚴重。

8、小腿肌肉萎縮。嚴重PAD會出現小腿肌肉萎縮。血流不足會導致肌肉纖維的減少。重度PAD患者小腿肌肉萎縮程度會高達50%。

9、組織壞死。80%的患者病情不會發展到組織壞死程度。但是大約20%的重症患者出現局部組織壞死需要截肢或有生命危險。

高血脂患者的*常飲食指南

眾所周知,防治高血脂症是預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那麼,在*常生活中,高血脂人群應該如何健康飲食呢?

【高血脂的膳食治療】

1、膳食治療的主要內容

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以及控制總熱能和增加體力活動來達到熱能平衡,同時為防治高血壓還應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2、膳食治療的目標

對於高膽固醇血症進行膳食治療的目的不僅是為了降低血清膽固醇,同時需要保持患者在其性別、年齡及勞動強度的具體情況下有一個營養平衡的健康膳食,還要有利於降低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增加保護因素。

高血清膽固醇膳食治療目標

總脂肪 ≤30kcal

飽和脂肪酸 ≤8%kcal

多不飽和脂肪酸 8%~10%kcal

單不飽和脂肪酸 12%~14%kcal

糖類 ≥55%kcal

蛋白質 15%左右

膽固醇 <300mg/d

總熱能 達到保持理想體重

3、膳食治療的方法

飽和脂肪酸:家畜肉類(尤其是肥肉)、動物油脂、奶油糕點、棕櫚油;

膽固醇:蛋黃、蛋類製品、動物內臟、魚子、魷魚、墨魚;

總脂肪:肉類(尤其肥肉)、動物油脂、植物油。

高血脂 心血管病的罪魁禍首

來源:[本站原創] 訪問量:[26]

人們都說「血脂不降百病生」,高血脂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長期血脂高能引發百病,讓高血脂患者不免心驚膽寒。但萬事不是空穴來風,究竟高血脂的危害有哪些?

①心血管病的罪魁禍首

高血脂長期血脂高能夠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常見的併發症有腦梗塞、腦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高血脂的主要表現是甘油三酯和血清總膽固醇偏高,血清總膽固醇偏高能夠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能夠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嚴重情況下會出現猝死,致死率非常高。

②高血壓的誘發因素

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高血脂,有的醫學專家將高血壓作為高血脂併發症中的一種。但無論如何表述,都是在說明高血脂能夠引發高血壓。高血脂脂肪代謝異常,血液中的脂肪沉積在血管壁,血管堵塞,小動脈阻力增強,血壓自然會升高。

③高血脂脂肪肝

脂肪肝與高血脂稱得上是難兄難弟,它們的「遭遇」有著相同之處,都是由於體內的脂肪超出正常水平。高血脂是在全身的血液中,脂肪肝是指肝臟部位的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即為重度脂肪肝,超過25%則為重度脂肪肝。如果久治不愈則會出現肝硬化,病死率非常高。

④伴發糖尿病

高血脂與糖尿病關係密切,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伴有脂肪代謝異常,血清總膽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高等,因此動脈粥樣硬化的概率較高,這在老年高血脂患者中較為常見。

研究:高血脂傷腦 魚油能逆轉

十多年來,眾多研究證實高脂肪食品會幹擾大腦神經形成,妨礙新神經細胞的產生。而最近,科學家發現可以逆轉這一危害的高級食品——魚油。

英國《每*郵報》5月16*發布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研究報告顯示,魚油中的歐米伽—3脂肪酸能夠阻礙和抑制炎症分子以及甘油三酯的生成,恢復受到干擾的大腦功能,讓神經細胞恢復正常。激發大腦控制飲食、學習和記憶的區域,達到防止高脂食品對大腦負面影響的作用。

參與該研究的研究員露西·皮克萬斯指出,人體在飯後會分泌一種激素,隨後進入血液,保護大腦神經元並促進其生長,而在高脂肪的飲食中,血液內的炎症分子和甘油三酯會增加,進而阻礙這種激素進入大腦,造成大腦神經細胞的生成受到負面影響。

儘管魚油對減肥沒有直接的效果,但是在保護大腦免受高脂肪影響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們需要保持適當的熱量攝取,避免超重,另一方面,多吃些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類或者魚油補充劑,對大腦健康有益。

常吃奶類豆類有助降低血脂

1、多飲水

高血脂患者血液黏度增高、血流速度減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積,易形成血栓。多飲水有利於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血液循環順暢。

