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治未病"治則的思想探源

「治未病」是《內經》的重要治療思想,它包括養

生保健(屬於醫學養生學範圍)和早期治療(治療原

則)兩個方面⋯。就治療原則而言,《素問·四氣調神

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

亂。」其具體內容有二,_為本篇所言及《靈樞·逆

順》所言「上工刺其未生者」,為末病先防之意;另一

為《素閉-八正神明論》所言之「上工治其萌芽⋯⋯下

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即既病防變。未病先防和

既病防變,體現了中醫防重於治的觀點,亦是防治疾

病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怛1。這一治療原則,生動

地體現了先秦漢初樸素辯證法的精華,是古代辯證

法在醫學領域裡成功的運用。茲從先秦漢初有關文

獻中探討《內經》「治未病」思想的形成。

Advertisements

首先,《內經》「治未病」這種防患於未然、預防為

主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如《商書·說命》中說

到「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左傳·魯襄公一

一年》亦說:「書日:『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

患。」春秋時代的管仲在《管子·牧民》中日:「惟有道

者能備患於未形也,故禍不萌。」這種避禍防患的觀

念,影響到醫學界,被引申發展成為《內經》「治未病」

的思想∞J。再如《國語·楚語下》:「夫誰無疾眚,能者

早除之。」《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加以明確指出: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巳亂治未亂,此之

