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鳳眼菩提不得不知!原來它有這麼多的造型

金安一居士所著《密宗輯要》一文說:「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用水晶珠,修壞法及

長壽法用珊瑚珠,修誅法用人頭骨珠,修觀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鳳眼菩提子珠。」

今天萬里就和大家聊一下鳳眼菩提念珠的幾種處理方式!所謂佛有萬象,做為佛教

重要法器的鳳眼菩提念珠也以不同的面相出現在大眾的面前!下面咱們就一一道來!

1原籽:

最初大部分印度教徒的念珠都是將剝下果皮的原籽清洗晾乾之後直接使用。生長成熟的

原籽皮色呈淡紅色,眼紋清晰,眼珠突出。傳統漢傳佛教的鳳眼念珠也多見這種形制,

配飾簡單清爽,非常符合古代中國人的簡約審美。現在國內好多老牌的鳳眼迷們還

在堅持玩這種自然型原籽,把玩數年後外表會呈深紅色甚至紫黑色,包漿厚重,

Advertisements

皮質玉化,視覺效果清新樸素卻古風盎然。

2.切片:

受到藏傳佛教審美的影響,現在鳳眼的主流就是切片。把原籽兩端部分磨掉,

做成藏式念珠,已經成了鳳眼玩家的首選。磨多磨少,切片薄厚的形制已經

五花八門:微切桶珠、倒角鼓珠、車軲轆、極限薄各種工藝無所不用其極。

一般來說切片基本上都保留了原籽的外皮和眼型不動,矮樁的形狀更適合

搭配一些漂亮的藏飾,不僅把玩出來和原籽是一樣的效果,還可以融合藏飾

鮮明顏色的繁複搭配,視覺衝擊力極強,年代越久越是美不勝收。

微切桶珠

倒角鼓珠

車輪珠

扇面薄片

3.磨皮:

磨掉原籽的凹凸紋路,只留下眼型和斑紋,形狀正圓。這種形制並無古老依據可循

磨皮藏桶珠

輕磨皮藏式鳳眼

Advertisements

4.酥油煮:

很多藏傳佛教徒使用的鳳眼念珠都需要一番很複雜的供養程序。一般當年下樹的原籽

被採購回來都要先經大喇嘛加持去煞,然後磨成藏式桶珠用酥油進行煮制。煮制過程

中會依據藏區各地的不同習俗加入紅茶、硃砂、麝香等材料。這樣煮過的鳳眼皮色

一般都呈深紅色甚至暗黑色並且會帶有一股天然的酥油奶香,尤其是尼泊爾人在煮

制過程中會加入印度大吉嶺的特產紅茶,珠子上出來的香味比**這邊單純的酥油香

還更多一股清爽的感覺,聞之非常殊勝。這種鳳眼不僅顏色藏范兒十足,而且手感

綿軟舒適,最適合日常盤念。

5.鑲嵌:

藏區傳統工藝,就是將酥油供養過的老鳳眼漏眼的部分或者將新鳳眼的眼仁部分挖掉,

然後嵌進松石、南紅、珊瑚、蜜蠟等等藏傳佛寶;也有將鳳眼菩提中間一圈全部

挖掉鑲嵌的,這樣做出來的單珠效果五顏六色,不僅可以將眼型不正的珠子也

一併利用,而且也營造出一種藏傳美學的典範。

當然隨著現在國內文玩熱的日益高漲,念珠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宗教領域,

在幾個古老制式的基礎上也衍生出許多新奇的造型,在這裡萬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畢竟一物配一主,很多時候喜歡就是緣分,念珠造型的蓬勃發展對於信仰來說的確不失為一件美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