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姐多婆婆多?小姑子多舌頭多?是謬論還是真理?

自古常言,清官難斷家務事。其實家裡的事情真的無法用法律法規來衡量,因為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地方。今天麗姐講的事都是身邊的故事。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叫王浩,因為母親早逝,就爸爸帶著他和姐姐一起生活。80年代,家裡的條件很有限,加上沒有女人打理生活,日子捉襟見肘。平日子爸爸出門勞作,都是姐姐照顧弟弟。而且姐姐早早地輟學在家,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弟弟。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浩在自己的努力下考上了大學。為了供弟弟讀大學,姐姐到了已婚年齡也沒能嫁人,直到弟弟讀完大學,畢業后姐姐傾其所有,幫弟弟娶了媳婦,最後三十好幾了才把自己的婚姻大事解決了。如今,弟弟家庭,工作都特別理想,在城裡給姐姐買了樓房,弟媳和大姑姐相處的十分融洽,非常讓人羨慕。

Advertisements

另外一個,是我的鄰居家。他家的情況就不是很樂觀了。有一次,婆婆和媳婦因為在教育孩子上起了分歧。媳婦說話重了一點,給婆婆就氣哭了。婆婆就給自己的閨女打了電話,倒倒苦水。這一說不要緊,大姑姐還以為自己媽受了多大委屈,打了一個車就來了,下車不由分說的就和自己的弟媳理論。弟媳也不是善茬子,倆個人扭打在一起,後來大姑姐還把家裡的玻璃全都砸爛了。搞得左鄰右舍的都來看熱鬧,議論紛紛。老話怎麼說的,家醜不外揚。這下十里八村的都知道了。

同是大姑姐,卻扮演了不同角色。再此,我想給一些大姑姐和小姑子一些忠告:1,不要參與你媽和弟媳家的紛爭,畢竟現在都各自有各自的家庭,管好自己的家就好。2,幫里不幫親,實在不能避免,你要做好一個橋樑,倆邊都勸勸,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3,不要聽當方面的說辭,多聽聽弟弟或者弟媳的聲音。還有一點最重要,因為麗姐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就是婆婆和大姑子小姑子別總竊竊私語,真的特別反感。有話大聲當面說,背地裡說小話,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Advertisements

當然還有一些意見是給兒媳的:作為晚輩,對老人的意見或者做法有不同觀點時,不如你把這個辦法告知你的丈夫,可能兒子和媽媽溝通起來會更好一點。盡量和他們講道理,可能是年代的關係,畢竟他們懂得沒有你多,試著講些道理,也許他們聽完了以後也會贊同你的觀點。萬事溝通最重要!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牢記一句話:家和萬事興!家和萬事順!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家庭幸福!你有什麼故事和大家一起討論分享,歡迎你的留言!麗姐天天見,麗姐明天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