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牛膝有很多種你知道嗎?

川牛膝植株

始載《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陶弘景說:「其莖有節,象牛膝」,故名。商品分懷牛膝及川牛膝兩類。

一、懷牛膝

別名:牛膝、牛夕。

來源:為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乾燥根,多為栽培。

產地:主產於河南沁陽、武陟,現各地引種栽培。

性狀鑒別:根細長圓柱形,長30~100厘米,直徑0.2~1厘米,外皮肉紅色或土黃色,具細微縱皺紋,有橫長皮孔及少數鬚根痕。質堅略有韌性。斷而角質樣,有多數由維管束形成的筋酸點,中心有黃白色的木質心,氣特殊,味微甜而澀。

以根條粗長,肉紅色,皮細堅實者為佳。

川牛膝飲片

二、川牛膝

別名:拐夕、杜牛夕。

來源:為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牛膝的乾燥根,栽培或野生。

產地:栽培品主產於四川雅安、溫江、樂山等地,野生品主產於貴州的水城、織金、納雍、雲南亦產。

性狀鑒別:根圓柱形多扭曲,根頭部多膨大,上粗下細形似拐杖,故拐膝之名。長短不一,約30~60厘米,直徑1~2厘米。表面灰褐色,具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帶有細支根及鬚根痕。質賤人,斷面黃褐色,顯纖維性,散生維管束小點繼續排列成數圈。氣特殊,味甜微苦。

以根細,分歧少,體柔韌,纖維少者為佳。

主要成分:懷牛膝含皂甙,並含牛膝甾酮。川牛膝含異懷莧甾酮等。

藥理作用:散瘀止痛、活血通經、補益肝腎,現已證實其作用為:

1、鎮痛,動物實驗證明有一定鎮痛作用。

2、興奮子宮,能加強子宮收縮。

3、利尿,作用較輕微。

4、解痙,對胃腸運動有輕度抑制作用。

5、降壓,與擴張血管有關,但作用短暫,不能作為有效的降壓藥用,治高血壓時需要配其他藥物。

炮製:壞牛膝切咀,川牛膝切片。

性味:苦、酸、平。

歸經:入肝、腎、膀胱經。

功能:補肝腎,強腰膝,破血行瘀。

主治:肝腎不足之筋骨酸軟,腰膝疼痛,經閉瘀血,風濕疼痛。

懷牛膝偏於滋補肝腎,治腰酸腿軟無力;川牛膝偏於破瘀通經,治瘀血,經閉等,並有降壓作用。

懷牛膝植株

臨床應用:前人經驗取牛膝性善下行,而治療一系列病症。所謂「下行」,大致是指:1、使用月經通暢、小便通利、大便易泄,易於向下排出;2、使頭部和上半身血液「下行」,從而減輕頭部充血;3、作為藥引,引導其他葯的藥力「下行」到達下半身,治下半身疾患。根據以上性能,牛膝常用於治療下列病症:

1、治腰腿疼痛,無論腰腿痛原因屬腎虛、風濕或跌打損傷,牛膝都是常用之葯。

對腎虛腰痛,牛膝有補益作用,但須加配杜仲、狗脊、續斷、桑寄生等葯,以加強補力,也可用虎潛丸。

對風濕腰腿痛,牛膝能引葯下行,加強祛風、祛濕、止痛作用,常配絡石藤、海桐皮、萆薢、蒼朮等。

對跌打損傷腰腿痛,牛膝能活血散瘀,但須加配其他活血葯和補益肝腎葯,方如跌打腰痛散。

2、治淋症,前人的經驗說「牛膝淋症要葯」。但實際上主要用於治療淋症而有血尿和腰痛者,如石淋(尤其適用於腎結石),故腎石方中用牛膝作為輔助葯。至於熱淋(如尿道炎)有小便困難、尿痛,可用牛膝配當歸,黃芩等,方如牛膝湯。

3、治氣血瘀滯而致的經痛、經閉、經行後期,取其有收縮子宮和鎮痛作用,祛瘀通經,常配四物湯和肉桂、党參等,把調經和調補氣血結合起來。

4、治風濕痹痛,不僅能治風濕腰痛,且對四肢風濕痛也適用,常配海風藤、獨活、雞血藤等同服。

5、治高血壓:屬肝陽上亢者,有頭痛、頭暈、眼花,以本品與杜仲、磁石、鉤藤、白蒺藜等配伍,方如平肝降壓湯。此方也可用於腦血管痙攣引起的頭痛。

6、治齒齦腫痛,由虛火上炎引起的較適用(如牙周病),前人謂取其能引血下行,減輕頭部血熱,方如加味清胃散,或用牛膝30g、生地30g、代赭石3-g,水煎服。

使用注意:1、牛膝性滑,凡有遺精、脾虛泄瀉、崩漏,或孕婦等,均不宜用;2、牛膝生用破血行瘀較好,熟用補益力較強;3、牛膝在商品上懷牛膝(主產於河南懷慶)和川牛膝之分;習慣上認為懷牛膝長於補益肝腎,兼能舒筋健骨,川牛膝長於活血散瘀,兼能宣通關節,但實際上兩者功用大同小異,用藥不一定嚴格區分。

用量:6~15g,大劑可用至30g。

懷牛膝飲片

處方舉例:1、跌打腰腿痛散:川牛膝、杜仲、川續斷、乳香、沒藥、宣木瓜、麻黃、馬錢子各18g,共研為細末,每次服3g,溫開水送服。此方不宜多服,痛減后應停用。

2、牛膝湯(《證治準繩》):牛膝、當歸、黃芩各等分,共研分,每次6g,水煎服。

3、平肝降壓湯:懷牛膝15g、白蒺藜15g、鉤藤9g、代赭石30g、龍骨15g、牡蠣15g、白芍12g、元參12g、天冬6g、甘草3g,水煎服。

4、加味清胃散:丹皮6g、生地15g、當歸6g、川連3g、牛膝6g、生甘草3g,水煎服。

註:1、懷牛膝為河南特產四大懷葯之一(古代武陟、沁陽屬懷慶府)。四川、貴州、江西等地有野生,一般條短而硬分歧多,油性小,味苦麻。

2、川牛膝品種較多,性狀氣味差異較大,常見的有下述幾種。

(1)麻牛膝:四川、雲南野生品,為莧科植物頭花葸草(金河牛膝)的乾燥根。根條長圓錐形或圓柱狀錐形,一般較川牛膝短,上下兩端粗細差異較大,表面皮孔明顯,多扭曲,易折斷。味微甘后極苦而麻,京津不習銷。

(2)懷牛膝(柳葉牛膝):四川、雲南、貴州野生或栽培(栽培者條大,野生者條小),根條圓柱形,彎曲,有時分歧,長可達79厘米,直徑0.7~1.3厘米,上端有切去蘆頭的痕迹。外皮土黃色,有細順皺紋,並有鬚根痕迹。質柔軟,肉實,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至淡棕紅色,微帶有纖維性,味甜。

(3)味牛膝:別名,末膝、杜牛膝(上海)、尾膝、老鴰窩(天津)。主產於四川巫溪、奉節及湖北省。為爵床科植物大馬蘭的乾燥根。當地名野生膝或土牛膝,僅部分地區使用,並外銷東北及出口。根莖粗大,多分歧,盤曲結節,有多數莖基殘留。鬚根叢生,為細長圓柱形,長可達50厘米,直徑1~6毫米。表面暗灰色,平滑無皺紋,皮部質脆,帶粉性,常有環形的斷節裂縫,有時剝落露出木心。木心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麵皮部灰白色,木質部暗灰色,味淡。

你可能會喜歡