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不為人知的肉牛增重規律!補償生長!

小編學的就是這個專業,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肉牛的增重規律

1.體重的一般增長

肉牛的體重增長速度受品種、初生重、性別、飼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肉用品種比非肉用品種增重快。同是肉用品種,大型品種快於小型品種,若飼養到相同體組織比例,則大型晚熟品種的飼養期較長,小型早熟品種飼養期則短;初生重大的牛,斷奶重也大,斷奶后的增重相對較快,從性別上講,公牛增重比閹牛快,而閹牛又比母牛快; 營養水平越高,增重越快。

就一頭牛而言,在一生中體重的增長速度也是不一致的。正常的飼養條件下,在胎兒期,4 個月前生長較慢,4個月後較快,分娩前兩月最快。身體各部分的生長特點,在各個時期也有所不同,一般是頭部、內臟、四肢發育較早,而肌肉、脂肪發育較遲。初生時,可食部分很少,所以屠宰初生犢牛作肉用是很不經濟的。出生後到斷奶生長速度較快,斷奶至性成熟最快,性成熟后逐漸變慢,到成年基本停止生長。從年齡看,12月齡前生長速度快,以後逐漸變慢。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把飼料營養轉化為體重的效率最高的時期。掌握這個特點,在生長較快的階段給予充分飼養,便可在增重和飼料轉化率上獲得最佳的經濟效果。

Advertisements

2.體組織的生長規律

牛體組織的生長直接影響到增重、屠宰率、凈肉率和肉的質量。主要是肌肉、脂肪和骨組織在生產中意義重大。肌肉的生長在出生後主要是肌纖維體積增大而致肌肉束增大。生長速度是初生到8月齡強度生長,8~12 月齡生長速度減緩,18 月齡后更慢。肉的紋理隨年齡增長而變粗,因此青年牛的肉質比老年牛嫩。

脂肪生長速度12月齡前較慢,稍快於骨,以後變快。生長順序是先貯積在內臟器官附近,即網油和板油,使器官固定於適當的位置,然後是皮下,最後沉積到肌纖維之間形成「大理石」花紋狀肌肉,使肉質變的細嫩多汁。說明「大理石」狀肌肉必須飼養到一定肥度時才會形成。老年牛經肥育,使脂肪沉積到肌纖維間,亦可使肉質變好。骨的發育較早,在胚胎期生長速度快,出生後生長速度慢且較平穩,並最早停止生長。

Advertisements

各組織占胴體的百分比,在生長過程中變化很大。肌肉占胴體的比例是先增加後下降; 脂肪比例持續增加,年齡越大,比例也越大;骨的比例持續下降。不同類型牛體組織的生長形式有不同特點,早熟品種一般在體重較輕時便達到成熟年齡的體組織比例,可以早期肥育屠宰。大型晚熟品種必須在骨骼和肌肉生長完成後,脂肪才開始貯積。一般講,早熟品種和晚熟品種在生長的最初階段,肌肉和骨骼所佔的比重相似,當體重達120kg時,早熟品種脂肪組織生長快於晚熟品種,但肌肉生長慢於晚熟品種,骨的生長比例一直相似。

公牛與閹牛相比,公牛的骨骼稍重且肌肉較多,脂肪生長延遲,日增重和屠宰率均超過閹牛。

在體重損失和恢復過程中,體組織按一定規律變化。當體重損失時,肌肉與脂肪的損失同時發生。而肌肉損失較多;當體重恢復時,肌肉組織恢復較快,脂肪組織較慢; 骨一般變化不大。

二、補償生長

在生產實踐中,常見到牛在生長發育的某個階段,由於飼料不足,生活環境突然變化或因疾病造成生長速度下降,甚至停止,一旦恢復高營養水平飼養或環境條件滿足了生長發育需要,則生長速度比正常時還快,經過一定時期的飼養,仍能恢復到正常體重,這種特性叫補償生長。

但是,補償生長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的。生長受阻若發生在初生至3 月齡或胚胎期,以後很難補償;生長受阻時間越長,越難補償,一般以3個月內,最長不超過6 個月補償效果較好; 補償能力與進食量有關,進食量越大,補償能力越強;補償生長雖能在飼養結束時達到所要求的體重,但總的飼料轉化率比正常低。

給覺得小編總結的不錯,給小編一個贊哦,關注小編一下吧,謝謝!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