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三大祭之葵祭!

京都有好多寺廟和神社,這彈丸之地中的17處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神社只佔了兩處,1處宮殿,其餘14處都是寺廟。而這14處寺廟一律是收費的,只有兩處神社(下鴨神社與上賀茂神社)可以隨意進出,直接導致活動範圍大大縮水。

以占卜與祈福作為主要功能的神社,當然在具體操作上要是有收費項目的。不經讓人聯想寺廟信仰果然是皇族特權,而神社的低門檻或許就是她延續至今的有利證明。

擔當京都三大祭祀的主要承辦點的,都是神社~

(一年一次)

五月的葵祭(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也是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兩處。

七月的祇園祭(八坂神社)=>同時也是日本三大祭祀之一,其他兩處分別是東京的山王祭和大阪的天神祭。

10月的時代祭祀,目的地是平安神宮。

Advertisements

葵祭

每年5月15日是京都的三大幾祭典之一的葵祭。葵祭又被稱作為賀茂祭,在以前祇園祭是庶民之祭,而葵祭則是一個貴族之祭。

葵祭是在日本古老的神話中,為了感謝日神的恩惠,人們把向日葵系在牛車上,到神殿去參拜。每年葵祭,500多人的遊行隊伍會穿著平安時代的服裝走在京都的街道上,再現當年向下鴨、上賀茂兩神社傳送天皇諭旨和供品的官員隊伍場面。

遊行分為上、下午兩場。

上午場從京都御所出發,到達賀茂御祖神社,下午場再從賀茂御祖神社到達上賀茂神社。

關於葵祭的起源和沿革是這樣的:

約1400年前的欽明天皇在位時的567年,國內風雨飄搖,五穀欠收,伊吉若日子奉天皇之命,在農曆4月酉日,以馬系鈴、人戴豬頭假面的儀式,祭祀了賀茂皇大神,結果迎來了豐收之年。

Advertisements

由此,成為一個例祭。據說在819年(弘仁10年)時,正式成為國家的儀式,列入朝廷的律令制度。

雖然,在應仁之亂(1467-1477)、1693年(元祿6年)之後約200年間、1871年(明治4年)到1883年(明治16年),1943年(昭和18年)到1952年(昭和27年),有過中斷,但是這個平安王朝的傳統被忠實地保持了下來。

而稱作「葵祭」則是開始於江戶時代的元祿7年——1693年,因為當時遊行者和牛車均飾以葵葉而得名。

遊行隊列逶迤1公里,依次為:

1、乘尻:遊行隊列的先導,左右各3騎。

2、檢非違使:管理治安民政的官吏,在葵祭中騎馬、手持弓箭。

3、內藏使:「內藏助」與「內藏史生」,管理天皇財帛を的內藏寮的官吏。

4、山城使:京都以南的山城國的國司所管轄區域的督護。

5、牛車:俗稱御所車,是天皇的敕使所乘之車,飾以紫藤之花等。如今,敕使不必坐於車上。有牛童、車方、大工職等作為車役,跟隨著牛車。

6、風流傘:大傘上裝飾著牡丹和杜若等季節之花(人造花)。由4個取物舍人輪流撐持。風流傘有主色調不同的兩把。

7、齋王代:「齋王」以前是天皇的女兒擔任,現在即是公開募選,故稱「齋王代」。

總共有500多人,36匹馬、4頭牛、2輛牛車、1頂轎子。

照片是去年赴日時小夥伴拍的,我們特意為了葵祭掐著日子去的京都,住所也選在了京都御所旁,出門走路五分鐘就到御所正門,減少了被太陽烤的時間。話說霓虹這個天啊,五月中的太陽就已經很毒了,奉勸去日本的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晒。

說到觀賞位置的話,大多數人首推京都御所,其實不見得一定要進御所裡邊觀看,到的早還好,稍微晚點就人滿為患,想找個照相位都難。像我們這樣不經曬又掐點去的,選個御所正門的路上等倒是也能看的很全。

京都人民也很少會跟全程,都是看完這一段就各回各家。所以結束了觀賞以御所為起點開始一天的行程也是不錯的選擇,溜達著去二條城也不遠,而且御所附近有一家小小的麵館,非常不錯。

說起葵祭,那重頭戲不能不說就是其中的齋王代了。

那齋王代的人選到底是怎樣確定的呢?雖然說是公開募選,但這可不是一般的公募,範圍基本限定於京都的貴女,一般來說就是京都寺社、文化人、實業家等家族中20歲左右的未婚女性,說白了就是有錢人家的大小姐,參選的家庭非富即貴,畢竟參加祭奠是要負擔費用的,哪怕是行列中的童子。一年一次的葵祭只行列就要花費數千萬日元。

不過,即使要這麼大的開銷,姐妹或母女前後擔任齋王代的例子也並不怎麼稀奇,有些甚至是祖孫三人都曾擔任過齋王代,這對於整個家族也是一個莫大的榮譽。

今年被選為第62代齋王代是文教園理事長的孫女,同志社大學二年生的富田紗代。

相比熱鬧的非凡的祗園祭,葵祭算是比較安靜的了。

5月有計劃前往日本的小夥伴們不妨把15日這一天放在京都,來感受一下京都傳統的風物吧。

有夢想,致天道~~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