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轉的美尼爾病

  美尼爾病是以內耳膜迷路積水為主要病理變化的一種耳源性疾病,主要癥狀為發作性眩暈、耳鳴和波動性聽力減退。反覆發作后,部分患者會留有不同程度耳聾後遺症。美尼爾病約佔眩暈患者的23%,是引起眩暈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本病見於任何年齡,但主要發生在20-50的人群。

  美尼爾病的病因迄今不十分明確,可能與先天性內耳異常、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病毒感染、變態反應、內分泌紊亂、 鹽和水代謝失調等因素有關。目前普遍認為上述病因使內耳迷路的內淋巴液產生過多或吸收障礙,導致迷路水腫及內淋巴系壓力增高,由此使與平衡有關的迷路壁膜扭曲變形、甚至破裂,產生眩暈癥狀。此外,緊鄰迷路的聽覺感受器耳蝸也會在這種壓力下受到損傷,導致聽力障礙。美尼爾病的發作常有誘因可尋,明顯誘發因素有情緒緊張、憂鬱和勞累,部分患者則無明顯誘因。此外,不少患者在發作前數周、數日或數小時有患耳脹滿感、重壓感、耳後鈍痛等前驅症。患者起病多突然,可在靜卧或睡眠中發作而驚醒。

Advertisements

  典型的美尼爾病臨床表現具有三大特徵:

  其一為發作性眩暈。眩暈發作特點是突然發作,發作持續數分鐘至1小時或更長時間。眩暈性質呈搖擺或旋轉感,以致病人不敢站立或行走;睜眼時患者感到周圍的物體如樹木、房屋、天花板沿一定的方向平面旋轉;閉眼時患者自覺有沉浮感、顛波感、升降或漂浮感。上述癥狀在睜眼轉頭時加劇,閉目靜卧時減輕。眩暈時患者神志清醒,常伴有自發性眼震顫和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經反應癥狀。

  其二表現為耳鳴。耳鳴多出現在眩暈發作之前,初為低音調吹風樣耳鳴,後轉為高音調蟬鳴樣耳鳴。眩暈發作期耳鳴較重,間歇期耳鳴減輕。

  第三為波動性聽力下降。發作前患耳有悶脹感,發作時聽力下降,發作后聽力多恢復或不完全恢復。聽力喪失的程度總的趨勢是隨發作次數的增加而加重,但很少有全聾。病人發作的頻率各有不同,有的數周發作一次,有的每隔數年才發作一次。在發作間歇期美尼爾病可能無任何癥狀,或只有些很輕微的癥狀,但多次發作后常遺留持續性耳鳴和不可逆性聽力減退。

Advertisements

  反覆發作是診斷美尼爾病的要點:

  對此病的診斷要強調反覆發作性並注意與其它疾病如位罝性眩暈、突發性耳聾伴眩暈、老年人的推-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或顱內佔位性病變等引起的眩暈相鑒別。美尼爾病患者耳鏡檢査時鼓膜多正常,咽鼓管功能良好;聽力檢査時可發現聽力損害,表現為耳蝸型(復聰試驗陽性,疲勞試驗陰性等),且低音域損害較嚴重,耳聾多為感音性耳聾。發作間期作前庭功能的冷熱試驗,大多為患側的半規管麻痹,甘油試驗多為陽性。把上述癥狀和檢查資料結合起來,對本病有診斷價值。

  治療美尼爾病需要有針對性:

  由於發病機理和發病原因不清,癥狀也各異,治療美尼爾病應根據病因癥狀,對症治療方可取得滿意的效果。發作間歇期若無癥狀,通常不需治療,對於發作期患者主要應用以下藥物:

  1.鎮靜劑:如口服安定,以消除患者的焦慮和不安情緒;

  2.前庭抑製劑:如眩暈停以減輕眩暈發作;

  3.血管擴張葯:如口服培他啶或西比靈可改善耳蝸血循環,減輕迷路水腫;

  4.其他藥物:可選用利尿脫水劑,嘔吐患者可合用鎮吐葯,對於頑固、遷延病例使用糖皮質激素部分也有效;

  5.手術治療:凡眩暈發作頻繁、劇烈,保守治療無效,耳鳴和聽力損害嚴重者,可考慮用內淋巴引流術、迷路破壞術等。

  6.中醫治療:中醫學認為,本病與風、火、痰、虛、瘀有關。《丹溪心法-頭眩》提出"無痰不作眩",《景岳全書》提出"無虛不作眩",旨在說明本病的發生多為脾胃運化功能不足,聚濕生痰,痰濁中阻,蒙蔽清陽。《素問-至真要大論》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肝為風木之臟,其脈挾督脈上匯於巔,開竅於目,故諸多肢體動搖、頭目眩暈之症多與肝有關。頭為諸陽之會,耳目口鼻皆為清空之竅,若痰濁挾肝風上泛蒙蔽輕竅,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發為眩暈。

  三眩定暈湯方劑加減辯證施治,具有益肝、補腎、健脾、利濕、和胃、化痰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噁心、嘔吐、耳鳴、頭脹、眩暈等癥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