2、注意烹調方式

在烹調動物性食品時,絕對避免油炸、油煎,較適宜的方法是蒸和烤(用烤箱,非明火烤),這樣才能使食物中的油脂滴出來。

*常烹調方式易選擇涼拌、清炒、煮、燉、蒸等少油的烹調方式,不用動物油,限用植物油,每天烹調用植物油不超過兩白瓷勺,即20毫升。

3、多吃蔬菜、控制主食、水果適量

蔬菜以葉菜為主,吃菜要「好色」,綠葉的白菜、油菜、菠菜,深色的紫甘藍、茄子、胡蘿蔔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少吃根莖類蔬菜,如土豆、山藥、芋頭、藕等。

蔬菜與水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粗纖維,維生素C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蔬菜中的粗纖維在腸道里可以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水果每天不超過200克,以低糖或中糖水果為宜。

山楂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木耳、蘑菇等菌類也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4、常食用奶類、豆類及其製品

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還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高血脂患者選擇低脂或脫脂奶為宜。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含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

5、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

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還應合理調劑飲食結構,如晚餐不宜多食油膩的食物;少吃甜食,以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病變加快。

肉類選擇魚蝦、禽、瘦肉,多吃水產品,尤其是深海魚,爭取每周食用兩次或以上,不吃魚頭、蝦頭和蟹黃。

高血脂患者吃魚蝦,每天可以吃150克左右;如吃去皮的雞肉和鴨肉,則可以吃100克;如果吃豬、牛、羊肉,每天只能吃到50克。

6、少吃食鹽,口味要淡

食用過多食鹽或高鹽食品,會為高血脂的發生埋下隱患。

7、少喝咖啡、茶

咖啡因會增加體內的膽固醇,因此,應注意盡量少喝咖啡、茶,並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藥物。

另外需要強調,冠心病的易患人群和高血脂的易患人群基本一致,防治辦法也基本相同。冠心病患者只需再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要堅持每頓飯「七分飽」的原則,堅持少吃多餐;二是要保持每天大便通暢,控制粗糧等高纖維食物的食用比例。

蓋澆飯不宜多吃 油鹽過高當心高血脂風險

來源:[本站原創] 訪問量:[26]

飢腸轆轆時來一盤熱騰騰的蓋澆飯成為很多人的選擇,食用方便、飯菜結合、美味可口是大家對它的評價,但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來說,目前有不少蓋澆飯存在油鹽超標等問題,長期吃這類蓋澆飯,可能會帶來高血脂的風險。

油鹽較多。

黑乎乎的醬油,同時泛著亮亮的油花,滿目皆是。固然這種蓋澆飯吃得香,開胃下飯,但同時也可能造成鹽和脂肪攝入量超標,尤其不適合肥胖和高血壓人群食用,對於健康人來說,也應減少吃此類蓋澆飯的次數。

菜量少,品種單一。

多數蓋澆飯中菜的量很小,往往是一大盤米飯上面覆蓋著薄薄的一小層菜,遠遠達不到每頓半斤蔬菜的要求。同時蓋澆飯中蔬菜的種類比較單一,長期吃某一種蓋澆飯可能會造成其他營養素攝入不足。

缺少粗糧。

目前蓋澆飯的主食大多是白米飯,缺乏粗糧、豆類和薯類。從營養角度來說,對於主食的要求,是盡量粗細搭配,營養素配比均衡、豐富,而多數蓋澆飯並沒有達到這個要求。

葷多素少。

蓋澆飯雖然品種繁多,但排骨、滷肉、牛肉、雞肉、魚肉等蓋澆飯基本上都是肉多菜少,而蔬菜類的蓋澆飯品種較少,因此,無論哪種蓋澆飯都難達到合理的葷素比例。

總體來說,在餐館中盡量少點炸、煎等烹調的菜肴做成的蓋澆飯,其湯中脂肪較多;容易吸油的菜肴也盡量不點,如地三鮮、燒茄子;同時盡量避開麻辣口味的菜肴,如宮保雞丁、虎皮尖椒等,這類蓋澆飯往往油鹽超標;多選擇清淡少油的菜肴,如西紅柿雞蛋等。

如果在家裡烹調,除了炒菜時少油少鹽,注意葷素搭配外,建議在烹飪米飯時加點小米或紫米之類的粗糧,也可單獨蒸一塊紅薯來替代部分主食,以保證足量膳食纖維的攝入。

長期堅持有氧耐力運動可有效改善血脂

一談到高血脂,人們就會想到化驗單上的許多測試項目,還有一些向上或向下的小箭頭。相比高血壓和高血糖指標的簡單,血脂的指標讓人看了有點眼花繚亂。

一 般情況下,化驗單中有關血脂的指標包括四項指標: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C)。關於高脂血症的診斷標準,目前國際和國內尚無統一的方法。通常情況下,總膽固醇(TC)濃度應控制在5.17mmol/L(200mg/dl)以 下,如果超過了5.4mmol/L(250mg/dl)時冠心病的危險性將大大增加。

