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人的護理

一、 麻醉的概念和分類

1.概念:麻醉-是指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完全或部分失去感覺,達到手術時無痛的目的一種措施。

2.分類:全麻、椎管內麻、局麻、針麻

二、全麻的概念、方法、併發症及處理

1.概念:全身麻醉:指麻醉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病人意識喪失,全身無痛覺的麻醉方法。

2.方法:根據給葯途徑分位吸入麻醉和靜脈麻醉

(1)吸入麻醉:指將揮發性麻醉劑經呼吸道吸入,在肺泡中被吸收入血,作用於中樞神經,產生可逆性抑制的麻醉方法

(2)靜脈麻醉:指將麻藥直接注入靜脈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使病人的意識和痛覺消失的麻醉方法。優點:誘導期短、病人舒適、便於掌握,麻醉的深淺可通過注入藥物的劑量和速度來調節。常用藥物:硫噴妥鈉、氯胺酮、西地泮類、異丙酚類和鎮痛類(芬太尼、嗎啡)等

3.併發症及處理:(1)反流與誤吸:全麻時容易發生反流和誤吸,尤其以產科和小兒外科病人的發生率較高。一旦發生,其後果嚴重,誤吸入大量胃內容物的死亡率可高達70%。全麻誘導時因病人的意識消失,咽喉部反射消失,一旦有反流物即可發生誤吸

主要措施包括:減少胃內物的滯留,促進胃排空,降低胃液的pH,降低胃內壓,加強對呼吸道的保護。手術麻醉前應嚴格禁飲禁食,減少胃內容物。腸梗阻或腸功能未恢復者,應插胃管持續吸出胃內容物以減少誤吸的發生率。

(2)上呼吸道梗阻:常見原因為機械性梗阻,如舌後墜、口腔內分泌物及異物阻塞、喉頭水腫等。舌後墜時可將頭後仰、托起下頜、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氣道,同時清除咽喉部的分泌物及異物,即可解除梗阻

(3)下呼吸道梗阻:常見機械性梗阻原因為氣管導管扭折、導管斜面過長而緊貼在氣管壁上、分泌物或嘔吐物誤吸入后堵塞氣管及支氣管。麻醉前應仔細挑選氣管導管,過軟或不合格者應丟棄,術中應經常檢查導管的位置,避免因體位改變而引起導管扭折。經常聽診肺部,及時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

三、 椎管內麻醉的概念方法、併發症

1.概念;將局麻藥注入椎管內,暫時阻斷一部分脊神經的傳導,使其支配區無痛感的麻醉方法。分為蛛網膜下腔麻醉(腰麻、半身麻醉)和分硬膜外腔阻滯麻醉(硬膜外麻、節段性麻醉)

2.蛛網膜下腔麻醉方法

(1)、配藥:腦脊液比重為1.006,與2.5%普魯卡因、1%地卡因及生理鹽水的比重相等,梵谷於此濃度為重比重液,低於此濃度為輕比重,臨床上多用重比重液。常用普魯卡因150mg+0.1%腎上腺素0.3ml+腦脊液2.6ml配成重比重液,可維持45-90分鐘。

(2)、穿刺操作:體位→選部位→消毒鋪巾→穿刺→確定在蛛網膜下腔(阻力減退破膜感、第二落空感、腦脊液滴出)→回抽腦脊液→注葯→拔針→蓋敷料。

(3)、調節麻醉平面。

硬膜外腔阻滯麻醉方法

(1)、配藥:1.5%利多卡因15~20ml+0.1%腎上腺素0.2~0.3ml。

(2)操作步驟:穿刺點選擇→消毒鋪巾→局麻→穿刺→(成功標誌:落空感、負壓即滴液吸入、氣泡壓縮試驗、插管順利)→插管→注葯。

(3)、給葯法:穿刺成功后先注3~5ml,觀察5分鐘,如無下肢無力等腰麻現象,即可注葯5~10ml,以後根據手術情況每次追加3~5ml維持。

(4)、調節麻醉平面。

3.併發症:

