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氧化溝工藝發展史

1920年,在英國Sheffield建成了採用槳板曝氣機充氧的溝渠形污水處理廠,但曝氣效果不理想,被認為是現代氧化溝的雛形。

污水處理廠氧化溝

1953年,荷蘭的公共衛生工程研究協會的Pasveer研究所提出了氧化溝工藝,也被稱為「帕斯維爾溝」,也有人稱之為「第一代氧化溝」。Pasveer氧化溝當時用來處理村鎮的污水,服務人口只有340人。這是一種間歇流的處理廠,它把常規處理系統的四個主要內容合併在一個溝中完成,白天進水曝氣,夜間用作沉澱池,BOD5的去除率達到97%左右。

1954年,第1個氧化溝在荷蘭海牙北部的沃紹本(Voorschoten)建造並試驗成功,當時服務人口僅為360人其基本特徵是跑道型循環混合式曝氣池。該技術是由荷蘭國立衛生研究所(TNO)的帕斯維爾(Pasveer)教授發明的,故被命名為帕斯維爾(Pasveer)氧化溝。從此開始有「氧化溝」這一專用術語。60年代,這項技術在歐洲、北美和南非等各國得到了迅速推廣和應用。

Advertisements

1967年,荷蘭DHV公司開發研製了卡魯塞爾(Carroussel)氧化溝。它是一個由多渠串聯組成的氧化溝系統。

卡魯塞爾(Carroussel)氧化溝

1969年Lewrnpt等創建了第一座試驗性射流曝氣氧化溝(JAC),國外的射流曝氣多為壓力供氣式,而國內通常是自吸空氣式,JAC的優點是氧化溝的寬度和水的深度不受限制,可以用於深水曝氣,且氧的利用率高,目前最大的JAC在奧地利的林茨,處理流量為17.2萬噸/天,水深7.5米。

1970年,美國的Envirex公司投放生產了奧貝爾(Orbal)氧化溝(奧貝爾氧化溝工藝是由南非的休斯曼(Huisman)設想開發,後轉讓給美國的Envirex公司)。它由3條同心圓形或橢圓形渠道組成,各渠道之間相通,進水先引入最外的渠道,在其中不斷循環的同時,依次進入下一個渠道,相當於一系列完全混合反應池串聯在一起,最後從中心的渠道排出。曝氣設備多採用曝氣轉盤,轉盤的數量取決於渠內的溶解氧量。

Advertisements

奧貝爾氧化溝

70年代,PI(Phase Isolation)交替式工作氧化溝是由丹麥克魯格(Kruger)公司研製,該工藝造價低,易於維護,通常有DE型、T型氧化溝和VR型氧化溝。

80年代初,美國開發了將二沉池設置在氧化溝中的合建式氧化溝—BMTS型,並逐漸發展為現在的一體化氧化溝。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亦開始應用這項技術,隨著污水處理事業的極大發展,全國各地先後建起了不同規模、不同型式的氧化溝污水處理廠。

1993年出現了Carrousel1000型氧化溝

1998年出現了Carrousel 2000型氧化溝

1999年又出現了Carrouse1 3000型氧化溝

20世紀90年代荷蘭DHV公司相繼開發出卡魯塞爾2000氧化溝、卡魯塞爾3000氧化溝和AB-卡魯塞爾氧化溝系統。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