謂也。』』

對《內經》「治未病」學術思想影響比較大的當屬

《易經》、老子、《孫子兵法》、《淮南子》等。

Advertisements

《易經》一書堪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古遠的經典著

作之一,世人尊為「群經之首」。《易經·既濟卦》的卦

辭說:「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既濟卦是離

(火)下坎(水)上,是水在火上象。水性潤下,火性炎

上,二者是矛盾對立的,水在火上,表示對立面能夠

統一起來,發揮其濟物的功用。然而一旦水決火就

會被澆滅;一旦火旺水就會被燒乾,在水火相交之

中,相害之機又潛伏在其中,所以孔子在《易傳·象》

中解釋此卦說:「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預

防之。」防在於預,預在於思,其目標是「患」。「患」指

一切災患,病患當屬其中H1。既濟卦所蘊含的預防

思想在《內經》中亦有體現,《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

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又如《易經

·否卦》日:「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於苞

桑。」正是要人們對可能出現的危難時時警惕。孔子

在《繫辭下傳》中引用這一辭時說:「君子安而不忘

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

也。」意思是天地萬物處於永恆的運動變化之中,任

何事物都不可能永駐,因此人們必須居安思危,密切

注視事物的發展動向,將一切可能導致危亡的因素

及早消除,防止事物向壞的方向轉化。《素問·刺熱》

則日:「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可

見,《內經》「治未病」思想與《易經》之說一脈相承。

春秋末期的老子還初步察覺出一些從量變到質

變的現象。儘管他沒有(也不可能有)把這種現象總

結成為一個規律,但在兩千多年以前能初步觸及到

這種現象也是難能可貴的。如老子說:「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

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

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意思是

說,事物在安靜、平穩、正常的時候容易持守,一旦發

生動蕩、禍亂、疾患就難以把持了,沒有形跡時容易

圖謀,脆弱時容易分解,微細時容易消散,因而無論

治國、處事等都應當在未發生敗亂破散禍患之前,未

兆之先,脆弱之際,微小之期,防患於未然,消弭於無

形,而且禍亂病患的初淺階段,都容易得到治理¨1。

顯然他已認識到本來細小的事情,發展下去會發生

質的變化而成為大事,剛剛萌芽的問題容易解決,拖

延下去會發生質的變化而成為難辦之事的道理。所

以他主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老子》六十三

章),並明確指出:「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七

十一章)時常害怕有病而先作預防,就可能避免疾病

為害。「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經脈,

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如《靈樞·玉版》還以戰爭

和癰疽的發生為例,解釋為何要治未病:「故兩軍相

當,旗幟相望,白刃陳於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謀也。

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日之教

也,須臾之得也。夫至使身被癰疽之病,膿血之聚

者,不亦離道遠乎?夫癰疽之生,膿血之成也,不從

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故聖人自治於未有

形也,愚者遭其已成也。」戰爭的形成、兵民的教化及

癰疽的產生、膿血的積聚,都有一個積微至著的量變

過程,循道的聖人在癰疽尚未形成之時就加以治療,

而離道的愚者則遭其已成之害№3,所以說「上工救其

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素問·八正神明

論》)。所以比照《內經》原文,顯然老子這一「治之於

未亂」思想引入到醫學之中,就發展成為《內經》「治

未病」的思想了。《黃帝內經》中「治未病」治則的確

立,可以說是老子的這種辯證思想與醫療經驗相結

合的產物。

《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軍事著作,

為春秋末期孫武所著,就其哲學思想的內涵來看,

《內經》「治未病」治則亦汲取了先秦時期的兵家思

想。如《孫子兵法·謀攻》:「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

者也;不戰而屈入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這

種不戰而勝的軍事思想與中醫學「治未病」思想如出

一轍。《內經》倡導「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靈樞

·逆順》)是說高明的醫生常能防病於未然,這和《孫

子兵法》倡導的不動一兵一卒就能克敢制勝的軍事

思想毫無二致。《孫子兵法·謀攻》又日:「故上兵伐

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

得己。」孫子把作戰用兵形式分為4個層次,最好的

為法就是以謀伐敵,「伐謀」的目的在於抓住戰場的

主要矛盾,求得無形和有形的勝利。《靈樞·逆順》亦

有「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其次刺其

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的說法。《孫子兵法-九

變》又指出:「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

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這體現了兵家「有

備無患」的戰略指導思想,亦與《內經》「上工治未病」

的指導思想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另外,援用軍事

理論推導出《內經》「治未病」治則還有很多,如從成

書於戰國後期《六韜·卷三·龍韜·軍勢第二十六》之

「善戰者,不待張軍;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善勝敵者,

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故爭勝於白刃之前者,非良

將也;設備於已失之後者,非上聖也」中,仍可體現出

《內經》的「上工治未病」,「上工治其萌芽」(《素問·八

正神明論》)的思想;從《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二十》

之反對「臨難而鑄遽兵,噎而遽掘井」之理,可體現在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述的「病已成而後葯之,亂

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

乎I,'。

西漢淮南王劉安招集賓客集體創造的名著《淮

南子》,發揮老子「治之末亂」的思想,主張「治無病之

病」,亦含有《內經》「治未病」的思想。如《淮南子·說

山訓》指出:「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

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此即《素問·四氣調

神大論》所言:「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而要治「無病

之病」和「無患之患」,就必須知道病患之所從生,從

根源上加以消除,才能避免病患的發生。故《淮南子

·泰族訓》說:「所以貴扁鵲者,非貴其隨病而調葯,貴

其厥息脈血(通過切脈了解氣血狀態),知病之所從

生也。所以貴聖人者,非貴隨罪而鑒刑也,貴其知亂

之所由起也。」從根本上消除病、患之源,就使之無從

發生了。《素問·八正神明論》亦有:「上工救其萌芽,

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

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

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

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曰:守其門戶焉,莫知其情

而見邪形也」的論述。但病患未生之時,其源往往隱

藏,即使有所顯現開始時總是細微的,人們難以察

覺,即使有所察覺,也不能引起關注,這就給病、患的

形成提供了條件,等到病患已成,禍亂已起,就難以

施治了,故《淮南子·人間訓》提醒世人:「人皆輕小

害,易微事,以多悔。」同時又告誡人們說:「患至而

后憂之,是猶病者已倦而索良醫也,雖有扁鵲、俞跗

之巧,猶不能生也。」這裡根據上下文意雖是以醫學

喻為政處事的道理,但其蘊含的未病先防、既病早治

的「治未病」思想確能啟迪後學,這與《素問·四氣調

神大論》中「病已成而後葯之⋯⋯不亦晚乎」,其理相

同。可見,《淮南子》這種「治無病之病」的觀點,與

《內經》「治未病」理論,有一定淵源關係『71。

《內經》成書年代,無疑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

因非成於一時一人之手,似可認為取材於先秦,成編

於西漢。《內經》的作者恰當地運用了當時流行的某

些哲學理論,並密切結合從臨床實踐中獲取的醫療

經驗,使之升華為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可以說

《內經》不僅僅是醫學典籍,而且又是古代的一部重

要的哲學著作⋯。本文探討《內經》「治未病」治則與

《易經》以及諸子在學術上存在的種種聯繫,旨在對

《內經》「治未病」治則的學術思想進行探源,以期為

研究《內經》的學術思想提供參考。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