總膽固醇的濃度應該實行總量控制,不能超出上 限,而其他三項指標的變化卻並非全都如此。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個「好人」,可以把體內的膽固醇清除出去,又被稱為血管「清道夫」。成年男性高密度脂 蛋白膽固醇(HDL-C)的理想值在1.2 mmol/L(45 mg/dl)以上,成年女性在1.4mmol/L(55mg/dl)以上。

低 密度脂蛋白(LDL-C)是膽固醇中的「壞人」,如果把高密度脂蛋白比喻成裝運垃圾的卡車,低密度脂蛋白就是血管里的垃圾袋,是造成血管斑塊和堵塞的罪魁 禍首之一。因此低密度脂蛋白(LDL-C)當然是越低越好,健康的成年人要控制在4.0mmol/L(130mg/dl)以內,如果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則要控制的更低。

把血液抽出來后,進行靜置分層,你會看到一層像奶油一樣的東西,這就是甘油三脂。沒錯,這就是在你血管里的東西。 甘油三脂也是個「壞人」。雖然高甘油三脂與心臟病的關係還沒有非常明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高甘油三脂伴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人,其糖 尿病、心臟病的發病率會顯著升高。通常情況下,甘油三脂應該低於1.72mmol/L(150mg/dl)。

注意幾個誤區

1. 控制飲食能降膽固醇?

俗話說「病從口入」,體檢發現血脂高的人第一反應往往就是「我要少吃點肉了」。其實飲食對膽固醇的影響很複雜,單靠控制飲食並不能很好的控制血脂。要知道,血液中膽固醇80%以上是由肝臟製造的,與飲食並無非常密切的關係。

2. 瘦人不易血脂高?

美國的醫生髮現,即使是身材苗條的人也有不少得糖尿病、冠心病。他們將這類人稱為「瘦胖子」。這類人雖然一直不胖,但是由於缺乏運動,肌肉鬆弛,體內的體脂含量並不低,也是患糖尿病、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3.無「箭頭」就正常了?

拿到體檢單的人都會數數小箭頭有多少,但是不要以為血脂指標沒有小箭頭就萬事大吉了。舉個例子,柯林頓和奧巴馬如果同時拿到血脂化驗單,他們判斷LDL-C 是否正常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如果兩個人都是3.2 mmol/L,對於奧巴馬是正常的,但對於柯林頓則是不正常的。因為柯林頓患過心梗,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和支架介入手術,正常的LDL-C應該小於2.07;而奧巴馬沒有心血管問題,不用降得太低。

運動對血脂的作用

運動降低總膽固醇

膽固醇其實是身體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人體的新陳代謝離不開膽固醇。可怕的不是膽固醇,而是過多的膽固醇對身體的危害。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肌肉的增長,也可以加速衰老組織的修復,這些都會消耗掉膽固醇,促進體內膽固醇的降低。有研究表明,經過3-6個月的鍛煉,血液總膽固醇出現下降,堅持鍛煉8個月,下降率可以達到10%以上。

運動提高HDL水平

通過運動鍛煉,身體產生適應性變化,會引起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國外的研究表明,即使是輕微運動也有升高HDL-C水平的效應,每周運動l小時以上者比運動少於1小時者的HDL-C濃度高0.15~0.2lmmol/L(6~8mg/dl)。多數研究證實,3-6個月的鍛煉可以使高密度脂蛋白(HDL)增加5%以上,但是一旦停止訓練,高密度脂蛋白(HDL)又會出現下降。相對來說高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幅度是比較小的,但是這一變化對身體是非常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每增加 0.4mmol/L(l5mg/dl),冠心病危險性會降低2%~3%。

運動能降低LDL

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相比,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要容易一些,出現30-40mg/dl的下降並不是難事。採取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的生活方式就能讓LDL出現下降,可以說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研究表明,12周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使LDL下降17%。

運動促進甘油三酯降低

甘油三酯的主要作用是運送脂肪。長時間的有氧耐力運動可以大量消耗脂肪,因此也就可以促進甘油三酯的降低。但由於甘油三酯受到生活方式、飲食、運動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想要達到降低甘油三酯的目標,在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什麼樣的運動可以降血脂

