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莊子·說劍》論古代劍術:自衛防身之用,古代短兵之首

先秦諸子百家競相爭鳴,道家獨樹一幟。《莊子》為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子所著,是反映道家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說劍》是《莊子》中的重要篇目,由於其內容與莊子思想不相干,一般學者以為不是莊子之作,而是縱橫家所撰。但其中關於劍的論述,確為我們了解戰國劍術及相關問題開闊了視野。

劍是古代貴族和戰士隨身佩帶用以自衛防身的兵器,號稱古代短兵之首。劍身雙刃,端尖為鋒,既可橫斬,又可直刺,應用十分廣泛。傳說,劍由蚩尤所造。從考古發掘資料可知,最早的劍是商後期北方草原地區游牧民族所使用的各種青銅短劍。西周早期,在中原地區,劍的形式已相當成熟,主要為銅劍。從春秋晚期到戰國時期,青銅劍的發展正式步入成熟、鼎盛時代。主要標誌是,劍身普遍加長,形制規整,附件齊全。據《周禮·考工記》記載,當時人們配劍還有表示等級身份之意,士階層因所佩劍長短重量之不同,而分別為上士、中士和下士。

Advertisements

劍各部位名稱

劍一般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組成,每個部位各有其專有名稱,並且各個時代說法不同。戰國時期對於劍各部位如何稱謂呢?《說劍》中,莊子在為趙文王解釋「天子劍、諸侯劍」時,說:「天子之劍,以燕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魏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又說:「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人為鐔,以豪傑士為夾。」可見,當時劍的主要稱謂有鋒、鍔、脊、鐔、夾。從與現在稱謂名稱的對應看:鋒,為劍身前端的尖突部分;鍔,為劍身的劍刃部分;脊,為劍身中央一條凸起的棱;鐔,為劍身和劍柄連接處呈「凹」字形,或條形用以護手的部位,即現代所說的劍格;夾,為劍柄手握處,又可稱為莖。從所出土的戰國劍形來看,這四個名稱基本概括了一把劍的組成,應是中原地區古劍的成熟形態。

Advertisements

劍術理論

戰國作為兼并戰爭的高峰時期,劍術作為兵士近身搏鬥的重要訓練手段,以及民間「士」生存的必要手段,技術水平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劍術經驗的積累為劍術理論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各家思想特別是兵家思想的融入,奠定了劍術的理論基礎。

莊子在《說劍》中對劍術理論總結為:「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先之以至。」可以解釋為,擊劍的關鍵,首先是把弱點暴露給對方,使對方以為有可乘之機,然後給對方發起攻擊,以搶先擊中對方。通過莊子的論述,說明當時劍術已發展到相當水平。我們可以想像到當時的劍士擊劍,需要的不僅僅是力氣和身體的強壯,而是要有靈活的擊劍思想,熟練掌握擊劍理論,才是取勝的關鍵所在。同時,通過《吳越春秋》中越女的劍術理論,對當時的擊劍理論我們可以得到進一步的認識。越女因善於擊劍被推薦給越王,當越王問及劍道時,她說:「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興。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具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這一論述闡明了擊劍中動靜、快慢、攻防、虛實、內外的矛盾關係,更進一步說明了當時劍術水平的發達,以及當時的劍術已突破技擊的範圍,具有內外兼修的作用。該理論可與莊子的劍術理論相對應,都是劍術思想的精髓。通過這兩個理論,我們可知當時雖然南北分裂,但在劍術上卻有相通與交流。

劍術的流行及水平

戰國作為戰爭年代,擊劍作為一門防身技術,受到眾多王公大臣的喜好。據《韓非子》載:「為人臣者,聚帶劍之客,養必死之士」,可見「劍客」之眾。為大家所熟知的「愛國志士」屈原從其「蓋長鋏之陸離兮」中就知其經常配劍,且應當習劍。同時,一些社會下等平民,為了謀生,也將擊劍作為一種職業。《說劍》中有云:「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單趙王就有劍士三千,那麼其他國君和王公就更不用多說了。不難想像當時擊劍人數之眾和劍術的流行程度。通過大量考古工作發現,我國大量戰國時期的墓隨葬有銅劍,且許多大墓出土銅劍數量較多。如湖北江陵的天星觀1號墓出土銅劍達32把之多。同時,有些小型墓僅有的隨葬品就是一把銅劍。

想要在戰國這樣一個戰爭的年代生存,對於一個劍士來說,劍術水平的高低起著最直接的作用。這就客觀上促進了劍術水平的發展。莊子在《說劍》中對趙王論述自己的劍術水平時說:「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可見,其劍術的高超。雖下文並未見莊子出劍證明其劍術,但不難想像,在王權至上的時代,一般人是不能在君王面前妄言的,如果莊子無此絕技,他是絕不敢誇下如此海口的。同時,根據下文中趙王為選高手與莊子比試,「校劍士七日,死傷者六十餘人,得五六人。」試想,在如此激烈的爭鬥中,能留下性命並取得最後的勝利者,可見其劍術之高超。

劍士的地位

士作為戰國時期的一個特殊階層,其地位一般較低,從《說劍》中我們可以得到論證。首先,「劍士」是依附於一定的政治勢力或權貴,無固定的生活來源,衣著簡陋,如文中所說「然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這些都是王的劍士,一般貴族的劍士可想而知,就更不用說沒有依附關係的劍士。同時,對於這樣的劍士「王乃悅之」,可見當時劍士大多都是貧苦的社會下層。其次,劍士的生命得不到保證,命如草芥。對於趙王,劍士可養三千,而這三千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比劍供趙王取樂,「死傷者歲百餘人」。為了選出與莊子比劍的竟「死傷者六十餘人。」如果說遇到戰爭時,那麼這些劍士的命運應當說就更悲慘了。

總之,在戰國時代,劍士只是作為一種工具供統治階級所應用,其唯一的生命支柱就是其劍術水平的高低。

劍術的格鬥性和表演性

劍術源於戰爭與格鬥。戰國作為激烈的爭鬥時期,擊劍的主要目的應以防身格鬥為主,且擊劍的招數以實用為主,以取對方性命為出劍的最終目的,絕不等同於現代的劍術表演。

從《說劍》中可以看出,當時無論是王者觀劍,還是為了較出高低的比劍,都是以死傷對手為代價的,可想比劍之殘酷。每個劍士在應用劍術時都是以奪取對方性命為勝利之本,因此,劍術的格鬥性不言而喻。近半個世紀考古發掘出土的戰國銅劍,從其鑄造工藝看,千年之後還是相當鋒利。如「越王勾踐劍」,儘管埋藏千年,出土后,拔劍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無鏽蝕,刃薄鋒利,試之以紙,20餘層一劃而破,由此更能理解比劍時的殺傷力之強。

同時,通過文中描述趙王喜觀劍之甚,可知當時劍術有相當高的觀賞性。試想一下,如果比劍不精彩,那麼作為一國之君,完全可以喜歡觀賞歌舞,何必每天看那血淋淋的慘狀。從近年的考古發掘來看,當時不僅趙王一人喜歡看比劍,就連著名的「曾候乙」也是如此。在聞名於世的地下音樂寶庫「曾侯乙墓」中,其隨葬的實物編鐘架就是由佩劍武士所構成。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