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家屬看病,能有什麼便利?婦產科男醫生現身說法

午飯後,辦公室沒人,淼哥坐在辦公桌前看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寫的《凱恩斯傳》。

娟妹一陣風似的跑過來坐下:「淼哥、淼哥,嫂子是不是住院了?我剛帶一個病人去超聲科檢查,看見旁邊診室門口有人在排隊。

有個穿病號服的女生等了好久,輪到她的時候,來了一位推輪椅的病人,對方說很急,要先做。

那個排隊的女生也沒說什麼,讓後來的那位病人先進去了。我覺得她挺有素質的,於是多看了兩眼,喲,不是你老婆嘛。

你真行,嫂子住院檢查,你也不去陪著。還是本院家屬有素質,換了別人,沒準兒會嗆起來。」

淼哥頭也不抬,繼續看書:「醫院各種規章制度完善,就診檢查流程通暢,按著程序走就好了,我也想去陪一下呀,可真心抽不開身。

她腰疼,都是帶孩子累的,我天天泡在醫院,早上7點鐘出門,晚上21點回家,一點兒忙幫不上。

Advertisements

看她腰疼越來越嚴重,周末帶她去門診看了一下,醫生直接把她收入院了,開了一系列檢查。

經常有患者問我們,他們的病到底能不能確診,我都建議他們耐心做完相關檢查。這輪到自己家屬了,當然也是按部就班做完檢查先啦。」

娟妹撇撇嘴:「都說醫務人員對自己的家屬,是冷靜到極點,理智到可怕。幸好嫂子能理解你。

看你長得歪瓜裂棗,身無長物,當初估計就是想著你是個醫生,看病就醫方便點兒才嫁給你。

結了婚才知道,原來醫生家屬看病,占不了什麼便宜,該排的隊得排,該交的錢得交。」

淼哥笑了笑:「前段時間有則新聞報道,說有位醫生在手術室給患者做手術,他自己的父親被送到醫院搶救,他還堅持把自己的手術做完。

有些人抨擊他鐵石心腸,其實我是能理解他的,這是一種沉著冷靜,這是一種職業素養。

Advertisements

醫院細分為很多科室,患者來院后都有相應的流程處理,除非有個治療或者手術非你不可,否則靜靜的做個家屬,不要指手畫腳為好,充分相信你的同事。

再說,醫院運轉有序,靠的是我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個人都是環節上的一個齒輪,你臨時有事脫崗,就需要其他人填補漏洞,存在醫療隱患。

手術做一半,臨時從科室叫同事過來補台,就算家裡著火了,我都干不出來這事兒。

要說醫生家屬看病能有什麼便利,無非就是結果出來了,能第一時間去諮詢一下專科醫生。

可萬一遇到我這樣忙的四腳朝天的人,那還不如家屬直接去問管床醫生。

老婆周六入院,這都周三了,我還沒空去問問管床醫生,她到底有什麼問題。

幸好老婆和我一起生活這麼久,知道我一天到晚在忙些啥,乾脆自己全部搞定,要是等著我去安排,估計到現在一個檢查還沒做上呢。」

娟妹嘆了口氣:「我有些親戚朋友,可不是這麼想,以為我在醫院工作,大事小情都找上門。

今天要求加個號,明天要求看個結果,幫自己的忙倒也罷了,她的七大姑八大姨,她的同學鄰居發小,她都要一併管;

好,婦產科的忙也就忍了,心臟不舒服要找我,牙齒髮炎要找我,屁股上長個痘痘也要找我。

她們動動嘴,我要跑斷腿。我們醫院這麼大,科室這麼細,員工這麼多,我又不是院領導,天天忙到月經失調,哪可能天天為了她們東奔西跑呢?」

淼哥放下書,揉揉肩膀:「你臉皮薄,有求必應,所以事情越來越多,最後就是把自己累死了。

我臉皮厚,一般不會答應這些事兒,與其最後把三方搞的都不愉快,倒不如開始自己就做個惡人。

是朋友,他能理解你,一般的小事不會騷擾你;不是朋友,就把你當工具使用,你得罪他又有何妨?

第一、 我是不會幫人加號的:

現在門診看病,都是網上預約,慢性病這個星期約不上醫生就約下個星期,我們醫院預約不上就去其他醫院。

門診一天能看多少病人,醫生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預約。

你臨時去加一個號,他可能就要被預約的其他病人投訴,他可能就要拖班吃不了午飯,他可能就要在手術日做手術做到下半夜。

自己辛苦不說,還要冒著被罵被投訴餓肚子的風險,他能有什麼好處呢?

一個主任醫師的號50塊錢,還是漲價以後的,他自己能得6塊4毛錢,你好意思去麻煩他們加號嗎?我開不了口。

第二、 我是不會幫人諮詢病情的:

看病講究望聞問切,講究去偽存真。經常有人發條微信,告訴我幾個結果,要我判斷下一步該怎麼辦。

且不說時間有限,需要用意念來回答諮詢。關鍵對方經常給的資料是不全的,細問起來很多重要病史被遺漏。

對方會把自己以為重要的信息告訴你,或者把就診醫院醫生的意見,截取一小段轉述給你,你發表意見,很可能耽誤治療。

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更何況是嚴謹的醫學,所以我從來不做網路付費問診,出事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知道是坑,自己都不挑,我哪好意思拿著問題去諮詢同事呢?

一般我就是安慰幾句,然後建議對方去當地最好的醫院,按部就班的診療。

第三、我是不會尋求特殊照顧的:

醫院流傳這樣一句話:越是熟人,越出事,出事還是出大事!

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是經驗的總結,在種種方案中,最佳選擇被保留。按流程辦事,最不容易發生錯誤。

有些外行人不懂,找熟人打招呼就是想省事省錢,該做的檢查不做,該等的結果不等,以為省略了一些步驟就是自己有面子。

治病有如蓋房子,每一個步驟都是不能少的,沒打地基就起樓,樓會塌;沒塗膩子就刷牆,牆會裂。

我老婆住院,管床醫生出於禮貌,問我有些檢查做不做,我說一切按常規來,千萬不要搞特殊,該查什麼查什麼。」

娟妹笑著說:「你天天治病救人,經常幫助別人,嫂子病了,自己去看病,自己去檢查,自己去諮詢,她應該是嫁了個假醫生老公。

很多人有個錯覺,以為醫生的生活、飲食、身體是最健康的,真正接觸才知道,他們宣傳的,和自己實際情況並不一定相符。

就像我們天天向患者宣教:不要熬夜,要作息規律;不要暴飲暴食,要鍛煉身體。

你看我們天天忙的跟打仗似的,哪個一線醫護人員能做到上面這些?理都懂,然並卵。」

淼哥45度望著天花板:「每一個醫生家裡,都有一群野草般頑強的家屬。他們默默的付出,讓我們能安心的工作。

我沒辦法陪父母聊天,沒辦法陪老婆逛街,沒辦法陪孩子玩耍......

但我會把患者當成自己的家屬,在工作中儘可能的對她們好一點。

醫生家屬看病,沒有靈丹妙藥,不能打折免單。但如果能幫忙,我會主動伸出援手。

因為我知道,她們家裡的那位醫生,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