運動方式

很多研究表明,有氧耐力運動是改善血脂的最佳運動形式。脂肪是身體中最高效的能量儲存庫,而這一能量的利用主要是通過有氧耐力運動。在長時間耐力運動中,人體大量利用脂肪供應能量,使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同時,長時間運動導致身體的消耗增加,恢復過程中也需要消耗膽固醇。為了比較不同方式運動對降血脂的作用,科研人員分別調查了長期從事有氧耐力項目運動和從事力量訓練運動的運動員血脂的情況。結果發現,長期從事有氧耐力運動運動員的血脂更低。

常見的有氧耐力訓練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騎車等。而最新的研究發現,在進行有氧耐力訓練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力量練習可以提升降血脂的效果。因此最理想的降血脂運動方式是一周4到5次的有氧耐力訓練加上1到2次的力量練習。

運動強度

對於能改善血脂的運動強度,研究人員已經達成共識,最適宜的強度是中等強度。在過低的強度下運動,血脂的改善效果很不顯著。曾經有位高血脂的患者在聽說運動能降血脂后就開始每天到公園遛彎。但三個月後,血脂沒有任何改變。找專家一問,才知道每天遛彎形式的散步對降血脂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後來他在專家的建議下採用走跑結合的形式進行運動,堅持三個月後血脂得到有效的改善。

散步的運動強度太低,那麼中等強度運動應該怎麼把握呢?在運動中感覺微微氣喘,但是能夠說出完整語句的運動就是中等強度運動。舉例來說,1個小時6公里以上的快走或者慢跑就是中等強度運動。更加精確的強度控制可以藉助心率(每分鐘心跳數)。把心率控制在60%到70%的最大心率(220-年齡),就是中等強度。如一位60歲的老人,適宜的中等強度運動心率就是96((220-60)×0.6)至112((220-60)×0.7)次/分鐘之間。

運動時間

有研究比較過同樣運動形式的一次運動與長期運動對血脂影響的差異,結果發現,一次運動對血脂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長期運動后血脂得到了改善。國外的研究還發現,長期運動血脂得到改善後,如果停止運動一個月,運動帶來的有益改變就會消失。因此,改善降血脂的運動不是一次兩次的運動,而是長時間的運動。較為理想的運動時間是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每周4-5次。運動持續3個月以上,才會有比較顯著的降血脂效果。

血脂異常和胖瘦沒有必然聯繫

有體檢中心數據顯示,目前排名第一的病例是血脂異常,每6萬人就有4萬出現這種情況,佔總體檢人數的三分之二。其中,40歲以下的佔了近三成,六成血脂異常者都是體重正常的人甚至是瘦子。血脂異常連續3年高居榜首,且呈持續增高趨勢,血脂異常已經成為不同職業人群的通病。

血脂高並非胖人專利 長期吃素小心脂肪肝

很多人認為,大葷大油吃多了,長胖了才會得高血脂。其實,血脂高不高跟胖瘦沒有必然聯繫。血脂異常並不單純是因為攝入脂肪過多造成的,飲食結構不均衡,吃得太葷太素都會造成體脂代謝紊亂,引起高血脂。另外,體檢中心此前為20多個長期吃素的人做體檢,結果三分之二的人血脂都不正常,超過一半的人有脂肪肝。

可見,真正健康的飲食應該是低鹽、低油、低脂,「三低」缺一不可。有些人可能看起來確實吃得很素,但是炒菜時油可能放得比較多,同樣不利於血脂健康。

年輕人血脂高主因生活方式不健康

有些人體檢時發現血脂異常,但複查后又顯示正常,這是為什麼呢?第一次確診為高血脂,那麼醫生首先會要求患者4周內進行飲食控制,要求患者做到膳食平衡。因為,一部分患者的血脂異常是由於飲食不當造成的。如果患者仍然持續這種飲食狀態,不加以糾正的話,就會變成真正的高血脂。

年輕人血脂超標關鍵還是生活方式,聚餐多、應酬多、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又不注意運動的人更容易中招。另外,相對來說久坐不動的人、做腦力勞動的人血脂也更容易異常,白領、教師、環衛等都屬於高發人群。

預防高血脂的飲食主要是指清淡為主,平時要注意多喝水,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多飲水。血液濃縮、血液黏度增高,流速減慢,促使血小板在局部沉積,易形成血栓。多飲水有利於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血液循環順暢。

2、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蔬菜與水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 及粗纖維。維生素 C 具有降血脂的作用,粗纖維在腸道可以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山楂、蘋果、梨、獼猴桃、柑橘等均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3、多吃大豆食品。大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有利於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下降,改善血液的黏稠度,避免膽固醇在血管內沉著,有利於防治高黏度血症及高血脂症。

4、多吃清淡的食物,以素食為主,粗細糧搭配,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還應合理調劑飲食,如晚餐不宜多食葷腥味厚的食物;少吃甜食,以免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促使病變加快。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