(1)蛛網膜下腔麻醉;麻醉中:麻醉失敗、血壓下降、呼吸抑制、噁心嘔吐(多見於女性);麻醉后:頭痛、尿儲留、下肢癱瘓。馬尾神經綜合征

(2)硬膜外腔阻滯麻醉

穿破硬脊膜

①全脊髓麻醉穿刺針或硬膜外導管誤入蛛網膜下腔,過量藥物注入而產生廣泛阻滯,臨床表現全部脊神經支配區域無痛覺,低血壓,意識喪失及呼吸停止,甚至心搏驟停、患者死亡,是嚴重併發症。

②神經根損傷損傷神經根時患者常訴電擊樣痛並向單側肢體傳導。表現為受損神經支配區域疼痛、麻木感,典型癥狀伴發咳嗽、憋氣時疼痛麻木加重。一般2周內多緩解或消失,但麻木感遺留數月。

③硬膜外血腫 硬膜外腔出血所致,形成幾率極低(0.0013-0.006%)。

④導管拔出困難或折斷

⑤血壓下降、呼吸抑制等。

四、局麻的概念、方法、常見毒性反應的預防及處理

1.概念:局麻藥物作用於身體的某一局部,使該區域痛覺暫時性消失稱之。

常用局麻藥物:①、酯類:普魯卡因、丁卡因②、醯胺類: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2. 方法:(1)表面麻醉-塗搽、填塞、噴洒等

(2)局部浸潤-皮丘、逐層浸潤、回抽無血注葯

(3)區域阻滯 (4)神經阻滯

3.常見毒性反應

毒性反應:血液中局麻藥的濃度超過一定水平而引起中樞神經系統(CNS)和心血管系統(CVS)的異常反應。早期癥狀和體征主要有:口舌發麻、頭痛頭暈、耳鳴等,且多伴有血壓驟升、心率增快,多可通過病人訴說及儀器監測而被早期發現

防處預理: 1)避免局麻藥注入血管:每次注射前需回抽,確認無血方可注入

2)限制局麻藥的總量:一次用量不得超過最大限量或予以小劑量多次注射,年老體弱者減半,血液循環豐富部位減半

3)加入適量的腎上腺素:加入適量的腎上腺素可以收縮血管,減緩局麻藥的吸收

4)給予麻醉前用藥:給予地西泮和巴比妥類藥物

5)注意觀察:積極處理毒性反應:一旦發生,立即停止注葯,予以吸氧。

五、護理措施

(一)、麻醉前護理

1、禁食12h,禁飲水4h,防誤吸窒息。

2、局麻過敏試驗(普魯卡因)

3、麻醉前用藥:(鎮靜安定葯、鎮痛葯、抗膽鹼葯、抗組胺葯)消除患者恐懼情緒、加強麻醉效果、減少麻藥的副作用和毒性,使麻醉過程平穩。

4、簽麻醉同意書。

(二)、麻醉恢復期護理

1、觀察生命體征

(1)呼吸系統(頻率、弧度、肺部羅音、血氧飽和度、血氣分析等)

(2)循環系統(BP、CVP、心功能、心電圖、未稍循環、尿量、中樞神經等)

2、拔管條件(氣管內插管)

(1)意識及肌力恢復。(2)自主呼吸恢復,無呼吸困難表現:①潮氣量>5ml/kg;②肺活量>15ml/kg;③呼吸頻率15次/min;④最大吸氣負壓-25cmH2O;⑤PaCO2<6kpa(45mmHg);⑥PaO2>8pka(60mmHg)(吸空氣時);PaO2>40kpa(300mmHg)(吸純氧時)。

三、麻醉后護理

1.全身麻醉:①體位:常規去枕平卧6~8h。②密切觀察生命體征。⑨維持呼吸功能,防止嘔吐誤吸引起窒息。④維持循環功能,全麻最嚴重的循環系統併發症是心搏停止。⑤保持正常體溫。⑥防止意外損傷。⑦清醒后,非消化道手術的痛人如無嘔吐、腹脹,可在4~6h后開始少量飲水,次日開始進食。⑧全麻完全清醒的標誌是:能夠準確回答問題。

2.椎管內麻醉: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去枕平卧6~8h,硬脊膜外阻滯麻醉平卧4~6h,可以不去枕;生命體征監測:心理護理。

3.局部麻醉:告知病人若有不適及時就診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