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知識必學|如何給小兒煎煮中藥?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市中醫醫院 劉若軒


使用中藥湯劑是中醫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藥煎煮不當會直接影響療效,因此,正確掌握煎藥方法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小兒機體的特異性,煎藥的要求跟成人有所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小兒中藥的煎煮方法及服用方法。

煎藥器具


在煎煮中藥時應選取砂鍋、搪瓷器具, 切忌用銅器以及鐵器。

浸泡藥材


中藥材大部分都是干品,水分不易滲入,在煎煮之前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時間,藥材會變軟,細胞會膨脹,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一般藥物應用冷水浸泡20~30 分鐘,花草莖葉藥物浸泡30 分鐘,根、果實、種子等葯浸泡1 小時。

煎煮時間與火候


一般藥物煎煮30~40 分鐘,解表葯、芳香類中藥煎煮時間不宜過久,武火迅速煮沸,改文火維持10~20分鐘,一些礦物類以及滋補類藥物一般煎煮40~50分鐘。

Advertisements


每劑煎煮兩次,一般藥物一煎在武火沸后改為文火為30分鐘,二煎武火沸后改文火為20分鐘; 滋補藥一煎二煎都增加10分鐘,而解表葯一般一煎二煎減少10分鐘。

煎煮加水量


一般加水後用手輕壓葯面,液面淹沒過飲片3~5 cm為宜,在二煎中, 液面淹沒過飲片1~2 cm。

特殊處理


煎法


部分藥物因其性質、性能、臨床應用不同,所需煎煮時間也就不同。因此,有些藥物宜採用先煎、後下、包煎、烊化、另煎等特殊方法處理。

1、先煎


質地堅硬藥材、礦物質或有毒成分,可先煎煮約15分鐘時間后,再放入其餘藥材同煎,如鱉甲、龜板、生石膏等,毒性中藥如生川烏、生草烏、生附子則要先煎1-2小時;

2、後下


氣味芳香、久煎易破壞有效成分的中藥宜後下,待在其它葯將煎好時,再將後下葯放入,煎沸5分鐘即可。如砂仁、鉤藤、番瀉葉等;

Advertisements

3、包煎


含澱粉、黏液質較多、富含絨毛的中藥材包煎,如車前子、葶藶子、旋覆花、枇杷葉等;

4、烊化


阿膠、鹿角膠等;將膠類藥物放入已煎好的藥液中溶化,再倒入已煎好的藥液中攪勻服用;

5、另煎


如西洋參等,名貴中藥材宜單獨煎煮,再將藥液與煎好的藥液混在一起服用;

6、沖服


如三七粉等 ,放在碗里與煎好的藥液攪勻服用。

服藥量


新生兒(28天內)用量為成人的1/6,嬰兒(1歲以下)用量為成人的1/4,幼兒(1歲到6歲)用量為成人的1/3,學齡期兒童(6歲到12歲)用量為成人的1/2,14歲以上可以按成人用量來服用。

注意


在醫師開具處方后嚴格按照中藥煎煮的要求進行操作,才能提高湯劑的療效,使中藥在疾病的治療中發揮更好地作用。


一審: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葉穎霞

二審:武漢市中西結合醫院 張耕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葯盾公益】官方公眾號(PSMChina)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